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炉及燃烧装置以及锅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88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4
在燃烧炉及燃烧装置以及锅炉中,设置有:燃料喷嘴(61),其喷出气体燃料(301);燃烧用空气喷嘴(62),其从燃料喷嘴(61)的外侧喷出气体燃料燃烧用空气(302);及火焰保持器(64),其对气体燃料(301)的喷出方向进行扩幅,火焰保持器(64)具有:第1火焰保持部件(71),其配置于比燃料喷嘴(61)的开口部(61b)更靠近气体燃料(301)的喷出方向上游侧;及第2火焰保持部件(72),其在比第1火焰保持部件(71)更靠近气体燃料(301)的喷出方向下游侧且与第1火焰保持部件(71)相邻配置,第1火焰保持部件(71)仅具有朝向气体燃料(301)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扩幅的第1扩幅部(8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烧炉及燃烧装置以及锅炉
涉及一种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并使其燃烧的燃烧炉、利用该燃烧炉形成火焰流的燃烧装置、利用由该燃烧装置产生的燃烧气体生成蒸汽的锅炉。
技术介绍
以往的锅炉具有呈中空形状且沿铅垂方向设置的火炉,在该火炉壁沿周向及上下方向配置有多个燃烧炉。而且,该火炉在上部连结有烟道,在该烟道中配置有用于回收废气的热并生成蒸汽的热交换器。燃烧炉被供给由煤炭等燃料粉碎而成的粉状燃料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气,并且被供给高温的二次空气,通过将该混合气和二次空气吹入火炉内来形成火焰。作为适用于这种锅炉的燃烧炉,例如有下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燃烧炉。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燃烧炉设置有粉煤燃烧器、煤一次端口、煤二次端口及分离部件,通过使粉煤浓缩流与分离部件碰撞,能够在宽负荷范围内稳定地进行低NOx燃烧。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278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燃烧炉中,在对火焰保持器的磨损进行维护的操作中,由于在燃料喷嘴的前端部以规定间隔配置有多个火焰保持器而无法充分确保操作空间,维护操作性降低。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谋求提高燃料喷嘴的维护操作的操作性。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炉的特征在于,具备:燃料喷嘴,其喷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而成的气体燃料;燃烧用空气喷嘴,其从所述燃料喷嘴的外侧喷出空气;第1火焰保持部件,其配置于比所述燃料喷嘴的喷出开口部更靠近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上游侧并对所述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进行扩幅;及2火焰保持部件,其在比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更靠近所述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下游侧且与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相邻配置并对所述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进行扩幅,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和所述第2火焰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仅具有朝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扩幅的扩幅部。根据上述结构,至少能够将第1火焰保持部件和第2火焰保持部件中的一个进行小型化,可在燃料喷嘴内确保操作空间部。因此,能够利用该操作空间部实施火焰保持部件的清扫、修补、更换等维护操作,从而能够实现提高燃料喷嘴的维护操作的操作性。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燃烧炉的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仅具有朝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扩幅的第1扩幅部,所述第2火焰保持部件具有:第2扩幅部,其朝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扩幅;及第2平坦部,其连结于比所述第2扩幅部更靠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根据上述结构,仅由第1扩幅部形成第1火焰保持部件,由此能够在燃料喷嘴内部确保操作空间部。因此,能够从燃料喷嘴的基端部侧经由操作空间部接近(access)火焰保持部件,从而能够轻松地实施火焰保持部件的清扫、修补、更换等维护操作。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燃烧炉的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具有:第1扩幅部,其朝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扩幅;及第1平坦部,其连结于比所述第1扩幅部更靠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所述第2火焰保持部件仅具有朝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扩幅的第2扩幅部。根据上述结构,仅由第2扩幅部形成第2火焰保持部件,由此能够从燃料喷嘴的基端部侧经由操作空间部接近第1及第2火焰保持部件。因此,能够轻松地实施火焰保持部件的清扫、修补、更换等维护操作。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燃烧炉的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沿水平方向或铅垂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设置有多个,所述第2火焰保持部件在比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更靠近所述燃料喷嘴的内壁面侧的两侧隔开规定间隔而设置,在多个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之间配置有第3火焰保持部件,所述第3火焰保持部件仅具有朝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扩幅的第3扩幅部。根据上述结构,隔开规定间隔而交替设置有多个第1火焰保持部件、第2火焰保持部件及第3火焰保持部件,且仅由第3扩幅部形成配置于中央的第3火焰保持部件,由此能够从燃料喷嘴的基端部侧经由操作空间部从中央部接近第1及第2火焰保持部件。因此,能够轻松地实施火焰保持部件的清扫、修补、更换等维护操作。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燃烧炉的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仅具有朝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扩幅的第1扩幅部,所述第2火焰保持部件仅具有朝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扩幅的第2扩幅部。根据上述结构,仅由扩幅部形成第1火焰保持部件和第2火焰保持部件,由此能够从燃料喷嘴的基端部侧经由操作空间部接近第1及第2火焰保持部件。因此,能够轻松地实施火焰保持部件的清扫、修补、更换等维护操作。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燃烧炉的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2火焰保持部件配置于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的扩幅方向的两侧,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上设置有在2个方向上对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进行扩幅的所述第1扩幅部,配置于所述燃料喷嘴的内壁面侧的所述第2火焰保持部件上设置有仅向所述燃料喷嘴中的轴线中心侧对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进行扩幅的所述第2扩幅部。根据上述结构,气体燃料通过第1火焰保持部件向至少2个方向扩展而形成再循环区域,通过第2火焰保持部件仅向第1火焰保持部件侧扩展而形成再循环区域,能够抑制燃料喷嘴中的外部火焰保持,从而减少NOx产生量。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沿周向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有多个,从而形成火焰回旋流。根据上述结构,在各燃烧炉中,能够从燃料喷嘴的基端部侧经由操作空间部接近火焰保持部件,从而能够轻松地实施火焰保持部件的清扫、修补、更换等维护操作。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锅炉的特征在于,具备:火炉,其呈中空形状且沿着铅垂方向而设置;及所述燃烧装置。根据上述结构,在火炉的各燃烧炉中,能够从燃料喷嘴的基端部侧经由操作空间部接近火焰保持部件,从而能够轻松地实施火焰保持部件的清扫、修补、更换等维护操作。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实施方式,能够提高燃料喷嘴的维护操作的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几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炉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几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炉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水平剖面(图1的II-II剖面)图。图3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炉的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图4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炉的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作为实施方式而记载的或附图所示的构成组件等并不旨在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限定于此,而仅仅是说明例。并且,还包含将实施方式组合而构成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几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炉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几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炉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水平剖面(图1的II-II剖面)图。在图1及图2所示的一实施方式中,燃烧炉21从中心侧开始设置有燃料喷嘴61、燃烧用空气喷嘴62及二次空气喷嘴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具备:/n燃料喷嘴,其喷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而成的气体燃料;/n燃烧用空气喷嘴,其从所述燃料喷嘴的外侧喷出空气;/n第1火焰保持部件,其配置于比所述燃料喷嘴的喷出开口部更靠近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上游侧并对所述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进行扩幅;及/n第2火焰保持部件,其在比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更靠近所述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下游侧且与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相邻配置并对所述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进行扩幅,/n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和所述第2火焰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仅具有朝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扩幅的扩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23 JP 2018-0089951.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具备:
燃料喷嘴,其喷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而成的气体燃料;
燃烧用空气喷嘴,其从所述燃料喷嘴的外侧喷出空气;
第1火焰保持部件,其配置于比所述燃料喷嘴的喷出开口部更靠近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上游侧并对所述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进行扩幅;及
第2火焰保持部件,其在比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更靠近所述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下游侧且与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相邻配置并对所述气体燃料的喷出方向进行扩幅,
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和所述第2火焰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仅具有朝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扩幅的扩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仅具有朝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扩幅的第1扩幅部,
所述第2火焰保持部件具有:第2扩幅部,其朝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扩幅;及第2平坦部,其连结于比所述第2扩幅部更靠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火焰保持部件具有:第1扩幅部,其朝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扩幅;及第1平坦部,其连结于比所述第1扩幅部更靠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
所述第2火焰保持部件仅具有朝向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扩幅的第2扩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根史也松本启吾高岛龙平富永幸洋大西泰仁田中隆一郎川元昇岩田隆关口慎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