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熔炼炉的精炼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37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熔炼炉的精炼支撑装置,它包括支撑底架;支撑底架的顶端设有与其套接的升降支架;升降支架的底端与支撑底架的顶端套接处分别设有销轴孔;升降支架的顶端设有支撑转棍;支撑转棍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与升降架转动连接。支撑转棍的高度高于高于炉门口的位置,避免了在精炼过程中精炼管与炉门口浇注料的硬摩擦,从而达到降低炉门口浇注料磨损的目的。支撑转棍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进行转动,精炼管在人工移动时摩擦力小,省力便捷。并且,传统的炉门口受到长时间摩擦后变形不平整,操作不便需要人工抬起精炼管进行位移,故劳动强度大,现在支撑转棍平整光滑,移动方便,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熔炼炉的精炼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燃烧炉配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熔炼炉的精炼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随着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客户对产品中含气含渣量的要求越来越严苛,这就逼迫再生铝企业提升除气除渣的质量。要保证除气除渣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延长精炼的时间,但是延长精炼时间就会提升员工的劳动强度,也会增加精炼管对炉口浇注料的磨损损坏,缩短炉体的使用寿命。传统的操作过程为:工人手持一较长的精炼管站在远处,并将精炼管前端伸入炉体内搅动铝液。由于精炼管为金属材质且长度长重量沉,故搅动铝液的劳动强度高。另外,精炼管都是担在炉口的边沿处作为支点进行搅动,这就造成炉口边沿长时间处于摩擦状态,再加上高温环境或铝液腐蚀的影响,炉口边沿处容易变形,进而容易造成炉门封堵不严反之影响精炼质量和炉体损坏的现象,而炉口边沿处又难以单独更换,故对炉体的寿命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因小失大。因此,研究一种合适的工具以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减少对炉口边沿浇注料的磨损就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炉口磨损程度高影响精炼质量和劳动强度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熔炼炉的精炼支撑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用于熔炼炉的精炼支撑装置,它包括支撑底架;其要点是:所述支撑底架的顶端设有与其相互套接的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底架的顶端套接处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销轴孔,且所述升降支架与所述支撑底架通过销轴孔与销轴的插接进行升降定位;所述升降支架的顶端设有支撑转棍;所述支撑转棍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升降支架相互转动连接。为了提高支撑性,所述升降支架的顶部设有用于托举所述支撑转棍的托举架;所述托举架上设有与所述支撑转棍相互转动连接的滑轮。为了防止变形,所述托举架通过加强筋与所述升降支架相互固定连接。为了便于移动,所述支撑底架与所述升降支架的同一侧分别设有万向轮。本技术结构合理,支撑转棍的高度高于高于炉门口的位置,这样就避免了在精炼过程中精炼管与炉门口浇注料的硬摩擦,从而达到降低炉门口浇注料磨损的目的。同时,支撑转棍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进行转动,精炼管在人工移动时摩擦力小,省力便捷。并且,传统的炉门口受到长时间摩擦后变形不平整,操作不便需要人工抬起精炼管进行位移,故劳动强度大,现在支撑转棍平整光滑,移动方便,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炉门口浇注料由于精炼操作而带来的磨损降低,磨损量由传统的3cm/月,变为现在0.2cm/月,用低廉的改进成本大大延长了炉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中1、支撑底架2、销轴孔3、万向轮4、升降支架5、轴承座6、支撑转棍7、托举架8、滑轮9、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一种用于熔炼炉的精炼支撑装置,它包括支撑底架1;其要点是:所述支撑底架1的顶端设有与其相互套接的升降支架4;所述升降支架4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底架1的顶端套接处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销轴孔2,且所述升降支架4与所述支撑底架1通过销轴孔2与销轴的插接进行升降定位;所述升降支架4的顶端设有支撑转棍6;所述支撑转棍6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5与所述升降支架4相互转动连接。为了提高支撑性,所述升降支架4的顶部设有用于托举所述支撑转棍6的托举架7;所述托举架7上设有与所述支撑转棍6相互转动连接的滑轮8。滑轮8的设置能显著提高支撑转棍6的支撑性能,防止受力弯曲变形,保证顺滑的转动,进而降低工人操作时的劳动强度。为了防止变形,所述托举架7通过加强筋9与所述升降支架4相互固定连接。为了便于移动,所述支撑底架1与所述升降支架4的同一侧分别设有万向轮3。万向轮3设置在整体结构的一侧,其目的是保证正常作业时的稳定支撑,防止受力位移,使用后又能通过侧翻,在万向轮的作用下轻松移出。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熔炼炉的高度调节升降支架的高度,兼用性强;使用后,在填料、扒料或其他工序作业时,只需侧翻通过万向轮移出即可,十分省力方便。本技术结构合理,支撑转棍的高度高于高于炉门口的位置,这样就避免了在精炼过程中精炼管与炉门口浇注料的硬摩擦,从而达到降低炉门口浇注料磨损的目的。同时,支撑转棍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进行转动,精炼管在人工移动时摩擦力小,省力便捷。并且,传统的炉门口受到长时间摩擦后变形不平整,操作不便需要人工抬起精炼管进行位移,故劳动强度大,现在支撑转棍平整光滑,移动方便,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炉门口浇注料由于精炼操作而带来的磨损降低,磨损量由传统的3cm/月,变为现在0.2cm/月,用低廉的改进成本大大延长了炉体的使用寿命。将本技术放置在炉门口处,人员站在远处轻松推动精炼管即可,摩擦力低,搅动方便,工人劳动强度低。炉门口处受到传统作业方式的影响而造成的明显磨损,炉门口处不平整有坑洼处,横向移动时必须人工搬动即长又沉重的精炼管,而且搬动时必须靠近炉门口处,高温环境下对工人也造成不利影响。采用本技术后,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也减少了在精炼过程中精炼管与炉门口浇注料的接触,达到降低炉门口浇注料的磨损,进而大大延长炉体的使用寿命,节省的成本十分可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熔炼炉的精炼支撑装置,它包括支撑底架(1);其特征是:/n所述支撑底架(1)的顶端设有与其相互套接的升降支架(4);所述升降支架(4)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底架(1)的顶端套接处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销轴孔(2),且所述升降支架(4)与所述支撑底架(1)通过销轴孔(2)与销轴的插接进行升降定位;/n所述升降支架(4)的顶端设有支撑转棍(6);所述支撑转棍(6)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5)与所述升降支架(4)相互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熔炼炉的精炼支撑装置,它包括支撑底架(1);其特征是:
所述支撑底架(1)的顶端设有与其相互套接的升降支架(4);所述升降支架(4)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底架(1)的顶端套接处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销轴孔(2),且所述升降支架(4)与所述支撑底架(1)通过销轴孔(2)与销轴的插接进行升降定位;
所述升降支架(4)的顶端设有支撑转棍(6);所述支撑转棍(6)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5)与所述升降支架(4)相互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利李炎军王凯王永新王文富王加金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