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塞胶体磨,包括胶体磨机体,所述胶体磨机体包括有机座、出料管、导料管与加料斗所述加料斗内腔固定安装有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倾斜端开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物料投放进加料斗,然后先落到安装座上,电机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通过万向节带动联动杆转动,联动杆则带动推板与搅拌桨通过转动,推板将安装座上的物料通过出料口推出,推板上固定安装的第二磁吸块可将物料中夹带的磁性金属块吸出,避免其对胶磨机机体造成损坏,搅拌桨则将推出的物料均匀的搅动,使得物料整齐的进入到研磨机构内,避免了物料堆积而造成胶体磨发生堵塞,提高了胶体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胶体磨
本技术涉及胶体磨
,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胶体磨。
技术介绍
胶体磨由不锈钢、半不锈钢胶体磨组成,基本原理是通过高速相对连动的定齿与动齿之间。胶体磨产品除电机及部分零部件外,凡与物料相接触的零部件全部采用高强度不锈钢制成,关键的动、静磨盘进行强化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耐腐性和耐磨性,使所加工的物料无污染卫生纯洁。目前,现有的胶体磨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胶体磨缺乏防堵塞机构,现有的胶体磨的工作模式是先将物料投放到加料斗,再从加料斗进入到研磨机构内,由于加料斗与研磨机构直接的通道口较小,使得在上料速度过快时,物料容易堆积在通道口而造成通道口的堵塞,从而降低了胶体磨使用的稳定性;其次,现有的胶体磨缺乏加料斗盖合装置,现有的胶体磨由于导料管的分布位置限制了加料斗顶部的盖板设置,使得胶体磨大多采用外部盖件来实现胶体磨不使用时加料斗的闭合,以此实现避免外部杂质进入到加料斗,操作较为繁琐,从而降低了胶体磨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堵塞胶体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胶体磨,包括胶体磨机体,所述胶体磨机体包括有机座、出料管、导料管与加料斗所述加料斗内腔固定安装有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倾斜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加料斗外表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万向节转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底部水平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搅拌桨,所述安装座上方抵接有与联动杆固定连接的推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导料管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表壁固定安装有金属软管,所述加料斗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板,且所述盖板底部通过第一磁吸块与加料斗磁吸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座底部安装有安装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搅拌桨呈倾斜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推板前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磁吸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盖板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物料投放进加料斗,然后先落到安装座上,电机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通过万向节带动联动杆转动,联动杆则带动推板与搅拌桨通过转动,推板将安装座上的物料通过出料口推出,推板上固定安装的第二磁吸块可将物料中夹带的磁性金属块吸出,避免其对胶磨机机体造成损坏,搅拌桨则将推出的物料均匀的搅动,使得物料整齐的进入到研磨机构内,避免了物料堆积而造成胶体磨发生堵塞,提高了胶体磨的稳定性。2、本技术中,在胶体磨不使用时,移动连接管,连接管在外表壁固定安装的金属软管的作用下进行位置调整,再转动盖板,使得盖板通过第一磁吸块与加料斗固定连接,实现加料斗的闭合,无需借助外部盖件,从而提高了胶体磨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胶体磨机体;101、机座;102、出料管;103、导料管;104、加料斗;2、安装块;3、连接管;4、金属软管;5、第一磁吸块;6、电机;7、驱动杆;8、盖板;9、万向节;10、推板;11、安装座;12、出料口;13、联动杆;14、搅拌桨;15、第二磁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胶体磨,包括胶体磨机体1,胶体磨机体1包括有机座101、出料管102、导料管103与加料斗104加料斗104内腔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1,且安装座11倾斜端开设有出料口12,加料斗104外表壁固定安装有电机6,电机6输出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7,驱动杆7通过万向节9转动连接有联动杆13,联动杆13底部水平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搅拌桨14,安装座11上方抵接有与联动杆13固定连接的推板10。具体的,如图1所示,导料管103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3,连接管3外表壁固定安装有金属软管4,加料斗104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板8,且盖板8底部通过第一磁吸块5与加料斗104磁吸连接,移动连接管3,连接管3在外表壁固定安装的金属软管4的作用下进行位置调整,再转动盖板8,使得盖板8通过第一磁吸块5与加料斗104固定连接,实现加料斗104的闭合,无需借助外部盖件,从而提高了胶体磨的使用效果。具体的,如图1所示,机座101底部安装有安装块2,可用于胶体磨机体1的定位机构,提高胶体磨机体1的稳定性。具体的,如图1所示,搅拌桨14呈倾斜设置,贴合加料斗104结构特征,保证了导料效果。具体的,如图1与图3所示,推板10前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磁吸块15,用以将物料中夹带的磁性金属块吸出,避免其对胶体磨机体1造成损坏。具体的,如图1所示,盖板8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用以便于盖板8的翻转。工作原理:使用时,物料投放进加料斗104,然后先落到安装座11上,电机6带动驱动杆7转动,驱动杆7通过万向节9带动联动杆13转动,联动杆13则带动推板10与搅拌桨14同步转动,推板10将安装座11上的物料通过出料口12推出,推板10上固定安装的第二磁吸块15可将物料中夹带的磁性金属块吸出,避免其对胶体磨机体1造成损坏,搅拌桨14则将推出的物料均匀的搅动,使得物料整齐的进入到研磨机构内,避免了物料堆积而造成胶体磨发生堵塞,提高了胶体磨的稳定性,在胶体磨不使用时,移动连接管3,连接管3在外表壁固定安装的金属软管4的作用下进行位置调整,再转动盖板8,使得盖板8通过第一磁吸块5与加料斗104固定连接,实现加料斗104的闭合,无需借助外部盖件,从而提高了胶体磨的使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胶体磨,包括胶体磨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磨机体(1)包括有机座(101)、出料管(102)、导料管(103)与加料斗(104)所述加料斗(104)内腔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1),且所述安装座(11)倾斜端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加料斗(104)外表壁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输出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7),所述驱动杆(7)通过万向节(9)转动连接有联动杆(13),所述联动杆(13)底部水平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搅拌桨(14),所述安装座(11)上方抵接有与联动杆(13)固定连接的推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胶体磨,包括胶体磨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磨机体(1)包括有机座(101)、出料管(102)、导料管(103)与加料斗(104)所述加料斗(104)内腔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1),且所述安装座(11)倾斜端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加料斗(104)外表壁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输出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7),所述驱动杆(7)通过万向节(9)转动连接有联动杆(13),所述联动杆(13)底部水平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搅拌桨(14),所述安装座(11)上方抵接有与联动杆(13)固定连接的推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103)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自贡百味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