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36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属于秸秆预处理技术领域。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两侧外壁均连接有加药管道,所述加药管道外壁通过合页连接有管盖,所述管盖内连接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壁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外壁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外壁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螺纹杆远离转盘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壁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外壁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与加药管道内壁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毛刷对加药管道内壁进行清理,避免药液腐蚀加药管道内壁,有利于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秸秆预处理
,尤其涉及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农作物秸秆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世界第四大能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极其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每年全世界秸秆产量有30亿吨之多,而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已超过9亿吨,利用沼气发酵技术处理利用秸秆,不仅可以产生高效、清洁的高品位能源,同时产生的沼渣和沼液还可以直接用作有机肥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出路。众所周知,秸秆复杂的木质纤维结构是阻碍其生物降解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沼气发酵之前,通常需要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预处理、化学预处理和生物预处理,从目前的应用来看,主要采用物理预处理+化学预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即切碎/粉碎+酸/碱预处理,目前采用的酸碱预处理方法主要为强酸或强碱预处理,是将强酸或者强碱按比例投入到设备中进行中和,对秸秆进行预处理,但是在药液加入之后,加药管道不及时清理,会造成设备腐蚀的问题,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两侧外壁均连接有加药管道,所述加药管道外壁通过合页连接有管盖,所述管盖内连接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壁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外壁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外壁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螺纹杆远离转盘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壁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外壁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与加药管道内壁相抵。优选的,所述管盖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外壁开凿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在加药管道的外壁。优选的,所述管盖外壁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固定架内。优选的,所述直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外壁,所述第一连杆内开凿有凹槽,所述第二连杆滑动连接在第一连杆的内壁,所述第二连杆与凹槽内壁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优选的,所述毛刷设置为弧形。优选的,所述箱体底壁连接有出水口,所述箱体内壁连接有与出水口相配合的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打开管盖,将碱性溶液或者酸性溶液通过加药管道倒入箱体内部进行中和后,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加药管道内壁残留有药液,需要对其进行清理,转动管盖,使管盖嵌入加药管道中,转动转动板,使转动板的限位槽与限位杆相对应,使管盖与加药管道处于同一轴线,转动把手,使把手带动转盘旋转,使转盘带动螺纹杆转动,在管盖内螺母座的作用下,螺纹杆向加药管道内部移动,螺纹杆在移动的同时,会带动固定块在加药管道内旋转着移动,从而使直杆顶部的毛刷对加药管道内壁进行清理,毛刷设置为弧形,提高毛刷的清洁效率,直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弹性元件的弹力,使毛刷与加药管道内壁紧密贴合,限位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便于限位块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取出固定块,螺纹杆转动在固定架内,便于提高螺纹杆的稳定性,箱体底部的出水口便于液体流出,滤网的设置则是避免秸秆及其混合物随水流流出箱体。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通过控制毛刷对加药管道内壁进行清理,避免药液腐蚀加药管道内壁,有利于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螺纹杆与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101、加药管道;102、出水口;2、管盖;201、转动板;3、螺纹杆;301、转盘;302、把手;303、固定板;304、限位块;305、固定块;306、直杆;307、毛刷;4、限位杆;5、第一连杆;501、凹槽;502、弹性元件;6、第二连杆;7、固定架;8、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两侧外壁均连接有加药管道101,加药管道101外壁通过合页连接有管盖2,管盖2内连接有螺母座,螺母座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螺纹杆3外壁连接有转盘301,转盘301外壁连接有把手302,螺纹杆3外壁连接有固定板303,螺纹杆3远离转盘30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块304,限位块304外壁连接有固定块305,固定块305外壁连接有直杆306,直杆306远离固定块305的一端连接有毛刷307,毛刷307与加药管道101内壁相抵。参照图1-2,管盖2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转动板201,转动板201外壁开凿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活动连接有限位杆4,限位杆4固定连接在加药管道101的外壁。参照图1-2,管盖2外壁连接有固定架7,螺纹杆3转动连接在固定架7内。参照图3,直杆306包括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第一连杆5固定连接在固定块305的外壁,第一连杆5内开凿有凹槽501,第二连杆6滑动连接在第一连杆5的内壁,第二连杆6与凹槽501内壁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502。参照图1-3,毛刷307设置为弧形。参照图1,箱体1底壁连接有出水口102,箱体1内壁连接有与出水口102相配合的滤网8。本技术中,打开管盖2,将碱性溶液或者酸性溶液通过加药管道101倒入箱体1内部进行中和后,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加药管道101内壁残留有药液,需要对其进行清理,转动管盖2,使管盖2嵌入加药管道101中,转动转动板201,使转动板201的限位槽与限位杆4相对应,使管盖2与加药管道101处于同一轴线,转动把手302,使把手302带动转盘301旋转,使转盘301带动螺纹杆3转动,在管盖2内螺母座的作用下,螺纹杆3向加药管道101内部移动,螺纹杆3在移动的同时,会带动固定块305在加药管道101内旋转着移动,从而使直杆306顶部的毛刷307对加药管道101内壁进行清理,毛刷307设置为弧形,提高毛刷307的清洁效率,直杆306包括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通过弹性元件502的弹力,使毛刷307与加药管道101内壁紧密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两侧外壁均连接有加药管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管道(101)外壁通过合页连接有管盖(2),所述管盖(2)内连接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外壁连接有转盘(301),所述转盘(301)外壁连接有把手(302),所述螺纹杆(3)外壁连接有固定板(303),所述螺纹杆(3)远离转盘(30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块(304),所述限位块(304)外壁连接有固定块(305),所述固定块(305)外壁连接有直杆(306),所述直杆(306)远离固定块(305)的一端连接有毛刷(307),所述毛刷(307)与加药管道(101)内壁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两侧外壁均连接有加药管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管道(101)外壁通过合页连接有管盖(2),所述管盖(2)内连接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外壁连接有转盘(301),所述转盘(301)外壁连接有把手(302),所述螺纹杆(3)外壁连接有固定板(303),所述螺纹杆(3)远离转盘(30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块(304),所述限位块(304)外壁连接有固定块(305),所述固定块(305)外壁连接有直杆(306),所述直杆(306)远离固定块(305)的一端连接有毛刷(307),所述毛刷(307)与加药管道(101)内壁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可控的秸秆好氧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2)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转动板(201),所述转动板(201)外壁开凿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活动连接有限位杆(4),所述限位杆(4)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声寿张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山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