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智慧发电屋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42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智慧发电屋顶结构,包括:倾斜屋面板层;铺设在倾斜屋面板层上的防火保温层;铺设在所述防火保温层上的防水层;阵列式地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水层上,用于形成带有散热空间的支撑层的多个铝合金龙骨块;沿横向方向等间距固定于所述支撑层的多个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多个发电瓦;沿纵向方向等间距铰接于每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上的多个用于挂接发电瓦的挂接件;位于屋脊正上方,固定连接两侧的各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并且底部与散热空间连通的屋脊帽;固定在屋脊上,通过防火套管接引各所述发电瓦的接线的电缆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满足排水、防水、散热、方便拆卸和检修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智慧发电屋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屋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发电瓦屋顶应用日益广泛,因为太阳能廉价、清洁,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适合广泛应用。同时,为了避免架设太阳能板等装置会对屋顶、墙面造成损伤和占用位置的问题,设计有效可靠的发电瓦构成的屋顶很有必要。因为发电瓦的特殊性,发电瓦作为太阳能发电的材料具有在一定温度下会形成发电功率下降的难题,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发电瓦与建筑屋顶之间要进行散热处理,以满足阳光充足高温下的发电瓦的发电效果。同时,屋顶设计时需要满足防水要求,并且需要及时排水,以免积水对发电瓦造成损害。另外,发电瓦具有发电功能而且作为瓦在屋顶上数量较多,由于瓦具有了发电功能,系统较复杂而且存在损坏率,电器损坏必须要求尽快修复,与传统瓦不同,因此发电瓦的构成必须满足和方便拆装和检修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智慧发电屋顶结构,满足排水、防水、散热、方便拆卸和检修的要求。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智慧发电屋顶结构,包括:倾斜屋面板层;铺设在倾斜屋面板层上的防火保温层;铺设在所述防火保温层上的防水层;阵列式地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水层上,用于形成带有散热空间的支撑层的多个铝合金龙骨块;沿横向方向等间距固定于所述支撑层的多个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多个发电瓦;沿纵向方向等间距铰接于每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上的多个用于挂接发电瓦的挂接件;位于屋脊正上方,固定连接两侧的各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并且底部与散热空间连通的屋脊帽;以及固定在屋脊上,通过防火套管接引各所述发电瓦的接线的电缆槽;其中,每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纵向布置,并从屋脊处延伸至屋檐处;每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纵向贯通,其横截面呈顶部开口的“口”字型;每块所述发电瓦朝向屋檐的一端插入对应的两个所述挂接件;纵向方向的每相邻两个发电瓦的相邻端相互叠压;横向方向的每相邻两个发电瓦的相邻端分别通过胶垫搭接在对应的一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的顶部两端;横向方向的每相邻两个发电瓦之间的连接缝位于对应的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的顶部开口的正上方;所述屋脊帽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倾斜朝下的百叶散热孔。优选的,所述的横向指:水平于所述屋脊走向的方向;所述的纵向指:从屋脊垂直朝向屋檐的方向。优选的,纵向方向的每相邻两个发电瓦的叠压方式为:靠近屋脊的发电瓦朝向屋檐的一端叠压在靠近屋檐的发电瓦朝向屋脊的一端上方;每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的两侧面分别通过L型连接件和螺钉固定连接对应的多个所述铝合金龙骨块;每个所述铝合金龙骨块通过螺钉贯穿所述防水层和所述防火保温层,固定连接所述倾斜屋面板层;各所述铝合金龙骨块采用矩形阵列或交错阵列进行布置。优选的,还包括:横向安装于屋檐下,用于接住自发电瓦表面流下以及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出口流下的雨水的横向U型水槽。优选的,所述挂接件包括:铰接连接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的基座;与所述基座一体成型,并组合构成L型的连接板;以及自所述连接板顶部反向折弯形成一矩形插槽的挂接端;其中,发电瓦朝向屋檐的一端插入两个对应所述挂接件的所述挂接端。优选的,所述发电瓦包括:位于上层,并带有仿真立体图案的第一玻璃;位于下层的太阳能芯片玻璃;将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太阳能芯片玻璃粘合在一起形成带仿真立体图案效果的平面玻璃发电瓦组件的粘结剂层;以及用于对所述平面玻璃发电瓦组件的各个竖直边沿进行封边的各个丁基胶层。优选的,所述第一玻璃为镀膜玻璃,该镀膜玻璃的下表面镀有玻璃膜;所述镀膜玻璃包括:对玻璃膜进行激光刻划形成带仿真立体图案的图案层;或者所述第一玻璃为透明彩釉玻璃;所述透明彩釉玻璃包括:对透明彩釉玻璃下表面进行图案喷涂形成带仿真立体图案的图案层。优选的,所述太阳能芯片玻璃内部含有太阳能芯片,所述太阳能芯片玻璃的底面开设有电线孔,所述太阳能芯片通过穿过所述电线孔的电线与从属的接线盒电连接,接线盒的接线通过防火套管接引至所述电缆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纵向发电瓦叠加形成有利的防水效果。并利用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将横向相邻发电瓦之间渗水导出,达到发电瓦排水功能。本专利技术构造散热空间,将发电瓦与建筑屋面之间要保留10mm-15mm隔热空间(地域阳光照射不同,对发电瓦热导效应影响不同),同时配合屋脊帽,新风从散热空间底部进入,经过散热空间,从屋脊帽百叶排出,有效散热。同时,本专利技术利用挂接件将发电瓦采用挂接叠压的形式,可以随时拆装维修,同时又满足防水的要求。另外,发电瓦接线均由防火套管引至屋脊电缆槽,屋脊可开启便于维修,满足整体发电检修的功能。本专利技术利用太阳能发电芯片与具有高透光立体图案镀膜技术或彩釉技术的钢化玻璃合成具有发电功能的发电瓦。可以根据需要加工获得各种仿真立体图案,形式多样,符合建筑美学要求,方便装配构成屋顶,提高安装效率。发电瓦结构简单,造价较低,实用经济,比目前市面发电瓦价格降低30%左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智慧发电屋顶结构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屋脊帽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智慧发电屋顶结构排水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的横向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挂接件的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发电瓦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发电瓦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铝合金龙骨块矩形阵列布置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铝合金龙骨块交错阵列布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9,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智慧发电屋顶结构,包括:倾斜屋面板层1、防火保温层2、防水层3、多个铝合金龙骨块4、多个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5、多个发电瓦6、多个挂接件7、屋脊帽8、电缆槽9。防火保温层2铺设在倾斜屋面板层1上。防水层3铺设在防火保温层2上。多个铝合金龙骨块4阵列式地固定安装在防水层3上,用于形成带有散热空间41的支撑层。具体地,每个铝合金龙骨块4通过螺钉贯穿防水层3和防火保温层2,固定连接倾斜屋面板层1。多个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5沿横向方向等间距固定于支撑层上。每个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5沿纵向方向等间距铰接有多个用于挂接发电瓦6的挂接件7。每块发电瓦6朝向屋檐的一端插入对应的两个挂接件7。具体地,挂接件7包括:铰接连接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5的基座71;与基座71一体成型,并组合构成L型的连接板72;自连接板72顶部反向折弯形成一矩形插槽的挂接端73。其中,发电瓦6朝向屋檐的一端插入两个对应挂接件7的挂接端73。屋脊帽8位于屋脊正上方,固定连接两侧的各个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5,并且底部与散热空间41连通。屋脊帽8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倾斜朝下的百叶散热孔8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智慧发电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倾斜屋面板层;/n铺设在倾斜屋面板层上的防火保温层;/n铺设在所述防火保温层上的防水层;/n阵列式地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水层上,用于形成带有散热空间的支撑层的多个铝合金龙骨块;/n沿横向方向等间距固定于所述支撑层的多个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n多个发电瓦;/n沿纵向方向等间距铰接于每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上的多个用于挂接发电瓦的挂接件;/n位于屋脊正上方,固定连接两侧的各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并且底部与散热空间连通的屋脊帽;以及/n固定在屋脊上,通过防火套管接引各所述发电瓦的接线的电缆槽;/n其中,每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纵向布置,并从屋脊处延伸至屋檐处;/n每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纵向贯通,其横截面呈顶部开口的“口”字型;/n每块所述发电瓦朝向屋檐的一端插入对应的两个所述挂接件;/n纵向方向的每相邻两个发电瓦的相邻端相互叠压;/n横向方向的每相邻两个发电瓦的相邻端分别通过胶垫搭接在对应的一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的顶部两端;/n横向方向的每相邻两个发电瓦之间的连接缝位于对应的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的顶部开口的正上方;/n所述屋脊帽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倾斜朝下的百叶散热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智慧发电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倾斜屋面板层;
铺设在倾斜屋面板层上的防火保温层;
铺设在所述防火保温层上的防水层;
阵列式地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水层上,用于形成带有散热空间的支撑层的多个铝合金龙骨块;
沿横向方向等间距固定于所述支撑层的多个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
多个发电瓦;
沿纵向方向等间距铰接于每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上的多个用于挂接发电瓦的挂接件;
位于屋脊正上方,固定连接两侧的各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并且底部与散热空间连通的屋脊帽;以及
固定在屋脊上,通过防火套管接引各所述发电瓦的接线的电缆槽;
其中,每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纵向布置,并从屋脊处延伸至屋檐处;
每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纵向贯通,其横截面呈顶部开口的“口”字型;
每块所述发电瓦朝向屋檐的一端插入对应的两个所述挂接件;
纵向方向的每相邻两个发电瓦的相邻端相互叠压;
横向方向的每相邻两个发电瓦的相邻端分别通过胶垫搭接在对应的一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的顶部两端;
横向方向的每相邻两个发电瓦之间的连接缝位于对应的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的顶部开口的正上方;
所述屋脊帽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倾斜朝下的百叶散热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智慧发电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指:水平于屋脊走向的方向;
所述的纵向指:从屋脊垂直朝向屋檐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智慧发电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纵向方向的每相邻两个发电瓦的叠压方式为:靠近屋脊的发电瓦朝向屋檐的一端叠压在靠近屋檐的发电瓦朝向屋脊的一端上方;
每个所述纵向铝合金导水龙骨的两侧面分别通过L型连接件和螺钉固定连接对应的多个所述铝合金龙骨块;
每个所述铝合金龙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
申请(专利权)人:高格绿建太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