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单体棚及建筑和建筑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59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多功能单体棚及建筑和建筑群。其中多功能单体棚包括两个立柱和一个屋顶,所述屋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设有四角,包括两个相对的自由角和两个相对的连柱角,所述立柱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连柱角的下面,与所述屋顶固定连为一体。所述建筑采用所述多功能单体棚,所述多功能单体棚可以用作亭子/棚子,可以在其屋顶四周至地面之间的立面之间设置或者不设置墙体,或者一部分立面设置墙体,另一部分立面不设置墙体。所述建筑群是在上述单体建筑基础上的组合或拼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造型美观,而且能够有效地简化设计和建设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单体棚及建筑和建筑群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单体棚及建筑和建筑群。
技术介绍
现有棚子和房屋等建筑多采用现场建造,部分装配式房屋则以若干板材和构件等依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现场装配,这些建筑的缺陷是不具有能够构成建筑单体基本构造的构件,设计和建设过程相对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单体棚及建筑和建筑群以及基于这种单体棚的不同建筑和建筑群,以简化设计和建设过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单体棚,包括两个立柱和一个屋顶,所述屋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设有四角,包括两个相对的自由角和两个相对的连柱角,所述立柱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连柱角的下面,与所述屋顶固定连为一体。所述屋顶的两个自由角(不连接立柱的角称为自由角)一高一低,以更具有艺术性,更美观,且有利于组织屋顶雨水的流动。多个这种屋顶形状的多功能单体棚能够拼接出很多种不同的屋顶构造。所述屋顶的两个连柱角(与立柱连接的角称为连柱角)的高度相等,由此使得两个立柱的高度相等,可以采用相同的件,以简化立柱的制造和装配。所述屋顶的两个自由角可以均高于所述连柱角。所述屋顶的上表面采用光滑的曲面形状(除边缘部位外没有棱和奇点的曲面称为光滑曲面)。优选地,任一平行于两自由角的连线的垂直平面与所述屋顶的上表面的交线为非凸曲线(凹曲线和直线称为非凸曲线),任一平行于两连柱角的连线的垂直平面与所述屋顶的上表面的交线为非凹曲线(凸曲线和直线称为非凹曲线),这种屋顶(上表面)不仅外观美观,而且有利于建筑的整体强度和抗风能力,有利于保证雨水滑落。所述立柱和屋顶均可以采用FRP(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制成。所述立柱内设有或者不设有嵌入式钢板。所述屋顶内设有或者不设有嵌入式钢板。所述屋顶和立柱一体成型或者分别成型后固定在一起。一种建筑,包括基体,所述基体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任意一种多功能单体棚,所述多功能单体棚的屋顶四周至地面之间的立面均为是敞开的(不设墙体的),这种建筑可以用作各种亭子/棚子,例如,巴士站亭、泳池遮阳棚、露厅等建筑。一种建筑群,由多个建筑单体相互拼接而成,所述建筑单体包括基体,由多个棚子相互拼接而成,所述基体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任意一种多功能单体棚,所述多功能单体棚的屋顶四周至地面之间的立面均为是敞开的。一种建筑,包括基体,所述基体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任意一种多功能单体棚,所述多功能单体棚的屋顶四周至地面之间的立面中至少有一个是设有墙体的。当四周的立面均设置墙体时,为封闭式建筑;当只有部分立面设置墙体而其他立面不设墙体时,为半封闭建筑。当所述屋顶四周至地面之间的四个立面均设有墙体,例如,单体咖啡厅、茶厅、餐厅、小吃店、便宜店、信息台或公厕等。一种建筑群,由多个建筑单体相互拼接而成,所述建筑单体包括基体,所述基体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任意一种多功能单体棚,且至少有一个多功能单体棚的屋顶四周至地面之间的立面中至少有一个是设有墙体的,相邻建筑单体之间的相邻侧墙体为共用墙体或者为各自独立的墙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由两个立柱和一个屋顶固定连接一体的单体棚,可以将这种单体棚独立使用作为各种棚子(或亭子),也可以将其屋顶各侧与地面之间的立面设置墙体,形成封闭的建筑,单体棚构成了相应建筑的基本构造,且可以依据墙体的变化适应于各种用途,具有各种形状和设计特色,由于单体棚可以制成一个或几个基本规格,相应的墙体的轮廓形状、大小和与单体棚的连接方式是一定的,对于不同的建筑,只要设计相应侧墙体自身的布局和风格即可,由此极大地简化了设计和建设过程,并且能够在统一的单体棚构造下形成总体风格的统一以及各建筑的特色,对于候车厅、电话亭、连锁咖啡厅等;由于屋顶采用平滑曲面结构,外观流畅,不仅适应于现代审美要求,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屋顶强度及建筑抗风能力,而屋顶两个自由角一高一低的设计,又能够拼接出若干形状各异的顶部构造,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多功能单体棚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涉及的多功能单体棚的后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涉及的多功能单体棚的左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涉及的多功能单体棚的右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涉及的多功能单体棚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涉及的设有墙体的建筑的主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涉及的另一种设有墙体的建筑的主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涉及的设有墙体的建筑的左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涉及的设有墙体的建筑的右视视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用作盥洗室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1是本技术用作咖啡厅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2是本技术用作商店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3是本技术用作卫生间和候车厅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4是本技术用作观景亭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5是本技术用作卫生间加咖啡厅的一种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突出几何空间设计,是一种可持续的、预制的、批量生产的、可运输的、多功能的模块化建筑。单个模块可以包括单体棚,也可以包括单体棚和墙体(包括门窗),墙体可以是一面、两面、三面或四面,通常情形下,至少一面敞开(不设墙体)的建筑可以称为棚子或半封闭建筑,四周设墙体的则可以称为房屋或封闭建筑。参见图1-15,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单体棚,包括两个立柱11、12和一个屋顶21,所述屋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设有四角,包括两个相对的自由角31、32和两个相对的连柱角41、42,所述立柱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连柱角的下面,与所述屋顶固定连为一体,立柱的下端安装在相应的基础22上。所述立柱与所述屋顶的连接可以采用任意现有固定连接方式。例如,卯榫结构(插孔、插头)的插接,并可以在插接的接触面之间设置粘结剂粘结,以增强连接强度,或者采用塑料材料一体成型,或者采用金属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金属连接组件可以采用现有装配式建筑的相似件连接所采用的金属连接组件,可以将金属连接组件中的对应连接件分别预制在立柱和屋顶上,也可以采用螺栓紧固或粘结等方式,或者直接通过多个螺栓将屋顶和立柱紧固在一起,并可以通过粘结剂进行粘结和封堵螺栓连接用的通孔缝隙和/或外露的螺栓端部,可以采用沉头螺栓结构并在螺栓连接用的通孔端口处设置堵头(堵帽)。所述立柱的底端可以预埋有安装用的连接件,例如,外露部分呈盘状或平板状的立柱底座(或法兰),并在立柱底座的外露外缘(凸缘)部位设置通孔,通过穿过这些通孔的紧固螺栓将立柱底座紧固在基础上,所述紧固螺栓可以预埋在基础上,露出从基础表面向上延伸的连接段,安装时将立柱底座上的通孔套在紧固螺栓的连接段上并使立柱底座支撑在基础上,使用旋接在紧固螺栓的连接段上的螺母将立柱底座紧固在基础上。可以设置立柱连接管,所述立柱连接管的底端设有安装法兰,通过基础上预埋的紧固螺栓(及配套的螺母)将立柱连接管的安装法兰紧固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单体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立柱和一个屋顶,所述屋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设有四角,包括两个相对的自由角和两个相对的连柱角,所述立柱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连柱角的下面,与所述屋顶固定连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单体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立柱和一个屋顶,所述屋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设有四角,包括两个相对的自由角和两个相对的连柱角,所述立柱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连柱角的下面,与所述屋顶固定连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单体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的两个自由角一高一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单体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的两个连柱角的高度相等,所述屋顶的两个自由角均高于所述连柱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单体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的上表面采用光滑的曲面形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单体棚,其特征在于任一平行于两自由角的连线的垂直平面与所述屋顶的上表面的交线为非凸曲线,任一平行于两连柱角的连线的垂直平面与所述屋顶的上表面的交线为非凹曲线。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多功能单体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和屋顶均采用FRP制成,所述立柱内设有或者不设有嵌入式钢板,所述屋顶内设有或者不设有嵌入式钢板,所述屋顶和立柱一体成型或者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拉多·T·瓦尔科夫
申请(专利权)人:弗拉多·T·瓦尔科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