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71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涉及修井排管设备领域。具体包括底座和龙门;所述底座的两侧端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导轨;所述龙门的两端底角下方设有滑移底盘;所述滑移底盘下方设有卡座;所述导轨和卡座滑移卡接;所述横梁的一侧设有齿轮导轨;所述滑移底盘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端的齿轮与齿轮导轨相啮合;所述底座的四周均设有围栏,其两侧设有向下倾斜的排污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对井口提出的管、杆进行统一归集,并有效解决油、水、蜡污染井场环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
本技术涉及修井排管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
技术介绍
在油水井的修井作业中,为防止油、水落地造成污染,目前都是在搭建管桥时在管桥下铺设防渗膜。井内起出的管、杆内外壁会沾满油、水、蜡,将管、杆摆放到管杆桥上后,油、水会不断的往下滴落在防渗膜上。提出的油管、抽油杆进行地面清蜡时,主要是通过蒸汽的热量将管、杆内外的死油、死蜡融化后清理干净,清理出来的油、水、蜡会落到管桥下铺设的防渗膜上,防渗膜四周要用掩体将污水遮挡起来,这种方法往往由于井场地势不平或防渗膜被大风吹烂等原因,导致井场环境受到污染,并且使用过的防渗膜无法重复利用,带有油泥、蜡的防渗膜回收处理也非常困难,同时处理成本也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其特点是在能对提出的管、杆进行统一归集的同时可以有效的解决油、水、蜡污染井场环境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包括底座和龙门;所述底座的两侧端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导轨;所述龙门的两端底角下方设有滑移底盘;所述滑移底盘下方设有卡座;所述导轨和卡座滑移卡接;所述横梁的一侧设有齿轮导轨;所述滑移底盘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端的齿轮与齿轮导轨相啮合;所述底座的四周均设有围栏,其两侧设有向下倾斜的排污口。作为优化,所述横梁的下端设有上棘爪,横梁下方的底座上设有下棘爪;所述上棘爪和下棘爪通过销钉相铰接。作为优化,所述横梁包括固定横梁和弯折横梁;所述固定横梁与弯折横梁相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板;所述弯折横梁与固定横梁相接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均由多个连接耳板构成,且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上的连接耳板通过销钉呈交错状铰接式结构。作为优化,所述上棘爪设有2个并分别设于固定横梁的两端下方;所述下棘爪设有2个并分别设于固定横梁下方的底座上;所述上棘爪和下棘爪的位置相对应并相互铰接。作为优化,所述弯折横梁的外端设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辅助板螺纹相接。作为优化,所述滑移底盘的另一侧与横梁之间设有定位滑轮;所述定位滑轮通过调节丝杆安装于滑移底盘的另一侧上,并通过压紧螺母压紧固定。作为优化,所述导轨为单导轨滚珠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底座自带船型围堰,可防止油管或抽油杆上的油、水落地造成井场环境污染;同时在底座上增加可折叠式导轨,可以根据需求增加底座数量,以提高场地的适用性。设备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将防渗膜铺设在底座底部并压紧固定,能有效的提高防渗膜的利用率并降低其回收处理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滑移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结构示意图。其中,底座1、横梁2、导轨3、滑移底盘4、卡座5、电机6、龙门7、齿轮导轨8、齿轮9、下棘爪10、上棘爪11、定位滑轮12、调节丝杆13、压紧螺母14、辅助板15、辅助底板16、支撑杆17、第一铰接板18、第二铰接板19、排污口20、围栏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包括底座1和龙门7;所述底座1的两侧端设有横梁2;所述横梁2上设有导轨3;所述导轨3为单导轨滚珠式结构。所述龙门7的两端底角下方设有滑移底盘4;所述滑移底盘4下方设有卡座5;所述导轨3和卡座5滑移卡接;所述横梁2的一侧设有齿轮导轨8;所述滑移底盘4的一侧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驱动轴端的齿轮9与齿轮导轨8相啮合;所述底座1的四周均设有围栏21,中间铺设薄皮不锈钢钢板,钢板两侧设有可以向下倾斜打开侧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排污口20。所述横梁2的下端设有上棘爪11,横梁2下方的底座1上设有下棘爪10;所述上棘爪11和下棘爪10通过销钉相铰接。所述横梁2包括固定横梁和弯折横梁;所述固定横梁与弯折横梁相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板18;所述弯折横梁与固定横梁相接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板19;所述第一铰接板18和第二铰接板19均由多个连接耳板构成,且第一铰接板18和第二铰接板19上的连接耳板通过销钉呈交错状铰接式结构。所述上棘爪11设有2个并分别设于固定横梁的两端下方;所述下棘爪10设有2个并分别设于固定横梁下方的底座1上;所述上棘爪11和下棘爪10的位置相对应并相互铰接。所述弯折横梁的外端设有辅助板15;所述辅助板15上设有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与辅助板15螺纹相接。所述滑移底盘4的另一侧与横梁2之间设有定位滑轮12;所述定位滑轮12通过调节丝杆13安装于滑移底盘4的另一侧上,并通过压紧螺母14压紧固定。其使用工作原理为:首先,在底座1内中间铺设薄皮不锈钢钢板,并将排污口20向上收起闭合,成密封不能渗漏状,然后再在底座1内铺设好相应的防渗膜,并在相对应的排污口20下面挖好油水杂质坑,放好容易回收的容器;在龙门7上安装相应的管材夹具,以实现对管材的搬运,在搬运过程中,从油井中提出的油管或抽油杆上的油、水、蜡会落到底座1铺设好的防渗膜上,当在底座1内的油水等杂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影响施工人员在底座1内活动时,此时,可打开底座1两侧向下倾斜呈三角形结构的排污口20,使得杂物排放到排污口20下面挖好的油水杂质坑的容器内,对油、水、蜡进行归集回收处理,确保不会发生油管或抽油杆上的油、水、蜡直接落地井场上,对其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可以根据场地情况和需求,对导轨3进行调整,采用可折叠式导轨设计,增强其适用范围。具体参照图1和图4所示,当管材数量较多,需要增加底座1数量时,打开固定横梁和弯折横梁,并旋转弯折横梁外端辅助板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龙门(7);所述底座(1)的两侧端设有横梁(2);所述横梁(2)上设有导轨(3);所述龙门(7)的两端底角下方设有滑移底盘(4);所述滑移底盘(4)下方设有卡座(5);所述导轨(3)和卡座(5)滑移卡接;所述横梁(2)的一侧设有齿轮导轨(8);所述滑移底盘(4)的一侧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驱动轴端的齿轮(9)与齿轮导轨(8)相啮合;所述底座(1)的四周均设有围栏(21),其两侧设有向下倾斜的排污口(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龙门(7);所述底座(1)的两侧端设有横梁(2);所述横梁(2)上设有导轨(3);所述龙门(7)的两端底角下方设有滑移底盘(4);所述滑移底盘(4)下方设有卡座(5);所述导轨(3)和卡座(5)滑移卡接;所述横梁(2)的一侧设有齿轮导轨(8);所述滑移底盘(4)的一侧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驱动轴端的齿轮(9)与齿轮导轨(8)相啮合;所述底座(1)的四周均设有围栏(21),其两侧设有向下倾斜的排污口(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的下端设有上棘爪(11),横梁(2)下方的底座(1)上设有下棘爪(10);所述上棘爪(11)和下棘爪(10)通过销钉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井排管作业防污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包括固定横梁和弯折横梁;所述固定横梁与弯折横梁相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板(18);所述弯折横梁与固定横梁相接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板(19);所述第一铰接板(18)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玉斌王伦启张增顺褚彬彬马卫立张东波孙磊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三和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