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硅陶瓷耐磨型煤粉浓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36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粉浓缩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氮化硅陶瓷耐磨型煤粉浓缩器,包括煤粉气流通道,煤粉气流通道内固定设有隔板,隔板靠近煤粉气流通道开口一侧设有分流机构,煤粉气流通道的外壁固定连通有方管,且方管内设有挡块,方管内设有与挡块相匹配的调节机构,挡块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倾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分流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适应复杂多变的燃煤煤质和负荷变化,同时便于对挡块进行调节和更换,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化硅陶瓷耐磨型煤粉浓缩器
本技术涉及煤粉浓缩器
,尤其涉及一种氮化硅陶瓷耐磨型煤粉浓缩器。
技术介绍
煤粉浓缩燃烧技术已在我国煤粉锅炉、工业窑炉上逐步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初期,煤粉浓缩装置一般采用弯头式或叶片式装置,其中弯头式分离浓缩装置是利用煤粉气流在经过弯头时,利用气、固两相的离心力和惯性的不同而进行分离浓缩。现有技术中,旋流燃烧器中,煤粉浓缩的挡块常设置于风道内部,使用过程中磨损严重难以更换,同时,现有的煤粉浓缩器多采用固定结构,不具备可调节性,从而不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燃煤煤质和负荷变化,进而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煤粉浓缩的挡块常设置于风道内部,使用过程中磨损严重难以更换,同时,现有的煤粉浓缩器多采用固定结构,不具备可调节性,从而不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燃煤煤质和负荷变化,进而不便于人们的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氮化硅陶瓷耐磨型煤粉浓缩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氮化硅陶瓷耐磨型煤粉浓缩器,包括煤粉气流通道,所述煤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化硅陶瓷耐磨型煤粉浓缩器,包括煤粉气流通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气流通道(1)内固定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靠近煤粉气流通道(1)开口一侧设有分流机构,所述煤粉气流通道(1)的外壁固定连通有方管(3),且方管(3)内设有挡块(4),所述方管(3)内设有与挡块(4)相匹配的调节机构,所述挡块(4)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倾斜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硅陶瓷耐磨型煤粉浓缩器,包括煤粉气流通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气流通道(1)内固定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靠近煤粉气流通道(1)开口一侧设有分流机构,所述煤粉气流通道(1)的外壁固定连通有方管(3),且方管(3)内设有挡块(4),所述方管(3)内设有与挡块(4)相匹配的调节机构,所述挡块(4)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硅陶瓷耐磨型煤粉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包括转杆(5)、分流板(6)、蜗轮(7)和蜗杆(8),所述隔板(2)的侧壁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内设有调节杆(9),所述调节杆(9)的两端均通过旋转套分别与通槽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分流板(6)与转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转杆(5)的另一端与调节杆(9)固定套接设置,所述调节杆(9)的一端贯穿煤粉气流通道(1)的内壁并向外延伸,且调节杆(9)延伸至外部的一端与蜗轮(7)固定套接,所述蜗杆(8)的两端均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0),且固定块(10)的侧壁与煤粉气流通道(1)的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蜗杆(8)与蜗轮(7)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硅陶瓷耐磨型煤粉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11)、挡板(12)和四个活动块(13),所述螺纹杆(11)与挡板(12)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且螺纹杆(11)的一端贯穿挡板(12)的侧壁并向外延伸设置,所述挡块(4)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杆(11)相匹配的螺纹槽,且螺纹槽与螺纹杆(11)螺纹连接设置,所述挡板(12)的两侧壁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四个所述活动块(13)分别位于四个凹槽内,且四个活动块(13)的侧壁均通过弹簧(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华王桂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洋电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