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型人行道路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47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型人行道路路面结构,在路基上由下向上依次铺设有碎石垫层、基层、找平层和面层。所述面层为再生混凝土层,所述找平层为再生砂浆层,所述基层为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稳定层,所述碎石垫层为再生砖混碎石垫层,在碎石垫层与路基之间设有防水土工布,并通过排水管与市政排水系统联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路面结构的耐磨性好、渗透性高、成本低廉,能够提高步行的舒适感,及时疏导路面积水,同时又能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市政工程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型人行道路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柔性透水人行道路面结构,尤其是涉及了一种利用再生砖混骨料作为人行道路材料的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人行道路会优先采用透水材料。城市建设中,存在大量小区改造或拆除重建,会产生大量的拆除垃圾,而拆除垃圾的主体是再生砖混骨料。即再生砖混骨料是指由砖混结构建筑拆除后回收的拆除垃圾,经加工后用于配置混凝土的颗粒,其中砖含量约为10%-50%。对再生砖混骨料进行利用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透水性人行道可以改善雨天行走的舒适性,但单单只选用透水材料进行人行道施工,雨水还是会渗入路基,影响路基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并且如果雨量过大,会导致积水严重,甚至发生内涝。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再生砖混骨料利用率低的现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再生砖混骨料的人行道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可以应用于住宅小区道路、人行道等区域和场所,可以有效降低地面积水,方便行人通行。充分利用再生砖混骨料,变废为宝,节能减排。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透水型人行道路路面结构,包括在路基上由下向上依次铺设的碎石垫层、基层、找平层和面层;所述的面层为再生混凝土层;所述找平层为再生砂浆层;所述基层为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稳定层;所述碎石垫层为再生砖混骨料碎石垫层;此外在所述路基与碎石垫层之间还铺设有防水土工布,并通过排水管与市政排水系统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层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均为再生砖混骨料,粗集料粒径为4.75-9.5mm,细集料粒径为0.16-4.75mm。面层的强度等级为C15-C20、孔隙率为10%-15%。进一步的,所述再生砂浆层中的骨料为再生砖混骨料,粒径为0.16-2.36mm。找平层的强度等级为M5-M10。进一步的,所述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稳定层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均为再生砖混骨料,粗集料粒径为4.75-37.5mm,细集料粒径为0.16-4.75mm。进一步的,所述再生砖混骨料碎石垫层中骨料是粒径为4.75-50mm的级配连续的再生砖混骨料。进一步的,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层厚度为6-15cm,再生砂浆层厚度为2-3cm,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稳定层厚度为10-20cm,再生砖混骨料碎石垫层厚度为10-15cm。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水管直径为3-4cm,人行道路每隔10-20m铺设一排水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用的再生砖混骨料来自于砖混结构建筑拆除过程中产生的拆除垃圾,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2)本技术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透水性,适合用于人行道路面结构。3)本技术可将渗入路基上多余的雨水经透水管排出,即保证了人行道结构耐久性需求,又可使雨水从人行道排出,防水和排水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面层;2是找平层;3是基层;4是碎石垫层;5是路缘石;6是排水管;7防水土工布;8是路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下面通过该实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该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定。一种透水型人行道路路面结构,是在路基8上设置再生砖混骨料碎石垫层4,在再生砖混骨料碎石垫层4上设置透水性的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稳定基层3,透水性的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稳定基层3上为透水性的再生砂浆层2,透水性的再生砂浆层2上为透水性的再生混凝土层1。此外,在路基8与碎石垫层4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土工布7,并在路基8与碎石垫层4之间设置排水管6,连入市政排水系统。上述方案中的再生砖混骨料水泥、再生砂浆、再生混凝土均为现有材料,其中透水性再生混凝土面层的粗集料是粒径为4.75-9.5mm的再生砖混骨料,细集料是粒径为0.16-4.75mm的再生砖混骨料,一般该面层的强度等级为C15-C20、孔隙率为10%-15%。透水性再生砂浆找平层的集料是粒径为0.16-2.36mm的再生砖混骨料,一般该找平层的强度等级为M5-M10;透水性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稳定基层的粗集料是粒径为4.75-37.5mm的再生砖混骨料,细集料是粒径为0.16-4.75mm的再生砖混骨料;再生砖混骨料碎石垫层所用集料是4.75-50mm的再生砖混骨料。施工时,在透水性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稳定基层铺设完后可在排水管上方预先挖去一部分避免堵塞管口。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层厚度通常为6-15cm,再生砂浆层厚度为2-3cm,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稳定层厚度为10-20cm,再生砖混骨料碎石垫层厚度为10-15cm。所述的排水管6直径为3-4cm,人行道路每隔10-20m铺设一排水管。人行道通常设计为外侧高,内侧低,由于路基上铺有防水土工布7,雨水经过透水性面层、透水性找平层、透水性基层、碎石垫层流下,从防水土工布汇入排水管6排入市政排水系统,避免雨水过多对路基造成损坏,并且在雨势较大不能及时排出时,碎石垫层4可以起到暂时贮水的作用,减少路面积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型人行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路基(8)上由下向上依次铺设的碎石垫层、基层、找平层和面层;所述的面层为再生混凝土层(1);所述找平层为再生砂浆层(2);所述基层为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稳定层(3);所述碎石垫层为再生砖混骨料碎石垫层(4);此外在所述路基(8)与碎石垫层之间还铺设有防水土工布(7),并通过排水管(6)与市政排水系统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型人行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路基(8)上由下向上依次铺设的碎石垫层、基层、找平层和面层;所述的面层为再生混凝土层(1);所述找平层为再生砂浆层(2);所述基层为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稳定层(3);所述碎石垫层为再生砖混骨料碎石垫层(4);此外在所述路基(8)与碎石垫层之间还铺设有防水土工布(7),并通过排水管(6)与市政排水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层(1)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均为再生砖混骨料,粗集料粒径为4.75-9.5mm,细集料粒径为0.16-4.7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砂浆层(2)中的骨料为再生砖混骨料,粒径为0.16-2.36mm。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涛章旭东陶航宇陈少鹏陈萍金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钱江新城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