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及其防伪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
,具体来说是一种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及其防伪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奢侈品防伪技术主要有二维码、RFID、NFC标签等,而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提高造假成本的方式来达到一定程度的防伪。由于信息孤岛的原因,二维码、RFID、NFC这些数字标识在理论上是可以被复制并破解的,而且复制的成本非常低,大量防伪装置被仿冒制假份子回收二次使用,并不能做到完全意义上的防伪。以白酒为例,目前市场上存在包装防伪技术,包装防伪包括激光打印、激光光刻、激光全息图技术等等,常应用在产品外包装或内包装上,但是由于酒瓶包装可以被回收,这类防伪技术无法起到真正防伪作用。例如:中国专利号CN201220405310.8,公开了一种基于NFC的商品信息识别系统,NFC终端,用于向所述射频标签发送某一类商品查询请求,并将所述射频标签加密的防伪信息发送给所述云计算服务器;射频标签,用于接收所述NFC终端发送的商品查询请求,根据所述商品类别读取防伪信息,将所述防伪信息加密后发送给所述NFC终端;所述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n一独立的识别码;/n一PCB板,用于控制电机,PCB板上设有具有独立MAC地址的芯片;/n一锁闭装置,所述锁闭装置闭合后只能开启一次;/n所述锁闭装置包括:/n后壳(1),后壳(1)内设有电机(1-1),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外螺纹(1-2),/n推块(3),推块中部设有内螺纹孔(3-1),用于配合电机输出轴,推块内开设有若干推块通孔(3-2),/n压板(2),压板(2)上设有一向外凸起的容纳结构(2-1),容纳结构(2-1)设有空腔与推块(3)形状相配合,容纳结构(2-1)用于阻止推块(3)的旋转趋势,/n前壳(4),前壳(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独立的识别码;
一PCB板,用于控制电机,PCB板上设有具有独立MAC地址的芯片;
一锁闭装置,所述锁闭装置闭合后只能开启一次;
所述锁闭装置包括:
后壳(1),后壳(1)内设有电机(1-1),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外螺纹(1-2),
推块(3),推块中部设有内螺纹孔(3-1),用于配合电机输出轴,推块内开设有若干推块通孔(3-2),
压板(2),压板(2)上设有一向外凸起的容纳结构(2-1),容纳结构(2-1)设有空腔与推块(3)形状相配合,容纳结构(2-1)用于阻止推块(3)的旋转趋势,
前壳(4),前壳(4)内设有若干连接柱(4-1),连接柱(4-1)与推块通孔(3-2)相配合,连接柱(4-1)端部为台阶结构,连接柱(4-1)穿过推块通孔(3-2)后,连接柱(4-1)端部的台阶结构卡住推块通孔(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内设有电池或充电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推块(3)上设有一定位块(3-3),与压板容纳结构的槽口(2-2)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壳(4)内还设有若干导向柱(4-2),压板(2)上开设有若干相对应的压板通孔(2-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端部(4-3)为台阶结构,导向柱(4-2)穿过压板通孔(2-3)后,导向柱(4-2)端部的台阶结构卡住压板通孔(2-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装置还包括防伪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单向电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还包括独立的SN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识别码设置于前壳和后壳的连接处。
10.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S1.用户通过移动端扫描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的独立识别码;
S2.获取编号ID,通过网络请求后台服务器获取该编号对应的解锁信息;
S3.后台服务器对编号ID信息进行处理:后台无此编号则提示编号无效,后台有此编号但已有解锁信息则提示该编号已失效,后台有此编号且无解锁信息则返回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的硬件信息、Mac地址和SN码以及解锁码;
S4.用户移动端通过Mac地址以无线连接方式连接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并发送开锁命令,用户移动端和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连接和发送指令需要通过加密验证身份权限;
S5.用户移动端收到开锁成功后,会把防伪装置Mac地址以及SN码提交到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会把该Mac地址和SN码置为已开锁状态,下次扫码返回失效状态,同时硬件设备反馈完开锁成功信息后执行销毁程序,确保无二次利用。
11.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S1.用户通过移动端扫描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的独立识别码;
S2.获取编号ID,通过网络请求后台服务器解锁;
S3.后台服务器对编号ID信息进行处理:后台无此编号则提示编号无效,后台有此编号但已有解锁信息则提示该编号已失效,后台有此编号且无解锁信息则返回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的硬件信息、Mac地址和SN码以及解锁码;
S4.后台服务器通过Mac地址以远程无线连接方式连接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并发送开锁命令;
S5.后台服务器收到开锁成功后,会把该Mac地址和SN码置为已开锁状态,下次扫码返回失效状态,同时硬件设备反馈完开锁成功信息后执行销毁程序,确保无二次利用。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a.所需防伪产品外侧封装防伪膜;
b.将推块(3)的内螺纹孔(3-1)与后壳(1)上电机外螺纹(1-2)连接,压板(2)通过容纳结构(2-1)与推块(3)配合连接;
c.将连接在一起的后壳(1)、推块(3)和压板(2)与前壳(4)在所需防伪产品的适当位置进行装配连接,前壳的连接柱(4-1)与推块通孔(3-2)配合连接,连接柱(4-1)端部为台阶结构,前壳的连接柱(4-1)一旦穿过推块通孔(3-2),连接柱(4-1)端部的台阶结构就会卡住推块通孔(3-2),安装完成后,使得防伪膜一部分被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锁闭;
d.电机收到解锁信息后,电机输出轴单向旋转,带动推块(3),推块(3)在压板(2)的限位下无法旋转,推块(3)相对于电机作横向位移,前壳连接柱(4-1)端部的后端卡住推块通孔(3-2),前壳(4)也相对于电机和后壳(1)作横向位移,直至推块(3)和前壳(4)与后壳(1)分离,物联网智能防伪装置打开;
e.此时,推块(3)和前壳(4)依旧连接在一起,前壳连接柱(4-1)依旧卡住推块通孔(3-2),压板的容纳结构(2-1)依旧对推块(3)进行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亲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