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养护除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72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养护除尘车,属于隧道混凝土养生及降尘技术领域。该除尘车包括汽车、水箱、自动喷雾组件和控制器,所述汽车的底盘上设有承重台,所述承重台上设有动力组件和支架,所述水箱设在承重台上,并位于汽车车头与支架之间,所述水箱和支架的顶部均设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上设有防护组件,所述自动喷雾组件设在支架顶部的防滑板上,并通过管道与水箱连接,该管道上安装有泵,所述支架顶部的防滑板与承重台之间设有维修梯道,所述控制器设在汽车的驾驶室内,并与泵电性连接。安全风险低,使用灵活、方便,只需1人即可完成除尘和二衬混凝土喷淋养护作业,人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养护除尘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养护除尘车,属于隧道混凝土养生及降尘

技术介绍
隧道工程作为山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应用建设。然而隧道施工整个工程埋设于地下,断面较小,工作场地狭长,混凝土结构养护较为困难,养生不及时、不充分,无法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及耐久性;隧道施工环境较差,甚至在施工中还可能更加恶化,施工中降尘的工作也尤为重要。例如,公开号为CN20825100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公路工程施工养护降尘多用车,在汽车底座上设置有水罐,水罐的右下方设置有与水罐相连通的路面洒水器、右侧面设置有爬梯,水罐上部设置有安全座椅、雾炮机、清洗机、发电机,清洗机上设置有水枪,雾炮机上部设置有两条水平导轨,水平导轨通过转向装置与风筒相连接,风筒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扶手、另一端设置有喷嘴,水罐通过供水管给清洗机和雾炮机供水,发电机为雾炮机、清洗机、路面洒水器提供动力,水罐上设置有进水管。该多用车可实现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桥墩与桥面及时而均匀的养护,对隧道全周无死角的喷淋养护,并且同时兼顾施工场所的除尘工作。但是,使用时操作人员坐在水罐顶部的安全座椅上,并双手握住扶手及时调整雾炮机喷淋的角度,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且安全风险高。又如,公开号为CN20734481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机动式隧道模筑混凝土养生车,实现了喷射模式、喷射角度的方便调节,并且可自动化控制的目的。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及需求,高效灵活的进行隧道施工中混凝土的水喷养生,或是爆破后的降尘的工作。采用加压泵,可使水喷射力度更大,喷射的距离更远,使养生车养护的作用范围更广。采用的发电机构为可利用货车本身燃油进行自发电的汽油发电机构或柴油发电机构,且其直接给雾炮机构供电。实现了与货车共用燃油能源,无需添加额外电能源,精简了养生车的整体结构。但是,在维保过程中,操作人员不方便爬到水箱上对雾炮机构进行检修,且喷洒的水雾滴落到水箱上,使水箱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导致操作人员站在水箱上时容易出现滑倒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养护除尘车。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养护除尘车,包括汽车、水箱、自动喷雾组件和控制器,所述汽车的底盘上设有承重台,所述承重台上设有动力组件和支架,所述水箱设在承重台上,并位于汽车车头与支架之间,所述水箱和支架的顶部均设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上设有防护组件,所述自动喷雾组件设在支架顶部的防滑板上,并通过管道与水箱连接,该管道上安装有泵,所述支架顶部的防滑板与承重台之间设有维修梯道,所述控制器设在汽车的驾驶室内,并与泵电性连接。所述动力组件为发电机,该发电机与控制器、泵电性连接。所述自动喷雾组件包括安装箱、U型支架和雾炮机,安装箱内设有电机A,U型支架的底部设有转轴A,转轴A通过平面轴承与安装箱转动连接,并延伸到安装箱内与电机A的输出轴连接,U型支架上设有电机B,雾炮机通过两转轴B与U型支架的开口端转动连接,且其中一根转轴B与电机B的输出轴连接;电机A、电机B和雾炮机均与控制器、动力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雾炮机可以在-30°~80°范围内俯仰。所述防滑板为表面带有凸起的花纹钢板,且花纹钢板的厚度为5~8mm。所述防护组件为沿防滑板边缘设置的护栏。所述维修梯道为扶梯,且扶梯的阶梯上设有表面带有凸起的花纹钢板。还包括高压冲洗枪,该高压冲洗枪通过水管与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汽车的驾驶室内设有汽车中控,汽车中控上电性连接有中控屏,防滑板上设有若干摄像头,且若干摄像头与汽车中控电性连接。所述汽车上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定时器和带蜂鸣器的警示灯,定时器和带蜂鸣器的警示灯均与动力组件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维修梯道为阶梯式扶梯,且扶梯的阶梯上焊接有表面带凸起的花纹钢板,水箱和支架的顶部均安装有表面带凸起的花纹钢板。方便操作人员通过维修梯道省力地从承重台上来到支架的顶部;通过花纹钢板表面带有的凸起增大操作人员鞋底与花纹钢板之间的摩擦,避免操作人员滑倒。另外,花纹钢板上设置护栏,能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在维保过程中从水箱或支架上摔下,降低了安全风险。2、通过摄像头将雾炮机的工作影像传递给汽车中控,汽车中控将影像显示在中控屏上。操作人员在驾驶室内即可掌握雾炮机的工作情况,并根据需要在驾驶室内通过控制器调整雾炮机的转动角度和俯仰角度,使用灵活、方便,只需1人即可完成除尘和二衬混凝土喷淋养护作业,人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承重台、支架、维修梯道等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汽车,2-水箱,3-自动喷雾组件,4-动力组件,5-高压冲洗枪,6-承重台,60-主梁,7-定时器,8-维修梯道,9-轮胎挡泥板,10-工具箱,11-U型螺栓安装座,12-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养护除尘车,包括汽车1、水箱2、自动喷雾组件3和控制器,所述汽车1的底盘上安装有承重台6,所述承重台6上安装有动力组件4和支架12,所述水箱2设安装在承重台6上,并位于汽车1车头与支架12之间,所述水箱2和支架12的顶部均安装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上安装有防护组件,所述自动喷雾组件3安装在支架12顶部的防滑板上,并通过管道与水箱2连接,该管道上安装有泵,所述支架12顶部的防滑板与承重台6之间安装有维修梯道8,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汽车1的驾驶室内,并与泵电性连接。承重台6上沿长度方向并排焊接有两根主梁60,主梁60的前后侧对称焊接有多个U型螺栓安装座11,U型螺栓安装座11上加工有安装孔,在使用时,将U型螺栓穿过U型螺栓安装座11上的安装孔,并通过与U型螺栓配套的挡片和螺母将承重台6锁紧固定在汽车1的底盘上。承重台6上在与汽车1后轮相对应的位置安装有轮胎挡泥板9。承重台6上在维修梯道8的正下方安装有工具箱10,方便存放工具。采用轮胎式汽车1可以实现设备快速转场,能同时满足多个施工断面的养护除尘作业,减少施工中设备及人员的投入,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所述动力组件4为发电机,该发电机与控制器、泵电性连接。通过发电机为控制器、泵、电机A、电机B、雾炮机定时器7和带蜂鸣器的警示灯等供电。所述自动喷雾组件3包括安装箱、U型支架和雾炮机,安装箱内安装有电机A,U型支架的底部安装有转轴A,转轴A通过平面轴承与安装箱转动连接,并延伸到安装箱内与电机A的输出轴连接,U型支架上安装有电机B,雾炮机通过两转轴B与U型支架的开口端转动连接,且其中一根转轴B与电机B的输出轴连接;电机A、电机B和雾炮机均与控制器、动力组件4电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养护除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1)、水箱(2)、自动喷雾组件(3)和控制器,所述汽车(1)的底盘上设有承重台(6),所述承重台(6)上设有动力组件(4)和支架(12),所述水箱(2)设在承重台(6)上,并位于汽车(1)车头与支架(12)之间,所述水箱(2)和支架(12)的顶部均设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上设有防护组件,所述自动喷雾组件(3)设在支架(12)顶部的防滑板上,并通过管道与水箱(2)连接,该管道上安装有泵,所述支架(12)顶部的防滑板与承重台(6)之间设有维修梯道(8),所述控制器设在汽车(1)的驾驶室内,并与泵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养护除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1)、水箱(2)、自动喷雾组件(3)和控制器,所述汽车(1)的底盘上设有承重台(6),所述承重台(6)上设有动力组件(4)和支架(12),所述水箱(2)设在承重台(6)上,并位于汽车(1)车头与支架(12)之间,所述水箱(2)和支架(12)的顶部均设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上设有防护组件,所述自动喷雾组件(3)设在支架(12)顶部的防滑板上,并通过管道与水箱(2)连接,该管道上安装有泵,所述支架(12)顶部的防滑板与承重台(6)之间设有维修梯道(8),所述控制器设在汽车(1)的驾驶室内,并与泵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养护除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4)为发电机,该发电机与控制器、泵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养护除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喷雾组件(3)包括安装箱、U型支架和雾炮机,安装箱内设有电机A,U型支架的底部设有转轴A,转轴A通过平面轴承与安装箱转动连接,并延伸到安装箱内与电机A的输出轴连接,U型支架上设有电机B,雾炮机通过两转轴B与U型支架的开口端转动连接,且其中一根转轴B与电机B的输出轴连接;电机A、电机B和雾炮机均与控制器、动力组件(4)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善斌杨泉勇陈祚进卢静邓博尹军张琨张伟谢飞王狄彪杨斌罗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