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起重滑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79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式起重滑车,涉及起重滑车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起重工作中,重物发生回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吊钩、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滑轮,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设有连接块,吊钩底部与连接块连接;滑轮位于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且滑轮通过滑轮穿钉与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转动连接,连接块位于滑轮上方;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靠近滑轮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用于使滑轮单向转动的偏心扇形楔块,两个偏心扇形楔块底部均与滑轮顶部抵接。偏心扇形楔块的设置使得滑轮只能向传递重物方向旋转而不能逆向旋转,绳索与滑轮的摩擦力可以有效的防止重物向下回落,达到提高安全性的效果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式起重滑车
本技术涉及起重滑车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锁式起重滑车。
技术介绍
起重滑车俗称起重葫芦。通过链轮或卷筒竖直提升重物的简单起重机械。其自重轻,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适用于施工中简易的起重工作。起重滑车根据轮数不同可分为单门滑车、双门滑车和多门滑车。按滑车与吊物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吊钩式滑车、链环式滑车、吊环式滑车和吊架式滑车四种。公告号为CN20661985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起重滑车。其包括安装横轴,所述安装横轴上并排设置的1-3个转轮,所述转轮的圆周表面为凹槽形结构,所述转轮直径100-270mm,转轮轮宽29-65mm,所述转轮之间设置隔板,所述隔板上下端超出所述转轮边缘50-100mm,所述转轮与安装横轴之间设置轴承,所述隔板的上下端均设置安装孔,所述上、下安装孔内设置上、下螺栓将所述转轮紧固,所述上螺栓的隔板之间设置上吊耳。上述方案在进行起重工作时,先将绳索穿过转轮的上表面,起重滑车通过上吊耳固定在高处,绳索一头绑扎被传递物,地面工作人员拉拽绳索的另一头,起重滑车的转轮旋转,被传递物就被传递到高处上。在传递较重物体时,拉拽绳索人员的拉力稍小于重物重量,重物就会向下滑落,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锁式起重滑车,其具有防止重物发生回落,达到提高安全性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锁式起重滑车,包括吊钩、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滑轮,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设有连接块,所述吊钩底部与连接块连接;所述滑轮位于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且所述滑轮通过滑轮穿钉与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位于滑轮上方;所述滑轮外侧壁上沿其周向向内凹陷形成用于盛放绳索的环形槽,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靠近滑轮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用于使滑轮单向转动的偏心扇形楔块,两个所述偏心扇形楔块底部均与滑轮顶部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偏心扇形楔块的设置使得滑轮只能向传递重物方向旋转而不能逆向旋转,绳索与滑轮的摩擦力可以有效的防止重物向下回落,达到提高安全性的效果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轮穿钉与和滑轮之间设有定向轴承,所述定向轴承内圈与滑轮穿钉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定向轴承外圈与滑轮的内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向轴承的设置,定向轴承只能单向转动,进一步确保滑轮只能向传递重物方向旋转而不能逆向旋转,有效的防止重物向下回落,有效提高了起重工作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偏心扇形楔块底部铺设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能够在滑轮想要反转时,增大偏心扇形楔块对于滑轮的摩擦,同时弹性垫受到偏心扇形楔块和滑轮顶部的挤压发生形变,增大了与偏心扇形楔块和滑轮的接触面接和压力,进而使得偏心扇形楔块对滑轮的制动更加有效,使得滑轮只能向传递重物方向旋转而不能逆向旋转,绳索与滑轮的摩擦力可以有效的防止重物向下回落,达到提高安全性的效果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钩底部沿竖直方向贯穿过连接块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钩分类极广,一般包括:卸扣、吊环、圆环、梨形环、长吊环、组合吊环、S钩、鼻吊钩、美式吊钩羊角吊钩、眼形滑钩、带保险卡吊环螺钉、链条卸扣等,吊钩与连接块可拆卸连接,能够根据实际要求更换不同类型的吊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钩的开口处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封闭吊钩开口处的锁片,所述转杆上套设有用于将锁片压在吊钩开口处的弹性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片和弹性件的设置,可以有效提升吊钩的与被勾物体连接的稳定性,有效减少被勾物体与吊钩脱离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护板包括固定板和封闭板,所述固定板顶部与封闭板底部铰接,所述滑轮通过滑轮穿钉与第一护板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护板、连接块和封闭板共同穿设有用于使其固定连接的锁定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闭板和固定板铰接,能够打开封闭门将绳索套在滑轮的环形槽内,便于绳索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杆穿过第一护板的一端设有固定片,所述锁定杆另一端穿过封闭板且设有锁定板,所述封闭板上锁定杆穿过处设有与锁定板形状匹配的锁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定杆旋转至锁定板与锁定孔形状角度一致时,锁定杆对封闭板的锁定解除,可以打开封闭板向滑轮上安装绳索;当绳索安装完成后,将封闭板重新竖起使得锁定杆重新与封闭板连接,旋转锁定杆,使得锁定板与锁定孔形状角度不一致,锁定杆对封闭板进行锁定,此时起重滑车可以开始使用;锁孔和锁闭板设置,便于封闭板的开启和关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板和锁孔的形状均为三角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形的锁定板和锁孔,便于锁定板对封闭板的锁定,只有当锁定板与锁孔形状角度一致时,锁定杆对封闭板的锁定才能解除。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偏心扇形楔块和定向轴承的设置,使得滑轮只能向传递重物方向旋转而不能逆向旋转,绳索与滑轮的摩擦力可以有效的防止重物向下回落,能够有效提高起重工作的安全性;2、通过封闭块和固定板的设置,能够打开封闭门将绳索套在滑轮的环形槽内,便于绳索的安装;3、通过锁定杆和锁孔的设置,能够对封闭板进行锁定,便于封闭板的开启和关闭;4、通过连接块和固定螺母的设置,使得吊钩与连接块可拆卸连接,能够根据实际要求更换不同类型的吊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用于体现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用于体现连接块和吊钩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滑轮和偏心扇形楔块的位置关系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吊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偏心扇形楔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吊钩;11、锁片;12、转杆;13、弹性部件;2、第一护板;21、滑轮穿钉;22、定向轴承;23、偏心扇形楔块;23、1弧形面;232、制动端;234、分离端;235、橡胶垫;24、转动柱;25、连接块;251、固定螺母;3、第二护板;31、固定板;32、封闭板;321、锁孔;33、锁定杆;331、固定片;332、锁定板;4、滑轮;41、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锁式起重滑车,包括吊钩1、第一护板2、第二护板3和滑轮4,第一护板2和第二护板3整体均呈水滴状且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护板2和第二护板3之间设有连接块25,吊钩1底部沿竖直方向贯穿过连接块25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251。吊钩1分类极广,一般包括:卸扣、吊环、圆环、梨形环、长吊环、组合吊环、S钩、鼻吊钩、美式吊钩、羊角吊钩、眼形滑钩、带保险卡吊环螺钉、链条卸扣等。吊钩1与连接块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式起重滑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钩(1)、第一护板(2)、第二护板(3)和滑轮(4),所述第一护板(2)和第二护板(3)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护板(2)和第二护板(3)之间设有连接块(25),所述吊钩(1)底部与连接块(25)连接;所述滑轮(4)位于第一护板(2)和第二护板(3)之间,且所述滑轮(4)通过滑轮(4)穿钉(21)与第一护板(2)和第二护板(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25)位于滑轮(4)上方;所述滑轮(4)外侧壁上沿其周向向内凹陷形成用于盛放绳索的环形槽(41),所述第一护板(2)和第二护板(3)靠近滑轮(4)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用于使滑轮(4)单向转动的偏心扇形楔块(23),两个所述偏心扇形楔块(23)底部均与滑轮(4)顶部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起重滑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钩(1)、第一护板(2)、第二护板(3)和滑轮(4),所述第一护板(2)和第二护板(3)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护板(2)和第二护板(3)之间设有连接块(25),所述吊钩(1)底部与连接块(25)连接;所述滑轮(4)位于第一护板(2)和第二护板(3)之间,且所述滑轮(4)通过滑轮(4)穿钉(21)与第一护板(2)和第二护板(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25)位于滑轮(4)上方;所述滑轮(4)外侧壁上沿其周向向内凹陷形成用于盛放绳索的环形槽(41),所述第一护板(2)和第二护板(3)靠近滑轮(4)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用于使滑轮(4)单向转动的偏心扇形楔块(23),两个所述偏心扇形楔块(23)底部均与滑轮(4)顶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式起重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4)穿钉(21)与和滑轮(4)之间设有定向轴承(22),所述定向轴承(22)内圈与滑轮(4)穿钉(21)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定向轴承(22)外圈与滑轮(4)的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式起重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扇形楔块(23)底部铺设有橡胶垫(2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式起重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丽萍郁程田玉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海鸥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