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快速鉴别周围神经束性质的电化学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6075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快速鉴别周围神经束性质的电化学检测方法,是一种基于检测酶反应产物在电极表面产生的氧化信号来定性检测周围神经束中乙酰胆碱酯酶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它首先采用聚合物-金纳米粒子复合物修饰电极,然后依次在胆碱氧化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溶液中孵育,通过复合物膜对蛋白质良好的吸附力,使两种酶在电极表面富集,通过三电极系统,基于双酶体系测定底物乙酰胆碱的安培响应,从而间接实现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检测(检测浓度范围:1.0-2.0unit/mL)。用神经组织匀浆代替标准乙酰胆碱酯酶溶液进行孵育,通过对乙酰胆碱是否有响应的检测,实现了对运动束和感觉束的快速鉴别,是一种在临床鉴别周围神经束性质领域的突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周围神经束性质的电化学鉴别方法。技术背景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神经修复中(如断肢再植),难点之一是手术中不能正确分辨出神经 干内运动束与感觉束,现有的缝合方法如神经外膜和神经束膜缝合法,由于不能实现两断端 相同神经束正确缝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若能实现神经两断端感觉束对感觉 束。运动束对运动束的正确缝合,将极大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率。目前采用的酶组织化学法, 根据运动束和感觉束中一种神经递质酶——乙酰胆碱酯酶的含量差别,作为鉴别运动束与感 觉束的标准。检测乙酰胆碱酯酶主要为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根据反应形成亚铁氰化铜(一种 棕色沉淀)出现于酶活性部位,运动纤维呈强阳性,感觉纤维大部分呈阴性,少部分呈弱阳 性的原理,对神经束性质进行判定。然而此法染色时间长,过程复杂,且不能进行原位染色, 故临床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电化学技术因其简便快捷,准确灵敏及选择性好等特点,在环境监测,食品工 业和临床分析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领域,电化学技术已经成功应用 于代谢物,如葡萄糖和激素的测定,以及大分子,如细胞和蛋白质的检测;而微型化电极在 电活性神经递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鉴别周围神经束性质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它由下列步骤组成:    步骤1.将金电极在碳化硅细砂纸上打磨,再分别用加0.3μm和0.05μm氧化铝悬浊液的麂皮抛光成“镜面”,最后经乙醇、二次水超声清洗,备用,    步骤2.将金电极固定在旋转涂布仪中,表面朝上,将0.1mL以质量比例为7∶10∶1混合好的20%重均分子量为100000-20000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胺水溶液,重均分子量为60000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Si-H官能交联剂的固化剂滴涂在电极表面,启动旋转涂布仪,在2000转/分的速率下旋转15分钟,随后在80℃烘箱中静置一个小时,使电极表面聚合物薄膜固化,    步骤3.将步骤2修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微徐静娟陈洪渊曹晓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