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粉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95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石墨粉烘干装置,包括风筒,所述风筒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入料斗,所述风筒的顶部连通有热风机,所述风筒的底部连通有蓄料筒,所述蓄料筒的顶部连通有排风筒,所述排风筒的顶部安装有排风机,所述蓄料筒的底部连通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上下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交错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顶部均设置有与烘干箱相固接的电加热管。该石墨粉烘干装置,通过风筒和热风机对石墨粉进行第一重热风力的烘干,在通过电加热管进行第二重烘干,采用这种设计可一次性对石墨粉进行彻底烘干,节约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粉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墨
,具体为一种石墨粉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石墨粉在经过氢氟酸法进行提纯后,需要最终经过烘干将石墨粉中残余的水分去除,在现有技术中有多种烘干方式,例如微波烘干、紫外线烘干、加热棒、加热片等方式,但在实际使用时发现,烘干过程中只能对石墨粉的表面进行烘干,无法对石墨粉的中心和底部进行烘干,进而需要进行多次的烘干,增加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粉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粉烘干装置,包括风筒,所述风筒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入料斗,所述风筒的顶部连通有热风机,所述风筒的底部连通有蓄料筒,所述蓄料筒的顶部连通有排风筒,所述排风筒的顶部安装有排风机,所述蓄料筒的底部连通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上下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交错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顶部均设置有与烘干箱相固接的电加热管,所述烘干箱的外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箱。优选的,所述风筒的内腔底部安装有挡网组件,所述挡网组件包括若干与风筒固接的平面网板,相邻两个所述平面网板之间交叉固接有倾斜网板。优选的,所述风筒的内侧顶部交错设置有缓冲板。优选的,所述排风筒的内腔安装有网筒。优选的,所述蓄料筒的顶部固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蓄料筒与排风筒和风筒的连通处之间。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内腔侧壁固接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位于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石墨粉烘干装置,通过风筒和热风机对石墨粉进行第一重热风力的烘干,在通过电加热管进行第二重烘干,在进行第二重烘干时,通过第一输送装置落至第二输送装置过程中的导料,使石墨粉松散后重新烘干,采用这种设计可一次性对石墨粉进行彻底烘干,节约工作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热风机,2、入料斗,3、风筒,4、缓冲板,5、平面网板,6、倾斜网板,7、排风机,8、排风筒,9、网筒,10、蓄料筒,11、挡板,12、烘干箱,13、电加热管,14、第一输送装置,15、导料板,16、第二输送装置,17、出料口,18、收集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粉烘干装置,包括风筒3,风筒3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入料斗2,风筒3的顶部连通有热风机1,风筒3的内腔底部安装有挡网组件,挡网组件包括若干与风筒3固接的平面网板5,相邻两个平面网板5之间交叉固接有倾斜网板6,风筒3的内侧顶部交错设置有缓冲板4,石墨粉通过入料斗2进入至风筒3内,进入后石墨粉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首先通过缓冲板4进行暂缓下落,然后进入至挡网组件中进一步缓冲下落速度,增大与热风的接触效果,热风机1工作产生热风吹入至风筒3中对石墨粉进行热风力烘干;风筒3的底部连通有蓄料筒10,蓄料筒10的顶部连通有排风筒8,排风筒8的顶部安装有排风机7,排风筒8的内腔安装有网筒9,蓄料筒10的顶部固接有挡板11,挡板11有效阻挡从风筒3落入的石墨粉直接进入至排风筒8内,挡板11位于蓄料筒10与排风筒8和风筒3的连通处之间,经过风力烘干后的石墨粉落入蓄料筒10中,石墨粉下落,排风机7工作产生抽吸力,风力上升至排风筒8内,其中携带的石墨粉受重力原因在上升的过程中掉落回蓄料筒10内,并且石墨粉在接触到网筒9后收到网筒9的阻隔会积累于网筒9中,当积累到一定比重时在掉落到蓄料筒10中;蓄料筒10的底部连通有烘干箱12,烘干箱12的内部上下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14和第二输送装置16,第一输送装置14和第二输送装置16交错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第一输送装置14向右侧进行输送,蓄料筒10与烘干箱12的连通位置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14的左侧顶部位置,烘干箱12的内腔侧壁固接有导料板15,导料板15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4和第二输送装置16之间,第一输送装置14和第二输送装置16的顶部均设置有与烘干箱12相固接的电加热管13,烘干箱12的外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7,出料口17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箱18,石墨粉首先掉落到第一输送装置14的顶面左侧位置,第一输送装置14携带石墨粉向右侧输送,输送过程中通过电加热管13对石墨粉进行烘干,石墨粉输送到第一输送装置14的右侧位置时自动掉落到第二输送装置16上,通过导料板15对石墨粉掉落时进行承接,使石墨粉准确落至第二输送装置16上,第二输送装置16携带石墨粉向出料口17方向运动,再此过程中再次通过电加热管13对石墨粉进行烘干,由于经过一次导料过程,可增加对石墨粉的烘干效果。工作原理:石墨粉通过入料斗2进入至风筒3内,进入后石墨粉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首先通过缓冲板4进行暂缓下落,然后进入至挡网组件中进一步缓冲下落速度,增大与热风的接触效果,热风机1工作产生热风吹入至风筒3中对石墨粉进行热风力烘干;石墨粉下落,排风机7工作产生抽吸力,风力上升至排风筒8内,其中携带的石墨粉受重力原因在上升的过程中掉落回蓄料筒10内,并且石墨粉在接触到网筒9后收到网筒9的阻隔会积累于网筒9中,当积累到一定比重时在掉落到蓄料筒10中;蓄料筒10内的石墨粉落入至烘干箱12中,石墨粉首先掉落到第一输送装置14的顶面左侧位置,第一输送装置14携带石墨粉向右侧输送,输送过程中通过电加热管13对石墨粉进行烘干,石墨粉输送到第一输送装置14的右侧位置时自动掉落到第二输送装置16上,通过导料板15对石墨粉掉落时进行承接,使石墨粉准确落至第二输送装置16上,第二输送装置16携带石墨粉向出料口17方向运动,再此过程中再次通过电加热管13对石墨粉进行烘干,石墨粉通过出料口17流出进入至收集箱18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粉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筒(3),所述风筒(3)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入料斗(2),所述风筒(3)的顶部连通有热风机(1),所述风筒(3)的底部连通有蓄料筒(10),所述蓄料筒(10)的顶部连通有排风筒(8),所述排风筒(8)的顶部安装有排风机(7),所述蓄料筒(10)的底部连通有烘干箱(12),所述烘干箱(12)的内部上下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14)和第二输送装置(16),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和第二输送装置(16)交错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和第二输送装置(16)的顶部均设置有与烘干箱(12)相固接的电加热管(13),所述烘干箱(12)的外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7),所述出料口(17)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箱(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粉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筒(3),所述风筒(3)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入料斗(2),所述风筒(3)的顶部连通有热风机(1),所述风筒(3)的底部连通有蓄料筒(10),所述蓄料筒(10)的顶部连通有排风筒(8),所述排风筒(8)的顶部安装有排风机(7),所述蓄料筒(10)的底部连通有烘干箱(12),所述烘干箱(12)的内部上下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14)和第二输送装置(16),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和第二输送装置(16)交错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4)和第二输送装置(16)的顶部均设置有与烘干箱(12)相固接的电加热管(13),所述烘干箱(12)的外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7),所述出料口(17)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箱(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粉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3)的内腔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岐陈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辽阳坤鼎石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