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岩型铀矿早期勘探快速选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0693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砂岩型铀矿有利区带预测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岩型铀矿早期勘探快速选区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整理工作区的研究成果和区域地质资料,明确盆地边缘富铀基底和岩体分布范围;步骤2:确定工作区地层特征和含铀性,厘定主要含矿目的层;开展有利沉积相带展布特征研究,对有利成矿岩性‑岩相带的空间范围进行准确定位;步骤3:明确有利的铀成矿时代,明确含矿目的层有利成矿期的古地貌特征,明确工区砂岩型汇流通道分布位置;步骤4:快速选定有利勘探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岩型铀矿早期勘探快速选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砂岩型铀矿有利区带预测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岩型铀矿早期勘探快速选区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新时期核电的快速发展对铀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出了新的需求。目前,我国铀资源的储备和现保有的经济可采类铀资源有限,需加大对铀资源探测的科研投入,整合预测方法和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寻找新的铀资源。砂岩型铀矿将成为未来核能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大矿量、低成本、开采污染小的特点。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北方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发现了一批铀矿床、矿点、矿化点和异常点带,不同阶段先后取得了找矿和地质方面众多重要成果,其重要勘探进展主要集中在二连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松辽盆地和伊犁盆地等盆地,但是,其他北方盆地有大部分地区的铀矿地质工作十分薄弱,勘探程度低。砂岩型铀矿源汇系统是富铀物质从蚀源区的风化剥蚀,经汇流体系运移,再到盆地有利容矿砂体聚集成矿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铀源、汇流体系和成矿体系三部分。将“源”到“汇”的研究思路应用到我国北方盆地砂岩型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岩型铀矿早期勘探快速选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收集整理工作区的研究成果和区域地质资料,分析盆地蚀源区的含铀性,明确盆缘富铀基底和岩体的分布范围;/n步骤2: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伽马能谱测量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步骤1中收集的研究成果,确定工作区地层特征和含铀性,厘定主要含矿目的层;开展有利沉积相带展布特征研究,对有利成矿岩性-岩相带的空间范围进行准确定位;/n步骤3:开展研究区构造演化研究,明确有利的铀成矿时代;明确含矿目的层有利成矿期的古地貌特征,结合野外地质剖面特征,明确工区砂岩型汇流通道分布位置;/n步骤4:综合分析工作区富铀岩体分布、有利成矿空间位置和汇流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岩型铀矿早期勘探快速选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整理工作区的研究成果和区域地质资料,分析盆地蚀源区的含铀性,明确盆缘富铀基底和岩体的分布范围;
步骤2: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伽马能谱测量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步骤1中收集的研究成果,确定工作区地层特征和含铀性,厘定主要含矿目的层;开展有利沉积相带展布特征研究,对有利成矿岩性-岩相带的空间范围进行准确定位;
步骤3:开展研究区构造演化研究,明确有利的铀成矿时代;明确含矿目的层有利成矿期的古地貌特征,结合野外地质剖面特征,明确工区砂岩型汇流通道分布位置;
步骤4:综合分析工作区富铀岩体分布、有利成矿空间位置和汇流通道分布,通过砂岩型铀矿的源汇体系分析,快速选定有利勘探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型铀矿早期勘探快速选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
步骤1.1系统收集研究成果,包括:勘探成果、区内已有铀矿地质图和航空航放资料,了解盆地蚀源区岩性特征和含铀性;
步骤1.2在步骤1.1的基础上,通过对蚀源区野外铀矿地质调查、伽马能谱测量和取样分析,圈定盆地边缘富铀基底和岩体的分布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型铀矿早期勘探快速选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还具体包括:
步骤2.1通过盆地边缘野外露头观察,结合步骤1中收集的研究成果,确定工作区地层的发育特征以及蚀变特征;所述工作区地层的发育特征包括:地层发育和缺失情况、地层岩性特征、地层结构、地层接触关系等;蚀变特征包括氧化特征和还原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锋张字龙蔡煜琦刘红旭田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