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88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氮燃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燃烧室,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燃烧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气管。该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能够达到燃烧充分的目的,解决了一般的低氮燃烧装置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使得氮气能够充分的燃烧,从而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从而提升了该助燃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
本技术涉及低氮燃烧
,具体为一种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低氮燃烧器,通过调节燃烧空气和燃烧头,可以获得最佳的燃烧参数。低氮燃烧是氮氧化物的生成是燃烧反应的一部份,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主要是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在燃料的燃烧过程中,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溶于水后会生成为硝酸雨,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饮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低氮燃烧装置大多为一次燃烧,导致煤粉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合物,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增大了燃烧成本,从而降低了低氮燃烧装置的实用性,从而为工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具备燃烧充分等优点,解决了一般的低氮燃烧装置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该低氮燃烧装置燃烧充分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燃烧室,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一燃烧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燃烧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气管,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本体,所述风机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把,所述第一握把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外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铰链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炉门,所述炉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把,所述外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喷火管,所述外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喷火管。优选的,所述防滑垫的厚度为一厘米,且防滑垫为橡胶防滑垫。优选的,所述第二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底座以第一握把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直径为五厘米,且固定杆为不锈钢固定杆。优选的,所述炉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炉门以外壳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贯穿第一进气管的外壁并延伸至第一进气管的内部,且第二进气管的壁厚为一厘米。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气管的一端贯穿外壳的一侧并延伸至第二燃烧室的一侧,且第一出气管的壁厚为八毫米。(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燃烧室、连通管、第二燃烧室、第一进气管、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风机本体和第二进气管,能够达到燃烧充分的目的,解决了一般的低氮燃烧装置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使得煤粉能够充分的燃烧,从而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从而提升了该助燃装置的实用性。2、该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二底座、第一握把和防滑垫,能够达到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便于移动的目的,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移动该燃烧装置的位置,从而节约了该燃烧装置更换位置的时间,从而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了便利。3、该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通过设置的外壳、支柱、固定底座和固定杆,能够达到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放置稳定的目的,使得该燃烧装置不会轻易的倾倒,从而提升了该燃烧装置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地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了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剖图;图2为本技术外壳与炉门连接图;图3为本技术外壳与第一喷火管连接图。图中:1、外壳;2、支柱;3、固定底座;4、固定杆;5、第一燃烧室;6、连通管;7、第二燃烧室;8、第一进气管;9、第一出气管;10、第二出气管;11、风机本体;12、第一底座;13、第二进气管;14、第二底座;15、第一握把;16、防滑垫;17、炉门;18、第二握把;19、铰链;20、第一喷火管;21、第二喷火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柱2,支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3,固定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通过设置的外壳1、支柱2、底座3和固定杆4,能够达到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放置稳定的目的,使得该燃烧装置不会轻易的倾倒,从而提升了该燃烧装置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地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了便利,固定杆4的直径为五厘米,且固定杆4为不锈钢固定杆,不锈钢固定杆的耐腐蚀性好,且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燃烧室5,第一燃烧室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6,连通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燃烧室7,第一燃烧室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8,第二燃烧室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管9,第一出气管9的一端贯穿外壳1的一侧并延伸至第二燃烧室7的一侧,且第一出气管9的壁厚为八毫米,第一出气管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气管10,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12,第一底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本体11,风机本体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3,通过设置的第一燃烧室5、连通管6、第二燃烧室7、第一进气管8、第一出气管9、第二出气管10、风机本体11和第二进气管13,能够达到燃烧充分的目的,解决了一般的低氮燃烧装置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使得煤粉能够充分的燃烧,从而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从而提升了该助燃装置的实用性,第二进气管13的一端贯穿第一进气管8的外壁并延伸至第一进气管8的内部,且第二进气管13的壁厚为一厘米,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14,第二底座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把15,第二底座1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底座14以第一握把15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第一握把1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6,通过设置的第二底座14、第一握把15和防滑垫16,能够达到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便于移动的目的,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移动该燃烧装置的位置,从而节约了该燃烧装置更换位置的时间,从而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了便利,防滑垫16的厚度为一厘米,且防滑垫16为橡胶防滑垫,橡胶防滑垫的耐滑性好,成本低,外壳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铰链19,铰链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炉门17,炉门1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炉门17以外壳1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炉门1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把18,外壳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喷火管20,外壳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喷火管21。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柱(2),所述支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3),所述固定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燃烧室(5),所述第一燃烧室(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6),所述连通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燃烧室(7),所述第一燃烧室(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8),所述第二燃烧室(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管(9),所述第一出气管(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气管(10),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12),所述第一底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本体(11),所述风机本体(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3),所述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14),所述第二底座(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把(15),所述第一握把(1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6),所述外壳(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铰链(19),所述铰链(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炉门(17),所述炉门(1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把(18),所述外壳(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喷火管(20),所述外壳(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喷火管(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级燃烧低氮燃烧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柱(2),所述支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3),所述固定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燃烧室(5),所述第一燃烧室(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6),所述连通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燃烧室(7),所述第一燃烧室(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8),所述第二燃烧室(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管(9),所述第一出气管(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气管(10),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12),所述第一底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本体(11),所述风机本体(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3),所述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14),所述第二底座(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握把(15),所述第一握把(1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6),所述外壳(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铰链(19),所述铰链(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炉门(17),所述炉门(1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握把(18),所述外壳(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喷火管(20),所述外壳(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喷火管(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焕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赤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