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槽打击头断专用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22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电解槽打击头断专用吊具,主要涉及吊具领域。电解槽打击头断专用吊具,包括吊耳和斜撑,所述吊耳顶部设置吊装孔,所述吊耳底部设置长槽,所述长槽一侧设置挡板,所述吊耳底部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斜撑底部设置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内设置固定销,所述斜撑可绕所述固定销摆动,所述斜撑底部与所述挡板相适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专用吊具对断裂的打击头进行快速起吊,操作过程快速且安全,使电解铝的品质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槽打击头断专用吊具
本技术主要涉及吊具领域,具体是电解槽打击头断专用吊具。
技术介绍
电解槽内的打击头在工作时,其工作面始终与高温电解质相接触,在高温环境下会快速磨损,所以每间隔数天就会产生打击头焊口断裂的状况,断裂的打击头掉入电解槽内,如不及时取出,就会影响铝材生产的品质。目前主要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用铁丝绑、套在打击头光杆上,然后利用天车吊起。这种方式需要在电解槽上方操作,操作人员需忍受高温烟气的侵蚀,操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且此种操作较为缓慢,且铁丝绑缚的方式不稳定,在进行起吊操作时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电解槽打击头断专用吊具,它能够利用专用吊具对断裂的打击头进行快速起吊,操作过程快速且安全,使电解铝的品质更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电解槽打击头断专用吊具,包括吊耳和斜撑,所述吊耳顶部设置吊装孔,所述吊耳底部设置长槽,所述长槽沿所述吊耳轴线开设,所述长槽一侧设置挡板,所述吊耳底部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长槽,所述斜撑底部设置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同轴,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内设置固定销,所述斜撑可绕所述固定销摆动,所述斜撑底部与所述挡板相适应。所述斜撑摆动角度为0~90°,当所述斜撑绕固定销摆动到最大角度时,所述固定销底部与挡板相接触。所述斜撑两端均为圆弧面。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吊耳与斜撑的摆动配合,在将吊具顺入打击头断裂的光杆套筒内后,通过提拉吊具,可以使斜撑打开,通过将打击头重力的一部分力转化为对光杆套筒的挤压分力,从而通过摩擦力使吊具对打击头锁紧,完成将打击头自电解槽内吊出的操作。整个过程快速高效,保障了电解铝的品质,不需操作人员冒着电解槽上方的高温烟气进行操作,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吊耳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附图4是本技术斜撑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吊耳;2、斜撑;3、吊装孔;4、长槽;5、挡板;6、第一安装孔;7、第二安装孔;8、固定销;9、打击头。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所述电解槽打击头断专用吊具,包括吊耳1和斜撑2,所述吊耳1顶部设置吊装孔3,所述吊装孔作为吊耳与天车吊钩或者钢丝绳的连接孔。所述吊耳2底部设置长槽4,所述长槽4沿所述吊耳1轴线开设,所述长槽4一侧设置挡板5,所述挡板将长槽的一端进行部分封闭,所述挡板5使长槽两侧的高度不一致。所述吊耳1底部开设第一安装孔6,所述第一安装孔6贯穿长槽4,所述斜撑2底部设置第二安装孔7,在斜撑与吊耳进行安装时,所述第一安装孔6与第二安装孔7同轴。所述第一安装孔6与第二安装孔7内设置固定销8,所述斜撑2可绕所述固定销8摆动,当斜撑相对于吊耳摆动到最大角度时,所述斜撑底部与挡板相接触,挡板对斜撑打开的最大角度进行限位。当利用本吊具对断裂的打击头进行起吊时,将吊具顺入打击头断裂的光杆套筒内,通过提拉吊具,可以使斜撑打开,通过将打击头重力的一部分力转化为对光杆套筒的挤压分力,从而通过摩擦力使吊具对打击头锁紧,完成将打击头自电解槽内吊出的操作。操作过程快速高效,保障了电解铝的品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具体的,所述斜撑2摆动角度为0~90°,当所述斜撑2绕固定销8摆动到最大角度时,所述固定销8底部与挡板5相接触。通过对斜撑角度的设定,使斜撑在无外力时最多打开90°,不影响吊具顺入打击头的套筒内,保障吊装的顺利进行。具体的,所述斜撑2两端均为圆弧面。通过斜撑端面圆弧面的设置,使斜撑与套筒内壁的接触更顺畅,保障吊具对打击头的吊装操作。电解槽打击头断吊装方法,其步骤如下:S1:由操作人员确定打击头断后在电解池内位置;S2:维修人员根据打击头的位置,指挥天车移动到断裂打击头的上方;S3:维修人员控制天车下放专用吊具,使专用吊具的吊耳与斜撑进入断裂打击头的套筒内;S4:天车平稳起吊,打击头的重力一部分转化为对套筒内壁的挤压力,在挤压力下斜撑在套筒内锁紧,将打击头吊起,通过天车将打击头吊出电解池外;S5:将打击头放下,继续下放专用吊具,使斜撑松脱,通过外力拨动斜撑使斜撑摆向吊耳,将转动吊具自套筒内取出。实施例:电解槽打击头断专用吊具,包括吊耳1和斜撑2,所述吊耳与斜撑均为金属材质,所述斜撑2两端均为圆弧面。所述吊耳1顶部开设吊装孔3,所述吊装孔处还可加工出肩部,从而与天车钢丝绳的连接部铰接配合。所述吊耳2底部开设长槽4,所述长槽4沿所述吊耳1轴线开设,并贯穿吊耳厚度方向。所述长槽的宽度略大于斜撑的厚度,所述斜撑即部分安装在长槽内。所述长槽4一侧具有挡板5,所述吊耳1底部开设第一安装孔6,所述第一安装孔6贯穿长槽4,所述斜撑2底部设置第二安装孔7,所述第一安装孔6与第二安装孔7同轴,所述第一安装孔6与第二安装孔7内设置固定销8,所述斜撑2可绕所述固定销8摆动。受挡板的限位,所述斜撑2摆动角度为0~90°,当所述斜撑2绕固定销8摆动到最大角度时,所述固定销8底部与挡板5相接触。需要指出的是,为保障斜撑打开后可以通过挤压力对打击头进行锁紧,所述固定销对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的安装方式为部分过盈配合,使斜撑绕固定销的转动摩擦力更大,转动效果不流畅,保证斜撑对套筒内壁的挤压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解槽打击头断专用吊具,包括吊耳(1)和斜撑(2),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1)顶部设置吊装孔(3),所述吊耳(1)底部设置长槽(4),所述长槽(4)沿所述吊耳(1)轴线开设,所述长槽(4)一侧设置挡板(5),所述吊耳(1)底部开设第一安装孔(6),所述第一安装孔(6)贯穿长槽(4),所述斜撑(2)底部设置第二安装孔(7),所述第一安装孔(6)与第二安装孔(7)同轴,所述第一安装孔(6)与第二安装孔(7)内设置固定销(8),所述斜撑(2)可绕所述固定销(8)摆动,所述斜撑(2)底部与所述挡板(5)相适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解槽打击头断专用吊具,包括吊耳(1)和斜撑(2),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1)顶部设置吊装孔(3),所述吊耳(1)底部设置长槽(4),所述长槽(4)沿所述吊耳(1)轴线开设,所述长槽(4)一侧设置挡板(5),所述吊耳(1)底部开设第一安装孔(6),所述第一安装孔(6)贯穿长槽(4),所述斜撑(2)底部设置第二安装孔(7),所述第一安装孔(6)与第二安装孔(7)同轴,所述第一安装孔(6)与第二安装孔(7)内设置固定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仁策张清同徐玉峰刘尽力李钺波马正清臧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