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聚乙二醇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仪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603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种基于聚乙二醇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仪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芯片其包括一玻璃片基和其上的镀金膜层,在所述的镀金膜层上以自组装的方法引入的引发剂层,以及和引发剂层结合的功能化的聚乙二醇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了石英晶体微天平来实时监测芯片表面的膜的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芯片有效地解决了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的问题。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芯片表面的修饰不局限于传统的羧基化的葡聚糖,使得芯片表面的功能集团的密度和种类不再受到严格的限制;此外,在生物信号分子的特异性保持、质量控制等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芯片也具有优越的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芯片的制备方法步骤少,生产成本低,更适合工业化生产。该芯片的可深度开发的潜力更大,通用性更优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仪芯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聚乙二醇的 表面等离子共振仪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表面等离子共振仪(Surface Plasma Resonance spectroscopy,以下简称SPR)是检 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传感器。由Liedberg等人在1983年提出、并验证了SPR做为 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上应用的设想,在他们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瑞典的Pharmacia 于19卯年向市场推出了第一代商业化的SPR仪器。目前,SPR己被广泛应用于生物 医学、临床诊断、新药开发(筛选、机理研究)、司法鉴定、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 域的检测,是已被科学界和工业界广泛接受的标准检测方法。与酶标法相比,SPR检 测法的准确性更高,可重复性更高。与使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或使用微生物来检 测食品中的维他命的方法相比,SPR检测法更快更简便。总之,同其他方法相比较, SPR检测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实时和免标记等优点。通常,表面等离子共振仪由光机电部分和消耗性的芯片两部分组成,芯片是该系 统的核心。目前占据了全世界90Q/o以上市场的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聚乙二醇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仪芯片,其包括一玻璃片基和其上的镀金膜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镀金膜层上以自组装的方法引入的引发剂层,以及和引发剂层结合的功能化的聚乙二醇层;所述的引发剂层为溴代异丁酸-ω-巯基十一烷基酯和ω-巯基十一烷混合的自组装单层,其中,溴代异丁酸-ω-巯基十一烷基酯所占比例为5-100%;所述的功能化的聚乙二醇层的厚度为3~150纳米;所述的功能化的聚乙二醇为寡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其化学式为(CH↓[2]=CH)CH↓[3]COO(CH↓[2]CH↓[2]O)↓[n]R其中,n=6,12,末端R为-OH、-COOH、-CHO、-NH↓[2]、-SH、或氮川三乙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雄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宏荣博曼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