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地表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及采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5490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浅地表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及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无人机平台、无人机平台搭载的三分量静态地磁场传感器,三分量静态地磁场梯度传感器,三分量重力传感器、三分量感应磁场传感器,三分量姿态传感器,三分量电容式电场传感器,近热远热中子传感器,近伽马远伽马传感器,光学像机,多光谱相机,高光谱相机,近中热红外波段光电探测计,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雷达和成像光谱仪。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大型无人机系统快速高效采集小区域范围内的高分辨率综合航空地球物理数据和多参数遥感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低成本、高效的方式进行了测量区域的浅地表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调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浅地表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及采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现代航空地球物理和遥感
,尤其涉及浅地表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及采集方法。
技术介绍
浅表地质构造在构造地质、油气勘探、地质环境等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条件越来越恶劣,传统勘探手段越来越受地表情况及浅表地质构造的限制。在复杂地表地区,不仅勘探手段难以实施,而且复杂的地表条件及浅表地质构造也大大降低了传统勘探手段反映地下深层构造的有效性。因此,浅表地质构造重建不仅有助于地质家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深层构造与浅层构造的对应关系,而且能够提高传统勘探手段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质量。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油气勘探条件越来越恶劣,传统的勘探手段多受地表情况及浅表构造的限制,需要运用新的技术和理论研究浅表构造的重建。利用遥感技术重建浅表地质构造是国际上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遥感数据采集(remotesensingdataacquisition)是通过各种遥感技术所进行的数据采集。一般是使用飞机或人造资源卫星上的仪器。从远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地表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n无人机平台(1)、三分量静态地磁场传感器(6)、三分量静态地磁场梯度传感器(7)、六面体吊舱(12)、三分量重力传感器(8)、三分量感应磁场传感器(9)、三分量姿态传感器(10)、三分量电容式电场传感器(14)、近热远热中子传感器(15),近伽马远伽马传感器(16);/n所述三分量静态地磁场传感器(6)和所述三分量静态地磁场梯度传感器(7)安装于所述无人机平台(1)尾部;/n所述六面体吊舱(12)吊装于所述无人机平台(1)中部下方;/n所述三分量重力传感器(8)、所述三分量感应磁场传感器(9),三分量姿态传感器(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地表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无人机平台(1)、三分量静态地磁场传感器(6)、三分量静态地磁场梯度传感器(7)、六面体吊舱(12)、三分量重力传感器(8)、三分量感应磁场传感器(9)、三分量姿态传感器(10)、三分量电容式电场传感器(14)、近热远热中子传感器(15),近伽马远伽马传感器(16);
所述三分量静态地磁场传感器(6)和所述三分量静态地磁场梯度传感器(7)安装于所述无人机平台(1)尾部;
所述六面体吊舱(12)吊装于所述无人机平台(1)中部下方;
所述三分量重力传感器(8)、所述三分量感应磁场传感器(9),三分量姿态传感器(10)安装在所述六面体吊舱(12)内部的传感器舱内;所述三分量电容式电场传感器(14)安装于所述六面体吊舱(12)表面;
所述近热远热中子传感器(15)和所述近伽马远伽马传感器(16)安装于所述无人机平台(1)的后半部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地表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浅地表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还包括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的工控机控制数据采集单元(2)、超低噪音多通道信号放大和32位模数转换单元(3)、海量数据快速存储单元或阵列式高速固态硬盘(4)、高速数据超高频无线传输单元(5)和光电影像系统;
所述超低噪音多通道信号放大和32位模数转换单元(3)和海量数据快速存储单元或阵列式高速固态硬盘(4)安装于所述无人机平台(1)中部下方;所述高速数据无线传输单元(5)安装于所述无人机平台(1)头部下方;
所述光电影像系统,包括:超高分辨率航空摄影光学像机(20)、数字航空摄影系统(21)、多光谱相机(22)、高光谱相机(23)、近中热红外波段光电探测计(24)、微波辐射计(25)、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26)和机载全成像带成像光谱仪(27),均安装于所述无人机平台(1)前半部的下方;
所述三分量静态地磁场传感器(6)、三分量静态地磁场梯度传感器(7)、六面体吊舱(12)、三分量重力传感器(8)、三分量感应磁场传感器(9),三分量姿态传感器(10),三分量电容式电场传感器(14),近热远热中子传感器(15),近伽马远伽马传感器(16)与所述超低噪音多通道信号放大和32位模数转换单元(3)和所述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的工控机控制数据采集单元(2)电性连接;
所述超低噪音多通道信号放大和32位模数转换单元(3)与所述海量数据快速存储单元或阵列式高速固态硬盘(4)电性连接;所述海量数据快速存储单元或阵列式高速固态硬盘(4)与所述高速数据无线传输单元(5)电性连接;所述高速数据无线传输单元(5)与所述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的工控机控制数据采集单元(2)电性连接;
所述超低噪音多通道信号放大和32位模数转换单元(3)、所述海量数据快速存储单元或阵列式高速固态硬盘(4)也与所述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的工控机控制数据采集单元(2)电性连接;
所述光电影像系统与所述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的工控机控制数据采集单元(2)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地表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分量静态地磁场传感器(6)和所述三分量静态地磁场梯度传感器(7)安装于所述无人机平台(1)尾部,具体为:所述无人机平台(1)尾部延伸安装有3根支架;3根支架之间两两互相垂直,形成空间三维坐标系的十字架结构;所述三分量静态地磁场传感器(6)安装于十字架结构中心;所述三分量静态地磁场梯度传感器(7)包括6个不同方向的静态地磁场梯度分量传感器,分别安装于3根支架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地表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分量重力传感器(8)、所述三分量感应磁场传感器(9),三分量姿态传感器(10)安装在所述六面体吊舱(12)内部的传感器舱内;所述三分量电容式电场传感器(14)安装于所述六面体吊舱(12)表面,具体为:
所述六面体吊舱(12)内部设置有传感器舱;传感器舱由一个椭球体形状的万象支架(11)构成;所述万象支架(11)被一层圆柱体状的减振超材料(13)包裹;所述的减震超材料(13)是具有超强减震和隔震特性的线性或非线性声学超材料;
所述万象支架(11)的长轴与六面体吊舱(12)的竖直中心线平行;万象支架(11)的长轴顶端设置有所述三分量重力传感器(8)、万象支架(11)的中心设置有三分量姿态传感器(10);万象支架(11)的长轴底端设置有三分量感应磁场传感器(9);
所述三分量电容式电场传感器(14)有三对,每对两个,总共6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六面体吊舱(12)的顶面、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前面和后面的中心表面。


5.一种浅地表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数据采集方法,应用于任意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浅地表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所述无人机平台(1)按规划路线从地面控制站飞行至测量工区;
S102:所述综合地球物理/多参数遥感复合系统的工控机控制数据采集单元(2)启动超低噪音多通道信号放大和32位模数转换单元(3),海量数据快速存储单元或阵列式高速固态硬盘(4)、高速数据无线传输单元(5)、三分量静态地磁场传感器(6)、三分量静态地磁场梯度传感器(7)、三分量重力传感器(8)、三分量感应磁场传感器(9)、三分量姿态传感器(10)、三分量电容式电场传感器(14)、近热远热中子传感器(15),近伽马远伽马传感器(16)和光电影像系统;各传感器、各单元、系统完成自检,若自检正常,则进入步骤S102,否则所述无人机平台(1)返航至地面控制站;
S103:所述无人机平台(1)按规划路线在测量工区内飞行;所述超低噪音多通道信号放大和32位模数转换单元(3)通过各传感器连续采集综合航空地球物理数据和多参数遥感数据,并同步将所述综合航空地球物理数据和多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刚石万忠宋喜林刘学军刘少彬张晓明王任陈娟徐笑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