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96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涉及冷链物流仓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氨气盘管、冷却装置与用于分离液氨与氨气的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包括液气分离罐、排液管、排液阀与排气管,液气分离罐设置在壳体内,氨气盘管的出口端与液气分离罐的上端连通,排液管连通在液气分离罐的底端,排液阀连通在排液管内,排气管连通在液气分离罐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经过冷却后的氨气与液氨分离出来,并将液氨进行储存,在后续制冷的工序中,液氨内不会夹杂氨气,提高了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冷链物流仓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保存方法也多种多样,常见的保存方法有常温保存、低温保存、真空保存等,其中低温保存就需要建立一个低温密闭的环境,冷库就此诞生了。由于氨气在压缩后并冷却后形成液氨,液氨在气化时可以吸收大量的热,而且氨气不会产生温室效应,也不会破坏臭氧层,因此目前的冷库大多使用氨气作为冷却剂。目前,公告日为2015年12月23日,公告号为CN204902615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氨制冷冷却塔,包括壳体、循环泵、氨气盘管、喷淋管道、填料层、冷却盘管和除垢器,所述壳体为密闭壳体,壳体下端侧面通过管道与循环泵一端连接,喷淋管道水平设置在壳体内侧上端并且喷淋管道与循环泵的另一端连接,喷淋管道上沿管道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喷淋头,氨气盘管设置在喷淋管道下方并且两端固定在壳体内壁上,填料层固定在氨气盘管下方的壳体内侧,壳体下端为贮水槽,冷却盘管设置在贮水槽中并且两端固定在壳体内壁上,除垢器设置在贮水槽内。在进行冷却时,高温高压的氨气通入氨气盘管,贮水槽的冷却水经循环泵流入喷淋管道内,之后冷却水经喷淋头喷出,喷出的冷却水喷洒在氨气盘管的外周面上对氨气进行降温,被降温的氨气形成液氨流出氨气盘管,部分冷却水吸收了氨气的热量后蒸发,蒸发的水蒸气排除壳体,未蒸发的冷却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到贮水槽。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冷却时,部分氨气可能为冷却为液氨,上述方案中氨气与液氨被一起排出冷却塔,并未进行分离,由于氨气的吸热性能低于液氨的吸热性能,因此将氨气与液氨一起用于后续的制冷工序会降低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能够将冷却后的氨气与液氨分离,进而提升后续的制冷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包括壳体、氨气盘管、冷却装置与用于分离液氨与氨气的分离装置,氨气盘管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表面上,且氨气盘管的进口端穿过壳体,冷却装置包括循环泵、喷淋管道与喷淋头,壳体的下方设置有下储水槽,下储水槽内充斥有冷却水,循环泵的一端与下储水槽连通,循环泵的另一端与喷淋管道连通,喷淋管道设置在壳体内,且喷淋管道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上端面上,喷淋头与喷淋管道连通,且喷淋头朝向氨气盘管;分离装置包括液气分离罐、排液管、排液阀与排气管,液气分离罐设置在壳体内,氨气盘管的出口端与液气分离罐的上端连通,排液管连通在液气分离罐的底端,排液阀连通在排液管内,排气管连通在液气分离罐的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高压的氨气在经过冷却后,部分氨气冷凝为液氨,未冷凝的氨气与液氨均流入液气分离罐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液氨储存在液气分离罐的底部;未冷凝的氨气从排气管中排出液气分离罐并收集,或者通入压缩机内再次压缩;在液气分离罐内充斥有液氨时,排液阀打开将液氨排放至下一工序,当液气分离罐内的液氨放空后,关闭排液阀,避免氨气进入下一工序;如此设置,在后续制冷的工序中,液氨内不会夹杂氨气,提高了制冷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液气分离罐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上液位传感器与下液位传感器,上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液气分离罐的上端,且上液位传感器低于排气管,下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液气分离罐的下端,且下液位传感器高于排液管,上液位传感器与下液位传感器均与排液阀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气分离罐内的液氨超过上液位传感器时,打开排液阀,将液气分离罐内的液氨排放到下一工序,避免液氨从排气管中流出造成资源浪费;当液气分离罐内的液氨低于下液位传感器时,关闭排液阀,避免将未冷凝的氨气排入下一工序,提高了制冷工序中的制冷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液气分离罐固定在壳体的底部,使液气分离罐浸泡在下储水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氨进入液气分离罐内后,下储水槽继续为液氨进行冷却,降低了液氨在液气分离罐内的蒸发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液气分离罐的上端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周面上,分隔板的上部设置为上储水槽,循环泵远离喷淋管道的一端还与上储水槽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后的冷却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只会流入上储水槽内,因此喷淋后的冷却水不易使下储水槽内的冷却水升温,提高了液气分离罐的冷却效果,进一步降低了液气分离罐内液氨的蒸发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冷却装置还包括进水管与换向阀,进水管的一端与下储水槽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连通;换向阀设置在循环泵远离喷淋管道的一端,且下储水槽与上储水槽均与换向阀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的冷却循环中,循环泵与上储水槽连通,上储水槽内的冷却水经喷淋头喷淋到氨气盘管的外周面上后,经过吸热和蒸发,上储水槽内的冷却水逐渐散失,当上吹水槽内的冷却水少于一定数量后,掰动换向阀,将下储水槽内的冷却水泵送到喷轮管道内,同时进水管向下储水槽内注水,此时上储水槽内的冷却水的数量逐渐增多,当上储水槽内的水多于一定数量后,掰动换向阀,再次使循环泵与上储水槽连通;如此下储水槽内的温度总是低于上储水槽内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了液气分离罐内液氨的蒸发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上储水槽内水位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上水位传感器与下水位传感器,上水位传感器与下水位传感器均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内周面上,且上水位传感器设置在上储水槽的上端,且上水位传感器低于氨气盘管,下水位传感器设置在上储水槽的下端,且下水位传感器高于分隔板,上水位传感器与下水位传感器均与换向阀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储水槽内的冷却水逐渐蒸发的过程中,在上储水槽内的冷却水低于下水位传感器时,换向阀启动,使循环泵与下储水槽连通,此时循环泵将下储水槽内的冷却水另喷淋管道泵送至上储水槽内;在上储水槽内的冷却水高于上水位传感器时,换向阀再次启动,使循环泵与上储水槽连通,此时循环泵不断使用上储水槽内的冷却水对氨气进行降温。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氨气盘管呈变径螺旋设置,且氨气盘管螺旋的轴心竖直,氨气盘管的进口端设置在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淋头朝氨气盘管喷淋时,下部的氨气盘管不易被上部氨气盘管遮挡,使得各部位的氨气盘管均可以被冷却水喷淋,提高了氨气的降温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氨气盘管的外周面上还固定连接有散热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喷淋时的冷却水与氨气盘管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氨气的导热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散热片呈倾斜设置,且散热片靠近氨气盘管螺旋轴心的一端低于散热片远离氨气盘管螺旋轴心的一端,冷却装置还包括进气风扇与多个排气风扇,壳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气风扇孔,进气风扇设置在壳体上的进气风扇孔内,进气风扇的轴心与氨气盘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包括壳体(1)、氨气盘管(2)、冷却装置(3)与用于分离液氨与氨气的分离装置(4),氨气盘管(2)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表面上,且氨气盘管(2)的进口端穿过壳体(1),冷却装置(3)包括循环泵(33)、喷淋管(32)道与喷淋头(31),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下储水槽(11),下储水槽(11)内充斥有冷却水,循环泵(33)的一端与下储水槽(11)连通,循环泵(33)的另一端与喷淋管(32)道连通,喷淋管(32)道设置在壳体(1)内,且喷淋管(32)道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上端面上,喷淋头(31)与喷淋管(32)道连通,且喷淋头(31)朝向氨气盘管(2);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4)包括液气分离罐(41)、排液管(42)、排液阀(43)与排气管(44),液气分离罐(41)设置在壳体(1)内,氨气盘管(2)的出口端与液气分离罐(41)的上端连通,排液管(42)连通在液气分离罐(41)的底端,排液阀(43)连通在排液管(42)内,排气管(44)连通在液气分离罐(41)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包括壳体(1)、氨气盘管(2)、冷却装置(3)与用于分离液氨与氨气的分离装置(4),氨气盘管(2)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表面上,且氨气盘管(2)的进口端穿过壳体(1),冷却装置(3)包括循环泵(33)、喷淋管(32)道与喷淋头(31),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下储水槽(11),下储水槽(11)内充斥有冷却水,循环泵(33)的一端与下储水槽(11)连通,循环泵(33)的另一端与喷淋管(32)道连通,喷淋管(32)道设置在壳体(1)内,且喷淋管(32)道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上端面上,喷淋头(31)与喷淋管(32)道连通,且喷淋头(31)朝向氨气盘管(2);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4)包括液气分离罐(41)、排液管(42)、排液阀(43)与排气管(44),液气分离罐(41)设置在壳体(1)内,氨气盘管(2)的出口端与液气分离罐(41)的上端连通,排液管(42)连通在液气分离罐(41)的底端,排液阀(43)连通在排液管(42)内,排气管(44)连通在液气分离罐(41)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气分离罐(4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上液位传感器(51)与下液位传感器(52),上液位传感器(51)设置在液气分离罐(41)的上端,且上液位传感器(51)低于排气管(44),下液位传感器(52)设置在液气分离罐(41)的下端,且下液位传感器(52)高于排液管(42),上液位传感器(51)与下液位传感器(52)均与排液阀(43)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气分离罐(41)固定在壳体(1)的底部,使液气分离罐(41)浸泡在下储水槽(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气分离罐(41)的上端设置有分隔板(7),分隔板(7)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周面上,分隔板(7)的上部设置为上储水槽(12),循环泵(33)远离喷淋管(32)道的一端还与上储水槽(12)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现廷于海杰刘美玲门超于海清郭长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鹏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