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换电解槽的方法及小车技术

技术编号:257467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解槽更换方法,将小车移动至要旧电解槽下方,用安装于小车四个立柱顶端吊耳上的四个手拉葫芦将旧电解槽固定在四个立柱上,旧电解槽与上方设备松开连接,四个手拉葫芦同时将旧电解槽降至小车的底座上,将小车移出,用天车将旧电解槽吊离小车,将新电解槽放入小车四个手拉葫芦固定,将小车移动至回装位置,四个手拉葫芦同时进行吊升至安装位置与上方设备固定连接将小车移出。电解槽更换设备包括底座、多个立柱和四个滚轮,底座具有矩形框架和增强钢梁,多个立柱的上端分别设有吊耳,下端分别与矩形框架固定连接,四个滚轮与矩形框架的底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电解槽拆装的效率,降低安全风险,避免设备发生碰撞造成损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更换电解槽的方法及小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检修
,尤其涉及一种更换电解槽的方法及小车。
技术介绍
电解槽通常被用来对金属进行电镀和板材连退,电解槽长期使用后容易沉淀未分解的沉淀硬块以及其他电解杂质,因此需要对清洗段的电解槽进行更换,在有的电解槽的生产线中,电解槽位于清洗槽的下部,槽体通常由厚度8mm左右的厚的碳钢板制成,而且体积巨大,按照传统方法更换清洗段的电解槽需要拆卸清洗槽及清洗槽内部的棍子,清洗段的结构原因,天车无法进行吊装和移动,需用四个手拉葫芦进行升降操作,这种方法人工投入多、工期长、工作量大,而且由于电解槽无法固定现场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高效、安全的电解槽更换的方法和辅助工具,以提高施工的效率,降低检修人员人身安全风险。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更换电解槽的方法和小车。一种更换电解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小车移动至要旧电解槽下方,分别用安装于小车四个立柱顶端吊耳上的四个手拉葫芦将旧电解槽固定在四个立柱上,旧电解槽与上方设备松开连接;S2,四个手拉葫芦同时将旧电解槽降至小车的底座上,将小车移出;S3,用天车将旧电解槽吊离小车,将新电解槽放入小车四个手拉葫芦固定,将小车移动至回装位置,四个手拉葫芦同时进行吊升至安装位置与上方设备固定连接;S4,将小车移出。一种更换电解槽的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具有矩形框架和增强钢梁,所述矩形框架由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一钢梁、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二钢梁固定连接成型,所述增强钢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钢梁中部固定连接;多个立柱,所述多个立柱的上端分别设有吊耳,下端分别与所述矩形框架固定连接;以及四个滚轮,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连接。可选地,两根第一钢梁的长度大于两根第二钢梁的长度。可选地,增强钢梁包括第一增强钢梁和第二增强钢梁,第一增强钢梁和第二增强钢梁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可选地,多个立柱的下端分别具有连接部,多个立柱经由连接部与矩形框架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多个立柱包括两个长立柱和两个短立柱,所述两个长立柱和两个短立柱分别设于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个相对的边可选地,两个长立柱高度相同,两个短立柱高度相同。可选地,两个长立柱和两根短立柱下端分别与矩形框架的四个角部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在电解槽拆装时通过拆装的辅助设备将电解槽固定、升降和移动,可以使电解槽得到很好的固定,减少晃动,能够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能够有效降低安全风险,避免在电解槽拆装过程中与其它设备发生碰撞造成设备损坏,同时提高施工效率,显著缩短工期。附图说明附图并入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与本公开一致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更换电解槽的小车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更换电解槽的小车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更换电解槽的小车的立柱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更换电解槽的小车的立柱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加以应用,在没有背离专利技术总的设计思路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下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具体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更换电解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小车移动至要旧电解槽下方,分别用安装于小车四个立柱顶端吊耳上的四个手拉葫芦将旧电解槽固定在四个立柱上,旧电解槽与上方设备松开连接;S2,四个手拉葫芦同时将旧电解槽降至小车的底座上,将小车移出;S3,用天车将旧电解槽吊离小车,将新电解槽放入小车四个手拉葫芦固定,将小车移动至回装位置,四个手拉葫芦同时进行吊升至安装位置与上方设备固定连接;S4,将小车移出。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更换电解槽的小车包括底座1、多个立柱2和四个滚轮3,其中,所述底座1具有矩形框架和增强钢梁13,所述矩形框架由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一钢梁11、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二钢梁12固定连接成型,所述增强钢梁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钢梁11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立柱2的上端分别设有吊耳(未图示),下端分别与所述矩形框架固定连接,四个滚轮3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钢梁11、所述钢梁12、所述增强钢梁13和多个立柱2可选择槽钢、工字钢或方钢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选择焊接或采用紧固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一钢梁11的底部固定连接,当然所述增强钢梁13的两端也可以与两根第一钢梁1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增强钢梁13的作用是增强底座的结构强度和承载电解槽,所述吊耳用于安装手拉葫芦以升降电解槽,四个滚轮3可以使电解槽的搬运和移动更加方便和省力。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适应电解槽的尺寸可以将所述两根第一钢梁11的长度设置为大于所述两根第二钢梁12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加增强钢梁13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增强钢梁13包括第一增强钢梁和第二增强钢梁,第一增强钢梁和第二增强钢梁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多个立柱2设为两个长立柱21和两个短立柱22,所述两个长立柱21和两根短立柱22下端分别与矩形框架的四个角部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长立柱21和两个短立柱22分别设于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个相对的边,以方便电解槽的吊装作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2的下端具有连接部4,连接部4上设置多个通孔41,采用螺栓可以穿过所述通孔41将所述立柱2与所述矩形框架固定连接。在一些施例中,所述两个长立柱21高度相同,所述两个短立柱22高度相同,当然根据不同的现场情况所述两个长立柱21和所述两个短立柱22可以设置为不同的高度。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都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还将理解的是,除非这里明确定义,否则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这类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语境中的意思相一致的意思,而不以理想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加以解释。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更换电解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小车移动至要旧电解槽下方,分别用安装于小车四个立柱顶端吊耳上的四个手拉葫芦将旧电解槽固定在四个立柱上,旧电解槽与上方设备松开连接;/nS2,四个手拉葫芦同时将旧电解槽降至小车的底座上,将小车移出;/nS3,用天车将旧电解槽吊离小车,将新电解槽放入小车四个手拉葫芦固定,将小车移动至回装位置,四个手拉葫芦同时进行吊升至安装位置与上方设备固定连接;/nS4,将小车移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更换电解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小车移动至要旧电解槽下方,分别用安装于小车四个立柱顶端吊耳上的四个手拉葫芦将旧电解槽固定在四个立柱上,旧电解槽与上方设备松开连接;
S2,四个手拉葫芦同时将旧电解槽降至小车的底座上,将小车移出;
S3,用天车将旧电解槽吊离小车,将新电解槽放入小车四个手拉葫芦固定,将小车移动至回装位置,四个手拉葫芦同时进行吊升至安装位置与上方设备固定连接;
S4,将小车移出。


2.一种更换电解槽的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具有矩形框架和增强钢梁,所述矩形框架由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一钢梁、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二钢梁固定连接成型,所述增强钢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钢梁中部固定连接;
多个立柱,所述多个立柱的上端分别设有吊耳,下端分别与所述矩形框架固定连接;以及
四个滚轮,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美范旻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