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B-IoT智能柜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587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NB‑IoT智能柜锁系统。主要包括单片机核心系统模块、NB‑IoT核心系统模块、主控板电源模块、温度监测模块、照明控制模块,以及柜锁控制模块、GPS定位模块和门磁检测模块电路。单片机核心系统模块包括单片机芯片外围电路、外部晶振电路、按键复位电路、下载电路、串口通信电路;NB‑IoT核心系统模块包括NB‑IoT外围电路、外置天线电路、VBAT输入端滤波电路、外部USIM卡座电路;柜锁控制模块包括工作指示灯电路、12V转3.3V电路、柜锁门把手状态监测电路、柜锁门把手控制电路。可以用于控制柜门开关,并实时监测柜门的状态进行异常上报。同时,能够获取柜锁的GPS信息为使用人员提供位置信息,以及检测柜锁内设备的温度,在夜间自动打开照明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NB-IoT智能柜锁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B-IoT智能柜锁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智慧城市的发展,路灯、交通灯、宽带、电表大量增加,控制柜的数量也在大幅度的增加。但是控制柜上锁还是采用传统的钥匙锁。钥匙锁有许多不便之处,首先是容易出现维护人员忘记携带钥匙,而无法打开控制柜的情况。其次如果一个控制柜配备一把钥匙,会因为需要携带大量钥匙而增加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如果为同一类型的控制柜配备同一把钥匙,则很容易被无关人员打开,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控制柜的分布并不集中,出现故障时,维护人员很难快速地定位到故障控制柜的位置,容易带来管理上的混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基于NB-IoT智能柜锁系统。基于NB-IoT智能柜锁系统,包括主控板和锁控板。所述主控板包括单片机核心系统模块、门磁检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照明控制模块、NB-IoT核心系统模块、主控板电源模块。所述单片机核心系统模块包括单片机芯片外围电路、单片机外部晶振电路、单片机按键复位电路、单片机下载电路和单片机串口通信电路。单片机芯片外围电路包括单片机芯片U1,第四、第五、第六电容C4、C5、C6和接线底座P1。其中第四、第五、第六电容C4、C5、C6的一端连接到正3.3V电源,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第23引脚,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第35引脚,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第47引脚;芯片U1的第8、20、23、35、44、47引脚连接到GND,第9、24、36、48引脚连接到正3.3V电源。接线底座P1第1、2、3、4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第27、15、28、26引脚相连,第5引脚接正12V电源,第6引脚连接到GND。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L151C8T6。所述单片机外部晶振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一晶振Y1和第二、第三电容C2、C3。其中第二电阻R2、第一晶振Y1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芯片U1的第5引脚相连;第二电阻R2、第一晶振Y1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芯片U1的第6引脚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GND相连。所述单片机按键复位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和按键Key。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正3.3V电源相连,另一端接芯片U1的第7引脚、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按键Key的一端;第一电容C1与按键Key的另一端连接到GND。所述单片机下载电路包括单排针SWD,其中单排针SWD的第1引脚连接正3.3V电源,单排针SWD的第2引脚接芯片U1的第37引脚,单排针SWD的第3引脚接芯片U1的第34引脚,单排针SWD的第4引脚接GND。所述单片机串口通信电路包含第十八、第十九电阻R18、R19,第二排针、第三排针J2、J3。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接芯片U1的第46引脚,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接芯片U1的第21引脚,第二、第三排针J2、J3的第1引脚与正3.3V电源连接、第4引脚连接到GND;第二排针J2的第2引脚、第3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第29引脚、第30引脚相连。第三排针J3的第2引脚、第3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第12引脚、第13引脚相连。所述门磁检测模块包括两线常开型门磁模块和底座J1;常开型门磁模块的两个引脚分别与底座J1的两个引脚相连,J1的两个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第29、30引脚相连。所述温度监测模块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U5和第八电阻R8。传感器U5的第3引脚接正3.3V电源,第2引脚接芯片U1的第25引脚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3.3V;传感器U5的第1引脚接GND。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型号为DS18B20。所述照明控制模块包括第九、第十电阻R9、R10,发光二极管LED,三极管Q7,继电器M1,二极管D2和接线端子J5。第九、第十电阻R9、R10的一端接芯片U1的第43引脚,芯片U1其余引脚置空。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7的基极,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正极;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和GND。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继电器M1的第3引脚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接继电器M1的第2引脚和正12V电源。接线端子J5的第1、2引脚分别与继电器M1的第4、第1引脚相连。接线端子J5的两个引脚连接接触器的其中一个控制线的两端,继电器通过控制这根接触器的控制线控制连接在接触器上的照明灯。所述NB-IoT核心系统模块包括NB-IoT外围电路、外置天线电路、VBAT输入端滤波电路和外部USIM卡座电路。所述NB-IoT外围电路包括NB-IoT芯片BC95-01,第二十电阻R20。芯片BC95-01的第2、43、47、48、51、52、54引脚与GND相连,第15引脚与芯片U1的第7引脚相连,第45引脚与第46引脚相连命名为VBAT端口,第29脚连接到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第30脚连接到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连接VBAT,另一端连接芯片BC95-01的第29引脚。所述NB-IoT芯片BC95-01的型号为BC-95。所述外置天线电路包括ipex底座U7、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芯片BC95-01的第53引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U7的第3引脚连接。底座U7的第1、第2引脚连接到GND。所述VBAT输入端滤波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1、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电容C7、C8、C9、C10,其中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的一端连接到VBAT,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到GND。所述外部USIM卡座电路包括MicroSIM卡槽U3,集成TVS二极管芯片U4,第五、第六、第七电阻R5、R6、R7和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电容C11、C12、C13、C14。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与芯片U4的第1引脚和卡槽U3的第1引脚相连,另一端与卡槽U3的第4引脚相连。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与卡槽U3的第2引脚、芯片U4的第6引脚相连,另一端与GND相连。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与卡槽U3的第3引脚、芯片U4的第5引脚相连,另一端与GND相连。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与卡槽U3的第6引脚、芯片U4的第4引脚相连,另一端与GND相连。芯片U4的第2引脚与GND相连,第3引脚悬空。卡槽U3的第1引脚与芯片BC95-01的第38引脚相连,第2、3、6引脚分别连接到第六、七、五电阻R6、R7、R5的一端,第4引脚与芯片BC95-01的第42引脚相连,第5引脚悬空。第六、七、五电阻R6、R7、R5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BC95-01的第39、41、40引脚相连。芯片BC95-01的其余引脚悬空。主控板电源模块包括稳压芯片U2,电容C1-1、C1-2、C1-3,电阻R1-1、R1-2、R1-5、R1-6,稳压二极管D3,第一电感L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NB-IoT智能柜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板和锁控板;/n所述主控板包括单片机核心系统模块、门磁检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照明控制模块、NB-IoT核心系统模块、主控板电源模块;/n所述单片机核心系统模块包括单片机芯片外围电路、单片机外部晶振电路、单片机按键复位电路、单片机下载电路和单片机串口通信电路;/n单片机芯片外围电路包括单片机芯片U1,第四、第五、第六电容C4、C5、C6和接线底座P1;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L151C8T6;其中第四、第五、第六电容C4、C5、C6的一端连接到正3.3V电源,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第23引脚,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第35引脚,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第47引脚;芯片U1的第8、20、23、35、44、47引脚连接到GND,第9、24、36、48引脚连接到正3.3V电源;接线底座P1第1、2、3、4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第27、15、28、26引脚相连,第5引脚接正12V电源,第6引脚连接到GND;/n所述单片机外部晶振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一晶振Y1和第二、第三电容C2、C3;其中第二电阻R2、第一晶振Y1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芯片U1的第5引脚相连;第二电阻R2、第一晶振Y1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芯片U1的第6引脚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GND相连;/n所述单片机按键复位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和按键Key;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正3.3V电源相连,另一端接芯片U1的第7引脚、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按键Key的一端;第一电容C1与按键Key的另一端连接到GND;/n所述单片机下载电路包括单排针SWD,其中单排针SWD的第1引脚连接正3.3V电源,单排针SWD的第2引脚接芯片U1的第37引脚,单排针SWD的第3引脚接芯片U1的第34引脚,单排针SWD的第4引脚接GND;/n所述单片机串口通信电路包含第十八、第十九电阻R18、R19,第二排针、第三排针J2、J3;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接芯片U1的第46引脚,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接芯片U1的第21引脚,第二、第三排针J2、J3的第1引脚与正3.3V电源连接、第4引脚连接到GND;第二排针J2的第2引脚、第3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第29引脚、第30引脚相连;第三排针J3的第2引脚、第3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第12引脚、第13引脚相连;/n所述门磁检测模块包括两线常开型门磁模块和底座J1;常开型门磁模块的两个引脚分别与底座J1的两个引脚相连,J1的两个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第29、30引脚相连;/n所述温度监测模块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U5和第八电阻R8;传感器U5的型号为DS18B20;传感器U5的第3引脚接正3.3V电源,第2引脚接芯片U1的第25引脚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3.3V;传感器U5的第1引脚接GND;/n所述照明控制模块包括第九、第十电阻R9、R10,发光二极管LED,三极管Q7,继电器M1,二极管D2和接线端子J5;第九、第十电阻R9、R10的一端接芯片U1的第43引脚,芯片U1其余引脚置空;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7的基极,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正极;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和GND;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继电器M1的第3引脚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接继电器M1的第2引脚和正12V电源;接线端子J5的第1、2引脚分别与继电器M1的第4、第1引脚相连;接线端子J5的两个引脚连接接触器的其中一个控制线的两端,继电器通过控制这根接触器的控制线控制连接在接触器上的照明灯;/n所述NB-IoT核心系统模块包括NB-IoT外围电路、外置天线电路、VBAT输入端滤波电路和外部USIM卡座电路;/n所述NB-IoT外围电路包括NB-IoT芯片BC95-01,第二十电阻R20;芯片BC95-01的型号为BC-95;芯片BC95-01的第2、43、47、48、51、52、54引脚与GND相连,第15引脚与芯片U1的第7引脚相连,第45引脚与第46引脚相连命名为VBAT端口,第29脚连接到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第30脚连接到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连接VBAT,另一端连接芯片BC95-01的第29引脚;/n所述外置天线电路包括ipex底座U7、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芯片BC95-01的第53引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U7的第3引脚连接;底座U7的第1、第2引脚连接到GND;/n所述VBAT输入端滤波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1、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电容C7、C8、C9、C10,其中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的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NB-IoT智能柜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板和锁控板;
所述主控板包括单片机核心系统模块、门磁检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照明控制模块、NB-IoT核心系统模块、主控板电源模块;
所述单片机核心系统模块包括单片机芯片外围电路、单片机外部晶振电路、单片机按键复位电路、单片机下载电路和单片机串口通信电路;
单片机芯片外围电路包括单片机芯片U1,第四、第五、第六电容C4、C5、C6和接线底座P1;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L151C8T6;其中第四、第五、第六电容C4、C5、C6的一端连接到正3.3V电源,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第23引脚,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第35引脚,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第47引脚;芯片U1的第8、20、23、35、44、47引脚连接到GND,第9、24、36、48引脚连接到正3.3V电源;接线底座P1第1、2、3、4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第27、15、28、26引脚相连,第5引脚接正12V电源,第6引脚连接到GND;
所述单片机外部晶振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一晶振Y1和第二、第三电容C2、C3;其中第二电阻R2、第一晶振Y1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芯片U1的第5引脚相连;第二电阻R2、第一晶振Y1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芯片U1的第6引脚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GND相连;
所述单片机按键复位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和按键Key;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正3.3V电源相连,另一端接芯片U1的第7引脚、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按键Key的一端;第一电容C1与按键Key的另一端连接到GND;
所述单片机下载电路包括单排针SWD,其中单排针SWD的第1引脚连接正3.3V电源,单排针SWD的第2引脚接芯片U1的第37引脚,单排针SWD的第3引脚接芯片U1的第34引脚,单排针SWD的第4引脚接GND;
所述单片机串口通信电路包含第十八、第十九电阻R18、R19,第二排针、第三排针J2、J3;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接芯片U1的第46引脚,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接芯片U1的第21引脚,第二、第三排针J2、J3的第1引脚与正3.3V电源连接、第4引脚连接到GND;第二排针J2的第2引脚、第3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第29引脚、第30引脚相连;第三排针J3的第2引脚、第3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第12引脚、第13引脚相连;
所述门磁检测模块包括两线常开型门磁模块和底座J1;常开型门磁模块的两个引脚分别与底座J1的两个引脚相连,J1的两个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第29、30引脚相连;
所述温度监测模块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U5和第八电阻R8;传感器U5的型号为DS18B20;传感器U5的第3引脚接正3.3V电源,第2引脚接芯片U1的第25引脚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3.3V;传感器U5的第1引脚接GND;
所述照明控制模块包括第九、第十电阻R9、R10,发光二极管LED,三极管Q7,继电器M1,二极管D2和接线端子J5;第九、第十电阻R9、R10的一端接芯片U1的第43引脚,芯片U1其余引脚置空;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7的基极,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正极;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和GND;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继电器M1的第3引脚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接继电器M1的第2引脚和正12V电源;接线端子J5的第1、2引脚分别与继电器M1的第4、第1引脚相连;接线端子J5的两个引脚连接接触器的其中一个控制线的两端,继电器通过控制这根接触器的控制线控制连接在接触器上的照明灯;
所述NB-IoT核心系统模块包括NB-IoT外围电路、外置天线电路、VBAT输入端滤波电路和外部USIM卡座电路;
所述NB-IoT外围电路包括NB-IoT芯片BC95-01,第二十电阻R20;芯片BC95-01的型号为BC-95;芯片BC95-01的第2、43、47、48、51、52、54引脚与GND相连,第15引脚与芯片U1的第7引脚相连,第45引脚与第46引脚相连命名为VBAT端口,第29脚连接到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第30脚连接到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连接VBAT,另一端连接芯片BC95-01的第29引脚;
所述外置天线电路包括ipex底座U7、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芯片BC95-01的第53引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U7的第3引脚连接;底座U7的第1、第2引脚连接到GND;
所述VBAT输入端滤波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迪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嘉兴华炳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