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挂篮变截面内腔可调节定型钢内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浇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挂篮变截面内腔可调节定型钢内模装置。
技术介绍
挂篮悬浇系统在现今的桥梁建设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在一些跨河道与多项城市市政工程施工交错、地质条件复杂等环境因素的条件下,桥梁箱梁施工一般为挂篮悬浇的桥梁建设模式。挂篮悬浇施工时,悬浇节段传统内模采用满堂支架搭设,配合木模板施工,当进行下一节段施工时,需拆除,搭设支架及模板系统,需浪费大量人力及时间,且人员高处作业拆搭支架和模板风险极大,且支架拆除时,可能产生支架坠落伤人风险,模板和满堂支架等材料的堆放和转运也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悬挂内模的施工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8004927A双肢三角挂篮及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悬臂梁段施工方法,即采用了走行系统、主桁架、模板系统和提吊系统,但是对于变截面内腔而言,该方案的立模装配较为复杂,在变截面内腔的施工阶段,效率大幅降低。中国专利文献CN202055183U,悬浇拱桥施工挂篮则采用了悬吊系统与底模板和内模板连接,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篮变截面内腔可调节定型钢内模装置,包括固定在待浇筑节段内腔的内模滑梁(2),其特征是:内顶垫梁(3)滑动安装在内模滑梁(2)上,内顶垫梁(3)的两端设有第一主桁架(14)和第二主桁架(15),第一主桁架(14)与第二主桁架(15)之间以可调节相对位置的方式连接;/n第一主桁架(14)上设有水平顶模(101)和第一倾斜顶模(102),水平顶模(101)与第一倾斜顶模(102)连接,第一倾斜顶模(102)通过铰接点(17)与第一侧模(105)连接;/n第二主桁架(15)上设有水平顶模(101)和第二倾斜顶模(103),水平顶模(101)与第二倾斜顶模(103)连接,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篮变截面内腔可调节定型钢内模装置,包括固定在待浇筑节段内腔的内模滑梁(2),其特征是:内顶垫梁(3)滑动安装在内模滑梁(2)上,内顶垫梁(3)的两端设有第一主桁架(14)和第二主桁架(15),第一主桁架(14)与第二主桁架(15)之间以可调节相对位置的方式连接;
第一主桁架(14)上设有水平顶模(101)和第一倾斜顶模(102),水平顶模(101)与第一倾斜顶模(102)连接,第一倾斜顶模(102)通过铰接点(17)与第一侧模(105)连接;
第二主桁架(15)上设有水平顶模(101)和第二倾斜顶模(103),水平顶模(101)与第二倾斜顶模(103)连接,第二倾斜顶模(103)通过铰接点(17)与第二侧模(10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篮变截面内腔可调节定型钢内模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一倾斜顶模(102)和第二倾斜顶模(103)设有拼缝法兰(16),第一倾斜顶模(102)和第二倾斜顶模(103)分别通过拼缝法兰(16)与延伸段倾斜顶模连接,延伸段倾斜顶模的端头设有铰接点(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挂篮变截面内腔可调节定型钢内模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倾斜拼模调节螺杆(12)的一端与第一主桁架(14)的底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延伸段倾斜顶模(23)靠近铰接点(17)的一端铰接;
第二倾斜拼模调节螺杆(22)的一端与第二主桁架(15)的底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延伸段倾斜顶模(21)靠近铰接点(17)的一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篮变截面内腔可调节定型钢内模装置,其特征是:在水平顶模(101)设有拼缝法兰(16),水平顶模(101)通过拼缝法兰(16)连接有拼缝模板(11);
相应的在第一主桁架(14)与第二主桁架(15)之间设有调节短节(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挂篮变截面内腔可调节定型钢内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拼缝模板(11)俯视为三角形、梯形和矩形;
调节短节(19)的长度相应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挂篮变截面内腔可调节定型钢内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赵靖,周益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