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用排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18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用排线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顶壁中间位置前侧呈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安装筒,所述第一安装板顶壁中间位置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顶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两侧设置有线材导向机构,共设置有两组,且为独立式设计,可将两股线材彼此分隔,不易造成实际排线工作中造成线材相互靠经缠绕,且于装置本体中间位置设置有主动绕线机构,可加速两侧的线材传输,实现高效的排线传输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用排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用排线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目前,纺织用品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在于纺织加工中,需要进行排线工作,现有纺织用排线装置的结构老旧,难以实现高效的排线传输工作,且极易于在实际排线工作中造成线材相互靠经缠绕,造成严重的机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纺织用排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用排线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顶壁中间位置前侧呈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安装筒,所述第一安装板顶壁中间位置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顶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前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安装板顶壁两侧前方呈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共计四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呈上下对称设置有第二安装筒。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个所述安装杆相向一侧侧壁上方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相向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筒该侧侧壁中心位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后侧第一转轴后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前侧壁,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侧壁与第一转轴外侧壁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为间隙配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安装筒前后两侧外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槽,四个所述安装块为一侧各两个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安装筒前后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三安装槽内侧壁与第二转轴外侧壁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为间隙配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转轴前后两侧壁固定连接有该侧第一安装槽该侧侧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安装筒外侧壁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环形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纺织用排线装置,两侧设置有线材导向机构,共设置有两组,且为独立式设计,可将两股线材彼此分隔,不易造成实际排线工作中造成线材相互靠经缠绕,且于装置本体中间位置设置有主动绕线机构,可加速两侧的线材传输,实现高效的排线传输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纺织用排线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纺织用排线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纺织用排线装置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例说明:1、第一安装板;2、安装杆;3、第一安装筒;4、第二安装板;5、电机;6、安装块;7、第一安装槽;8、第二安装筒;9、第二安装槽;10、第一转轴;11、第三安装槽;12、第二转轴;13、第一凹槽;14、连接杆;15、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纺织用排线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1,第一安装板1顶壁中间位置前侧呈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两个安装杆2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安装筒3,第一安装板1顶壁中间位置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4顶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5,电机5前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可驱动连接杆14转动,第一安装板1顶壁两侧前方呈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共计四个安装块6,安装块6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第一安装槽7,第一安装槽7内呈上下对称设置有第二安装筒8。两个安装杆2相向一侧侧壁上方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第二安装槽9,第二安装槽9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两个第一转轴10相向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筒3该侧侧壁中心位置,第一安装筒3为可转动设计,后侧第一转轴10后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前侧壁,连接杆14可带动第一安装筒3转动,第二安装槽9内侧壁与第一转轴10外侧壁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为间隙配合,允许公差大,转动灵活,第一安装筒3前后两侧外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为环形槽,利于绕线,四个安装块6为一侧各两个设置,第二安装筒8前后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第三安装槽11,第三安装槽11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2,第二安装筒8为可转动设计,第三安装槽11内侧壁与第二转轴12外侧壁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为间隙配合,允许公差大,转动灵活,第二转轴12前后两侧壁固定连接有该侧第一安装槽7该侧侧壁,第二安装筒8外侧壁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15,第二凹槽15为环形槽,每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安装筒8可通过第二凹槽15对通过的线材进行一定的限位作用。工作原理:使用时,两侧设置有呈前后对称设置的安装块6,可将一股待排线线材穿过前侧两个安装块6第一安装槽7,且将线材位于该侧的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安装筒8的第二凹槽15之间,同理,将另一股待排线线材穿过后侧两个安装块6第一安装槽7,且将线材位于该侧的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安装筒8的第二凹槽15之间,同时将两股待排线线材绕接在该侧第一安装筒3的第一凹槽13几圈,完成安装,两股待排线线材彼此分隔,不易造成实际排线工作中造成线材相互靠经缠绕,打开电机5,驱动连接杆14转动,连接杆14连接有后侧第一转轴10,后侧第一转轴10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筒3,带动第一安装筒3转动,第一安装筒3上的两个第一凹槽13分别绕接有一股待排线线材,如此可加速两股待排线线材的传输,实现高效的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用排线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顶壁中间位置前侧呈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两个所述安装杆(2)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安装筒(3),所述第一安装板(1)顶壁中间位置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4),所述第二安装板(4)顶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前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第一安装板(1)顶壁两侧前方呈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共计四个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第一安装槽(7),所述第一安装槽(7)内呈上下对称设置有第二安装筒(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用排线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顶壁中间位置前侧呈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两个所述安装杆(2)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安装筒(3),所述第一安装板(1)顶壁中间位置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4),所述第二安装板(4)顶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前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第一安装板(1)顶壁两侧前方呈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共计四个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第一安装槽(7),所述第一安装槽(7)内呈上下对称设置有第二安装筒(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杆(2)相向一侧侧壁上方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第二安装槽(9),所述第二安装槽(9)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两个所述第一转轴(10)相向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筒(3)该侧侧壁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第一转轴(10)后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前侧壁,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水华钱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潇湘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