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切向入口式冷凝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967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切向入口式冷凝管,包括万向接头、切向高温气体入口、冷凝腔、冷却水出口、冷却水腔、冷却水入口、测温热电偶、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万向接头与切向高温气体入口相连,高温气体经万向接头和切向高温气体入口进入冷凝腔内,由于惯性作用,气体沿冷凝腔壁面旋转向冷凝管底部出口流动。流动过程中,沸点高于冷凝腔内部壁面温度的组分由气态转变为液态,并沿着冷凝腔壁面滑落,在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收集。冷却水腔包围在冷凝腔外侧,冷却水由冷却水入口流入从冷却水出口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延长高温气流在冷凝腔里的停留时间,同时增强气体的旋流强度,增大气体和冷凝腔壁面的接触机会,强化冷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切向入口式冷凝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切向入口式冷凝管。
技术介绍
冷凝管是一种常规的冷凝设备,常用于实验室中。为了加强冷凝管的冷凝效率,目前的冷凝管通常选择加长冷凝段长度或者降低冷凝水的温度。但是,这一做法无形中增加了能量消耗和设备的制造成本,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提高冷凝效率,实现高温气体的快速冷凝,设计了一种新型切向入口式冷凝管。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切向入口式冷凝管,包括万向接头、切向高温气体入口、冷凝腔、冷却水出口、冷却水腔、冷却水入口、测温热电偶和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其中,万向接头为硅胶材质,冷凝腔和冷却水腔为玻璃材质。该冷凝管的冷凝腔和包围在外层的冷却水腔互不相通,依靠热传导的形式进行换热。切向高温气体入口与冷凝腔以及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是连通的;冷却水入口、冷却水腔和冷却水出口连通,冷却水不断流动,避免冷凝腔壁面温度升高。高温气体经由万向接头和切向高温气体入口进入冷凝腔。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处装有测温热电偶,连接数字显示器后可以监测流出气体的温度示数,以此为依据调节冷却水流速,从而控制流出气体的温度。经过切向高温气体入口,气体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高温气体在冷凝腔内旋转流动,并和冷凝腔壁面换热,使得高温气体温度极速降低。气流流动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可以将液滴甩向冷凝腔壁面,加速液体的收集和气体的冷却。冷凝的液体在重力和气体吹扫的共同作用下,从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流出。同时,螺旋式的流动可以使气体在冷凝腔内停留更长时间,从而提高换热效率。这种新型高效旋流式冷凝管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安装操作方便,节能环保,处理效果好,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安全可靠,具有广阔的推广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专利技术新型冷凝管结构示意图;图2是切向高温气体入口局部放大图;图3是测温热电偶安装位置图;图中:1—万向接头、2—切向高温气体入口、3—冷凝腔、4—冷却水出口、5—冷却水腔、6—冷却水入口、7—测温热电偶、8—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有点和特征能更容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参照图1,一种新型切向入口式冷凝管,其特征在于:该冷凝管包括万向接头(1)、切向高温气体入口(2)、冷凝腔(3)、冷却水出口(4)、冷却水腔(5)、冷却水入口(6)、测温热电偶(7)和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8);新型冷凝管的冷凝腔(3)和包围在外层的冷却水腔(5)互不相通,依靠热传导的形式进行换热。该高效冷凝管主体由冷凝腔(3)和包围在外层的冷却水腔(5)构成,两腔室互不相通,依靠热传导的形式进行换热。切向高温气体入口(2)与冷凝腔(3)以及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8)是连通的;冷却水入口(6)、冷却水腔(5)和冷却水出口(4)连通,冷却水不断流动,避免冷凝腔壁面温度升高。高温气体经由万向接头(1)和切向高温气体入口(2)进入冷凝腔(3)。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处(8)装有测温热电偶(7),连接数字显示器后可以监测流出气体的温度示数,以此为依据调节冷却水流速,从而控制流出气体的温度。经过切向高温气体入口,气体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高温气体在冷凝腔内旋转流动,并和冷凝腔壁面换热,使得高温气体温度极速降低。气流流动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可以将液滴甩向冷凝腔壁面,加速液体的收集和气体的冷却。冷凝的液体在重力和气体吹扫的共同作用下,从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流出。同时,螺旋式的流动可以使气体在冷凝腔内停留更长时间,从而提高换热效率。这种新型高效旋流式冷凝管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安装操作方便,节能环保,处理效果好,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安全可靠,具有广阔的推广空间。所述冷凝管可以夹持在铁架台上使用。本专利技术改变气体入口结构,改变气体在冷凝腔里的流动形式,将气体的直线流动转变为旋转流动,提供离心力,将液滴甩向冷凝腔壁面,加速液体的收集和气体的冷却提高气体流动时的湍动程度。同时,螺旋线式的流动相比直线式流动可以使气体在冷凝腔内停留更长时间,从而提升换热效率。本专利技术成本低,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安全环保,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以上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要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切向入口式冷凝管,其特征在于:该冷凝管包括万向接头、切向高温气体入口、冷凝腔、冷却水出口、冷却水腔、冷却水入口、测温热电偶、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其中切向高温气体入口一端连接万向接头,另一端连接冷凝腔和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冷却水入口、冷却水腔和冷却水出口连通;切向高温气体入口与冷凝腔以及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是连通的,冷凝腔和包围在外层的冷却水腔互不相通;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处装有测温热电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切向入口式冷凝管,其特征在于:该冷凝管包括万向接头、切向高温气体入口、冷凝腔、冷却水出口、冷却水腔、冷却水入口、测温热电偶、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其中切向高温气体入口一端连接万向接头,另一端连接冷凝腔和低温气体及液体出口;冷却水入口、冷却水腔和冷却水出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志炜王孜祎巩志强王振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