【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析深部软弱煤岩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形成及演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弱煤岩预应力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分析深部软弱煤岩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形成及演化方法。
技术介绍
深部软岩巷道预应力锚杆形成压缩拱承载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因此,根据位移分布曲线特征分析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厚度及其随时间演化、预应力锚杆压缩拱有效形成程度及其随时间演化有广泛工程应用价值,可为选择合理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保证预应力锚杆压缩拱有效承载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量化评价深部软弱煤岩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厚度及其随时间演化、压缩拱有效形成程度与发展,为预应力锚杆参数选择提供依据。本专利技术专利根据申请人已有研究成果,通过建立合理数值计算模型分析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厚度分布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工程中巷道重点部位钻孔,钻孔中布置多点位移计,根据数值模拟获得的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厚度分布的初步结果,合理确定多点位移计测点位置,根据不同时点各测点位置位移,获得预应力锚杆压缩拱位移分布及其随时间演化,根据曲线分布特征,确定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厚度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析深部软弱煤岩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形成及演化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巷道重点部位钻孔,通过数值模拟初步确定深部软弱煤岩重点部位预应力锚杆压缩拱范围;钻孔内布置多点位移计六个左右测点,两个测点位于压缩拱外:测点1位于钻孔底部近原岩位置,测点1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析深部软弱煤岩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形成及演化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巷道重点部位钻孔,通过数值模拟初步确定深部软弱煤岩重点部位预应力锚杆压缩拱范围;钻孔内布置多点位移计六个左右测点,两个测点位于压缩拱外:测点1位于钻孔底部近原岩位置,测点1位移测点2位于距初步确定的边界位置30~50cm;两个测点布置在预应力锚杆压缩拱边界附近:测点3远于初步确定的边界10.0~15.0cm,即测点4近于初步确定的边界10.0~15.0cm,即两个测点布置在预应力锚杆压缩拱内:测点5布置于预应力锚杆压缩拱范围内,距初步确定的预应力锚杆压缩拱边界位置约30~50cm,测点6布置于预应力锚杆压缩拱范围内,距巷道表面距离50~70cm;通过多点位移计实测不同时刻各测点位移u,得出不同时刻重点部位不同位置位移u随距巷道表面距离r变化曲线u=f(r),根据曲线,找出深部软弱煤岩距巷道表面距离r=r0位置,r≤r0时位移u随距离r增加衰减速度f/(r)逐渐增加,即f//(r)<0,r≥r0时位移u随距离r增加衰减速度f/(r)减缓,即f//(...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