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墩翻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500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墩翻模结构,安装于空心桥墩之上,包括钢模、若干抱夹和若干型钢,所述钢模包括安装于空心桥墩外表面的外模和安装于空心桥墩内表面的内模,外模和内模表面均设有若干纵筋,所述若干型钢均安装于纵筋表面且与纵筋互相垂直,相邻的两组纵筋之间形成有筋槽;所述外模和内模表面均设有夹模机构;所述夹模机构包括抱夹,所述抱夹一端设有挂钩,挂钩悬挂于型钢之上且挂钩末端延伸到筋槽内;外模上的抱夹和内模上的抱夹之间通过若干拉杆相连,所述若干拉杆两端分别贯穿外模和内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翻模结构拆装方便,结构稳定,内外模各处受力均匀,使得浇筑成型的桥墩墩身平整度高,工艺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墩翻模结构
本技术属于桥墩翻模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桥墩翻模结构。
技术介绍
薄壁空心桥墩对比于重力实体桥墩,一般情况下可以减少40%-60%的坛工量。之前薄壁空心桥墩施工时较为复杂,同时又极为耗费钢材,因此很少被采用;直至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钢筋套筒机械连接施工技术以及翻模施工等新工艺的逐渐发展,高效的克服费工费料、质量差、施工慢及高空作业等方面的困难,从而薄壁空心桥墩被广泛应用到桥梁建筑中。翻模施工是目前高桥墩施工常用的一种施工工艺,采用该施工方法制成的桥墩混凝土接缝较易处理,施工速度快,但是现有的翻模施工工具简单,一般直接将拉杆贯穿桥身,拉杆两端用螺帽直接固定在钢模之上,钢模上受力不均,导致桥墩接缝处毛刺较大,同时墩身的平整度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桥墩的翻模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桥墩翻模结构,安装于空心桥墩之上,包括钢模、若干抱夹和若干型钢,所述钢模包括安装于空心桥墩外表面的外模和安装于空心桥墩内表面的内模,外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墩翻模结构,安装于空心桥墩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模(1)、若干抱夹(3)和若干型钢(5),所述钢模(1)包括安装于空心桥墩外表面的外模(1a)和安装于空心桥墩内表面的内模(1b),外模(1a)和内模(1b)表面均设有若干纵筋(1c),所述若干型钢(5)均安装于纵筋(1c)表面且与纵筋(1c)互相垂直,相邻的两组纵筋(1c)之间形成有筋槽;所述外模(1a)和内模(1b)表面均设有夹模机构;/n所述夹模机构包括抱夹(3),所述抱夹(3)一端设有挂钩(3a),挂钩(3a)悬挂于型钢(5)之上且挂钩(3a)末端延伸到筋槽内;外模(1a)上的抱夹(3)和内模(1b)上的抱夹(3)之间通过若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墩翻模结构,安装于空心桥墩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模(1)、若干抱夹(3)和若干型钢(5),所述钢模(1)包括安装于空心桥墩外表面的外模(1a)和安装于空心桥墩内表面的内模(1b),外模(1a)和内模(1b)表面均设有若干纵筋(1c),所述若干型钢(5)均安装于纵筋(1c)表面且与纵筋(1c)互相垂直,相邻的两组纵筋(1c)之间形成有筋槽;所述外模(1a)和内模(1b)表面均设有夹模机构;
所述夹模机构包括抱夹(3),所述抱夹(3)一端设有挂钩(3a),挂钩(3a)悬挂于型钢(5)之上且挂钩(3a)末端延伸到筋槽内;外模(1a)上的抱夹(3)和内模(1b)上的抱夹(3)之间通过若干拉杆(2)相连,所述若干拉杆(2)两端分别贯穿外模(1a)和内模(1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墩翻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两端均设外螺纹,抱夹(3)上设有拉杆孔(3b),所述拉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龙聪于建唐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