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86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屋顶,包括四根支撑柱,每两根所述支撑柱远离地面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包括两根位于长度方向的横向支撑梁和两根位于宽度方向的纵向支撑梁,两根所述纵向支撑梁之间设置有屋脊梁,所述屋脊梁上竖直设置有若干承接柱,所述承接柱远离所述屋脊梁的一端与两根所述横向支撑梁之间均设置有承接梁,所述承接梁上铺设有若干防水板,所述防水板之间相互拼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利用了防水板之间的拼接结构来完成对防水板的固定,从而无需对防水板进行开孔处理,进而提高了防水板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屋顶
本技术涉及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屋顶。
技术介绍
屋顶是指房屋或构筑物外部的顶盖,包括屋面以及在墙或其它支撑物以上用以支承屋面的一切必要材料和构造。在各种工业厂房和简易楼房中,钢结构的屋顶以其安装便利和可拆卸回收的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现有的钢结构屋顶包括若干钢瓦,若干钢支撑梁和若干钢支撑柱,钢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钢支撑柱连接,钢支撑梁倾斜设置,若干钢瓦通过螺栓在钢支撑梁上。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钢结构屋顶在屋顶斜面上安装钢瓦时,利用螺栓对钢瓦进行固定,在季节变换时,可能因为钢自身的热胀冷缩而使得螺栓固定的地方松动,从而容易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屋顶,利用拼接等方式来完成整个屋顶的搭建,从而减小屋顶因热证冷缩而漏水的可能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结构屋顶,包括四根支撑柱,每两根所述支撑柱远离地面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包括两根位于长度方向的横向支撑梁和两根位于宽度方向的纵向支撑梁,两根所述纵向支撑梁之间设置有屋脊梁,所述屋脊梁上竖直设置有若干承接柱,所述承接柱远离所述屋脊梁的一端与两根所述横向支撑梁之间均设置有承接梁,所述承接梁上铺设有若干防水板,所述防水板之间相互拼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将为整体结构提供支撑效果,横向支撑梁与纵向支撑梁将支撑防水板的重量,防水板之间相互拼接,无开孔处理,从而能减小热胀冷缩对防水板防水效果的削弱。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板靠近所述承接梁的一侧上开设有供承接梁嵌入的承接槽,所述承接槽倾斜设置,所述防水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承接梁的长度方向,所述防水板的位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拼接的拼接结构,所述防水板靠近横向支撑梁的一侧上设置有防水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板将通过承接槽拼接在承接梁上,若干块防水板通过拼接结构和承接结构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无需开孔即可将防水板固定在承接梁上,且防水条的设置进一步减小了水漏过防水板之间的缝隙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拼接结构包括设置在防水板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防水板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且远离承接梁的一端上,所述拼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板远离防水板的一侧上的卡接板,所述固定板与卡接板形成L型,所述卡接板与所述防水条之间形成供卡接板嵌入的凹槽,所述防水板的两侧的拼接结构呈中心对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板将嵌入至凹槽中,从而两块防水板之间将形成限位关系,能通过若干防水板之间的相互限位而将防水板固定在承接梁上,且利用了卡接板与凹槽的限位形成了防水结构,雨水将顺着凹槽流下并无法渗到防水板的另一侧,进而提高了整体结构的防水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L型板较长的一端靠近嵌入条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条,所述嵌入条上开设有供限位条嵌入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L型板嵌入至开槽且嵌入条嵌入至凹槽后,限位条和限位槽将形成限位关系,从而防水板不易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位移,从而提高了防水板之间的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整体固定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条设置在防水板靠近横向支撑梁的一侧且靠近所述承接槽的一端上,所述防水条包括垂直设置在防水板上的支撑条,所述防水条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条靠近承接槽的一侧上的形变条,所述形变条与防水板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在同一承接梁上的两块相邻的防水板之间的空隙将被防水条堵住,从而减小了水从空隙中留下的几率,进而提高了整体结构的防水性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根所述纵向支撑梁上方分别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凹槽的第一固定杆和嵌入开槽的第二固定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将分别对凹槽和开槽进行限位,从而对整体结构起到加固作用,进而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接柱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渗漏至两侧防水板之间间隙的防漏结构,所述防漏结构包括设置在承接柱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与横向支撑梁平行,所述防漏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板远离承接柱的一侧上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位于防水板上侧且用于遮盖两侧防水板之间的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板将遮住两块防水板之间间隙,从而减小了雨水渗漏的几率,提高了防水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离板的宽度大于位于同一承接柱上的两根承接梁之间的间隙,所述隔离板靠近承接梁的一侧的且位于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上均设置有抵触条,所述抵触条抵触在防水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抵触条的形变来对防水板造成压力,从而抵触条与防水板之间的缝隙不易让水通过,从而提高了整体结构的防水效果。综上所述,依据本技术可以得到以下至少一种的有益技术效果:1.利用了防水板之间的拼接结构来完成对防水板的固定,从而无需对防水板进行开孔处理,进而提高了防水板的防水性能;2.整体结构通过拼接的方式连接,安装较为简便,整体结构在具有防水性能的同时具备安装的便捷性与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隐藏了一侧的防水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防水板的爆炸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防水板的侧视图;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7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00、支撑柱;110、支撑梁;111、横向支撑梁;112、纵向支撑梁;120、屋脊梁;130、承接柱;140、承接梁;150、挡板;200、防水板;210、承接槽;220、拼接结构;230、固定板;240、卡接板;250、凹槽;260、限位条;270、限位槽;300、防水条;310、支撑条;320、形变条;330、第一固定杆;340、第二固定杆;400、防漏结构;410、安装板;420、隔离板;430、抵触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一种钢结构屋顶,包括四根支撑柱100,每两根支撑柱100远离地面的端部之间焊接有支撑梁110,支撑梁110包括两根位于长度方向的横向支撑梁111和两根位于宽度方向的纵向支撑梁112,两根纵向支撑梁112之间焊接有屋脊梁120,屋脊梁120上竖直焊接有若干承接柱130,承接柱130远离屋脊梁120的一端与两根横向支撑梁111之间均焊接有承接梁140,承接梁140上铺设有若干防水板200,防水板200之间相互拼接。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00与支撑梁110、屋脊梁120、承接柱130、承接梁140和防水板200均采用钢材制成。两根横向支撑梁111远离纵向支撑梁112的一侧上焊接有用于阻挡防水板200向下滑落的挡板150。参照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屋顶,包括四根支撑柱(100),其特征在于:每两根所述支撑柱(100)远离地面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梁(110),所述支撑梁(110)包括两根位于长度方向的横向支撑梁(111)和两根位于宽度方向的纵向支撑梁(112),两根所述纵向支撑梁(112)之间设置有屋脊梁(120),所述屋脊梁(120)上竖直设置有若干承接柱(130),所述承接柱(130)远离所述屋脊梁(120)的一端与两根所述横向支撑梁(111)之间均设置有承接梁(140),所述承接梁(140)上铺设有若干防水板(200),所述防水板(200)之间相互拼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屋顶,包括四根支撑柱(100),其特征在于:每两根所述支撑柱(100)远离地面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梁(110),所述支撑梁(110)包括两根位于长度方向的横向支撑梁(111)和两根位于宽度方向的纵向支撑梁(112),两根所述纵向支撑梁(112)之间设置有屋脊梁(120),所述屋脊梁(120)上竖直设置有若干承接柱(130),所述承接柱(130)远离所述屋脊梁(120)的一端与两根所述横向支撑梁(111)之间均设置有承接梁(140),所述承接梁(140)上铺设有若干防水板(200),所述防水板(200)之间相互拼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200)靠近所述承接梁(140)的一侧上开设有供承接梁(140)嵌入的承接槽(210),所述承接槽(210)倾斜设置,所述防水板(20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承接梁(140)的长度方向,所述防水板(200)的位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拼接的拼接结构(220),所述防水板(200)靠近横向支撑梁(111)的一侧上设置有防水条(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结构(220)包括设置在防水板(200)上的固定板(230),所述固定板(230)位于防水板(200)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且远离承接梁(140)的一端上,所述拼接结构(220)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板(230)远离防水板(200)的一侧上的卡接板(240),所述固定板(230)与卡接板(240)形成L型,所述卡接板(240)与所述防水条(300)之间形成供卡接板(240)嵌入的凹槽(250),所述防水板(200)的两侧的拼接结构(220)呈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慧黄炜刘显军沈常秀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加西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