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处理装置及流体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341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分取液滴的流体处理装置。通过以下的液体处理装置来实现上述目的,该液体处理装置具有:导入口;第一流路,与所述导入口连接,在使包含液滴的流体流动时所述液滴能够在该第一流路中移动;以及均为所述第一流路扩幅而成的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该第一腔室捕捉在所述第一流路中移动的所述液滴,所述第一腔室所捕捉的所述液滴能够经由所述第一流路移动至第二腔室,所述流体处理装置能够通过转动来切换以下的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第一状态,所述第一腔室自所述第一流路向铅垂上方扩幅,在所述第一流路中移动的液滴被捕捉于所述第一腔室;第二状态,所述第二腔室自所述第一流路向铅垂上方扩幅,被捕捉于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液滴经由所述第一流路移动至所述第二腔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流体处理装置及流体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处理装置及流体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临床检查、食物检查、或环境检查等检查中,已知用于高精度地分析细胞、蛋白质、核酸等微量的被分析物的流体处理装置。例如,已知对从包含上述被分析物的流体中生成的、直径为0.1~1000μm的微小的微滴(以下,也称作“液滴”)进行处理的流体处理装置(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在上述流体处理装置中,从所生成的所有液滴中,分选包含规定的被分析物(以下,也称作“被分选物”)的液滴。存在如下的需求:将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的流体处理装置所处理的液滴分取,并要单独地分析各个液滴中包含的被分析物。作为分取流体内的物质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成为从多个换能器中生成的驻波的节点的部分使颗粒状的物质漂浮,从而能够通过上述节点的移动及固定来控制上述颗粒状的物质的移动及停止。根据专利文献1,若这样控制颗粒状的物质的移动,则能够应用于通过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luorescenceactivatedcellsorting,FACS)进行的细胞的分取等。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在与流体的流动方向对置地配置的面上设置洼陷,能够使流体中的颗粒状的物质暂时地稳定地保持于上述洼陷,还能够在处理或观测之后将所保持的颗粒状的物质放出。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能够将可根据流路的宽度变形的、形成为可堵塞流路的流体块,捕捉于形成为球状等形状的流路的扩大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0022261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224380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0177586号说明书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C.WyattShieldsIV,etal.,Microfluidiccellsorting:areviewoftheadvancesintheseparationofcellsfromdebulkingtorarecellisolation,LabonaChip,Vol.15,pp.1230-1249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方法有的难以将各个物质分配到单独的槽孔中,有的则为了分配而需要大规模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分取液滴的流体处理装置、以及能够使用该流体处理装置分取液滴的流体处理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处理装置具有:导入口;排出口;第一流路,与所述导入口及所述排出口连接,在使包含液滴的流体流动时所述液滴能够在该第一流路中移动;第一腔室,是所述第一流路扩幅而成的,捕捉在所述第一流路中移动的所述液滴;以及第二腔室,是所述第一流路扩幅而成的,所述第一腔室所捕捉的所述液滴能够经由所述第一流路移动至该第二腔室,所述流体处理装置能够通过转动来切换以下的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第一状态,所述第一腔室自所述第一流路向铅垂上方扩幅,在使流体在所述第一流路中流动时,在所述第一流路中移动的液滴被捕捉于所述第一腔室;第二状态,所述第二腔室自所述第一流路向铅垂上方扩幅,在使流体在所述第一流路中流动时,被捕捉于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液滴经由所述第一流路移动至所述第二腔室。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处理系统具备:所述流体处理装置;保持机构,保持所述流体处理装置;以及转动机构,使所述流体处理装置转动,以切换所述流体处理装置的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能够容易地分取液滴的流体处理装置。附图说明图1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流体处理装置的立体图,图1B是上述流体处理装置的俯视图,图1C是上述流体处理装置的图1B所示的线1C-1C处的剖面图。图2A是表示将包含多个液滴的流体向第一流路导入时的液滴的移动的、导入区域附近的放大示意图,图2B是表示此时的液滴的移动的、导入区域附近的图1B所示的线1C-1C处的放大剖面图。图3A是表示使液滴向第一腔室移动时的液滴的移动的、导入区域附近的放大示意图,图3B是表示此时的液滴的移动的、导入区域附近的图1B所示的线1C-1C处的放大剖面图。图4A是表示使液滴向第二腔室移动时的液滴的移动的、导入区域附近的放大示意图,图4B是表示此时的液滴的移动的、导入区域附近的图1B所示的线1C-1C处的放大剖面图。图5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流体处理装置的立体图,图5B是上述流体处理装置的俯视图,图5C是上述流体处理装置的图5B所示的线5C-5C处的剖面图。图6是图5B的B区域处的线6-6处的放大剖面图。图7A是表示将包含多个液滴的流体向第一流路导入时的液滴的移动的、导入区域附近的放大示意图,图7B是表示此时的液滴的移动的、导入区域附近的图5B所示的线5C-5C处的放大剖面图。图8A是表示使液滴向第一腔室移动时的液滴的移动的、导入区域附近的放大示意图,图8B是表示此时的液滴的移动的、导入区域附近的图5B所示的线5C-5C处的放大剖面图。图9A是表示使液滴向第二腔室移动时的液滴的移动的、导入区域附近的放大示意图,图9B是表示此时的液滴的移动的、导入区域附近的图5B所示的线5C-5C处的放大剖面图。图10是表示使液滴向第三腔室移动时的液滴的移动的、导入区域附近的放大示意图。图11A及图11B是表示在操作具有端部被倒角的存积腔室的流体处理装置时,将包含多个液滴的流体从导入口向第一流路导入时的情况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流体处理装置的结构)图1A、图1B及图1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流体处理装置100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A是流体处理装置100的立体图,图1B是流体处理装置100的俯视图,图1C是流体处理装置100的图1B所示的线1C-1C处的剖面图。此外,在图1A及图1B中,上侧基板的被覆面中的、被后述的被覆部覆盖的开口部也以实线表示。另外,图1B及图1C中省略了阴影线。另外,图1C中,将纸面上方设为铅垂上方。流体处理装置100具有主体部110和接合于主体部110的一个表面112的被覆部180。主体部110具有:使导入口122与排出口124连通的第一流路120、以及均为第一流路120扩幅而成的、多个第一腔室130、多个第二腔室140及存积腔室150。第一流路120具有:多个第一腔室130及多个第二腔室140所连结的流路即分取区域126、以及存积腔室150所连结的流路即导入区域128。第二腔室140具有从表面112向主体部110的外部开口的开口部142。主体部110能够通过泵等的外力使将微滴(液滴)分散于母相液体中而得到的分散液在第一流路120中流动,该微滴(液滴)是从包含被分选物(例如,细胞、DNA、以及酶等蛋白质)的流体(例如,液体)中生成的微滴(液滴)或不包含这些被分选物的微滴(液滴)。上述分散液是将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n导入口;/n排出口;/n第一流路,与所述导入口及所述排出口连接,在使包含液滴的流体流动时所述液滴能够在该第一流路中移动;/n第一腔室,是所述第一流路扩幅而成的,捕捉在所述第一流路中移动的所述液滴;以及/n第二腔室,是所述第一流路扩幅而成的,所述第一腔室所捕捉的所述液滴能够经由所述第一流路移动至该第二腔室,/n所述流体处理装置能够通过转动来切换以下的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n第一状态,所述第一腔室自所述第一流路向铅垂上方扩幅,在使流体在所述第一流路中流动时,在所述第一流路中移动的液滴被捕捉于所述第一腔室;/n第二状态,所述第二腔室自所述第一流路向铅垂上方扩幅,在使流体在所述第一流路中流动时,被捕捉于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液滴经由所述第一流路移动至所述第二腔室。/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14 JP 2018-0239881.一种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导入口;
排出口;
第一流路,与所述导入口及所述排出口连接,在使包含液滴的流体流动时所述液滴能够在该第一流路中移动;
第一腔室,是所述第一流路扩幅而成的,捕捉在所述第一流路中移动的所述液滴;以及
第二腔室,是所述第一流路扩幅而成的,所述第一腔室所捕捉的所述液滴能够经由所述第一流路移动至该第二腔室,
所述流体处理装置能够通过转动来切换以下的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
第一状态,所述第一腔室自所述第一流路向铅垂上方扩幅,在使流体在所述第一流路中流动时,在所述第一流路中移动的液滴被捕捉于所述第一腔室;
第二状态,所述第二腔室自所述第一流路向铅垂上方扩幅,在使流体在所述第一流路中流动时,被捕捉于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液滴经由所述第一流路移动至所述第二腔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腔室及所述第二腔室是所述第一流路向彼此不同的方向扩幅而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腔室及所述第二腔室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流路,沿流动方向交替地扩幅的方式配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腔室是大小为捕捉一个所述液滴的大小的空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流路具有:将液滴捕捉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分取区域、以及设置于比所述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砂永伸也
申请(专利权)人: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