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52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泵,输液泵用于与输液管配套使用,输液泵包括壳体、面框、驱动组件、泵片和防水膜,面框安装于壳体上,面框具有容置输液管的通道,面框内滑动安装有多个泵片,各泵片由驱动组件驱动而往复地前后运动,泵片的前端用于挤压输液管,防水膜设置在泵片的后端或者设置在泵片后面的驱动组件上。应用该输液泵,通过将防水膜设置在泵片的后端或者泵片后面的驱动组件上,使得容置输液管的通道与驱动组件隔开,避免液体进入驱动组件而造成短路等安全隐患。同时,由于防水膜设置于泵片的后端或泵片后面的驱动组件上,在对输液泵进行消毒时,防水膜不易受到消毒液的腐蚀,进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防止了输液泵内部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泵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输液泵。
技术介绍
输液泵是一种通过作用于输液管控制输液速度的仪器,常用于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药量的情况。输液泵一般包壳体,输液管安装于壳体前端,并通过压管块将输液管的一侧压住。壳体内安装有多个泵片,泵片沿输液管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泵片的前端由壳体上的开口穿出并作用于输液管,泵片的后端配合设置有凸轮组,凸轮随转轴转动,带动与凸轮配合的泵片做靠近或远离输液管的运动,进而改变对输液管的挤压程度。各泵片在凸轮的作用下在各自的相位进行往复运动,并作为整体进行蠕动运动来进行输液。为了防止液体或消毒剂等进入壳体内部,通常在壳体开口处粘贴一层防水膜。然而,防水膜粘贴在开口上,在对输液泵进行消毒时防水膜易受到消毒液的腐蚀而破损,引起输液泵的污染。且泵片挤压输液管时,经由防水膜传递挤压作用,由于防水膜受力变形等因素,输液管实际受到的挤压作用与泵片输出的挤压作用并不相同,因而输液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输液泵,该输液泵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防水膜易被消毒液腐蚀而破损及输液精度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输液泵,所述输液泵用于与输液管配套使用,所述输液泵包括壳体、面框、驱动组件、泵片和防水膜,所述面框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面框具有容置所述输液管的通道,所述面框内滑动安装有多个泵片,各所述泵片由驱动组件驱动而往复地前后运动,所述泵片的前端用于直接挤压所述输液管,所述防水膜设置在所述泵片的后端或者设置在所述泵片后面的所述驱动组件上。应用该输液泵,通过将防水膜设置在泵片的后端或者泵片后面的驱动组件上,避免了液体进入驱动组件而造成短路等安全隐患。同时,由于防水膜设置于泵片的后端或者泵片后面的驱动组件上,在对输液泵进行消毒时,防水膜不易受到消毒液的腐蚀,进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更可靠的防止了输液泵内部的污染。同时,由于防水膜设置在泵片的后端或者泵片后面的驱动组件上,进而泵片前端直接挤压输液管,输液管实际受到的挤压作用与泵片输出的挤压作用相同,避免了泵片经由防水膜挤压输液管时防水膜受力变形等因素对输液精度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了输液泵的输液精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防水膜与壳体密封连接,且防水膜上开设有通孔,泵片的后端穿过通孔并与其密封连接,或者位于泵片后面的驱动组件的作用端穿过通孔并与其密封连接。由于防水膜设置于泵片的后方,泵片前端能够直接作用于输液管。通过通孔的设置,驱动组件的作用端直接驱动泵片,泵片前端又直接作用于输液管,保证了对输液管挤压作用的精确控制,进而保证了输液的精度。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防水膜的四周边缘与壳体密封连接,中部为柔性的鼓包,通孔开设于鼓包上,泵片的后端或驱动组件的作用端与通孔过盈配合。通过鼓包的设置,泵片或作用端前后往复移动时,柔性的鼓包能够随之前后移动,也就是柔性的鼓包为作用端或泵片的移动提供了余量,便于其运动。同时,通过柔性鼓包为作用端或泵片的移动提供余量,使得作用端输出的挤压作用能够精确的传递至泵片,而不会受防水膜的阻碍作用而输出受阻,因此,进一步保证了该输液泵的输液精度。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输液泵,所述输液泵用于与输液管配套使用,所述输液泵包括壳体、面框、驱动组件、泵片和防水膜,所述面框具有容置所述输液管的通道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面框内滑动安装有多个所述泵片,所述防水膜设置在所述泵片的后端,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的密封连接,所述防水膜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其密封连接,各所述泵片与所述驱动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并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而往复地前后运动,所述泵片的前端用于直接挤压所述输液管,所述面框的上下侧壁上相对的设置有两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位于相邻的两所述泵片之间,且每组中相对的两个所述限位筋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输液管的管径。应用该输液泵,防水膜不易受到消毒液的腐蚀,进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泵片的前端直接挤压输液管,提高了输液泵的输液精度。各个部件间采用层层解剖的可拆卸结构,便于拆卸及清洗。且通过设置两组限位筋,避免了过多空间占用,同时,使输液管能够更好的保持平直,进一步提升了输液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输液泵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输液泵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面框与泵片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图3的纵截面示意图;图5为防水膜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输液管安装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壳体1,面框卡槽11,面框2,面框弹性卡扣21,U形卡槽22,限位筋23,扣手24,泵片3,泵片卡槽31,卡阻部32,防水膜4,通孔41,鼓包42,硬质支撑框43,柔性膜44,防水膜弹性卡扣45,推杆5,作用端51,圆环52,压管块6,输液管7。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输液泵,以减少防水膜受消毒液的腐蚀而破损造成输液泵的污染。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输液泵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输液泵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液泵包括壳体1、面框2、驱动组件、防水膜4和多个泵片3。其中,面框2安装于壳体1上,面框2与壳体1既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固定连接的分体式结构。面框2上具有容置输液管7的通道,输液泵使用时将输液管7放置在通道内。通道优选呈平直状,则输液管7平直穿过,有利于保证输液精度。根据需要,壳体1上与通道配合的也可以设置限位槽,输液管7受限位槽的限位作用平直的穿过输液泵。多个泵片3滑动安装于面框2内,具体可以在通道壁上对应各泵片3分别设置安装孔,则泵片3分别滑动安装于安装孔内并沿安装孔前后移动。输液管7放置于通道内后,泵片3向前移动时泵片3的前端挤压输液管7。泵片3的具体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如附图所示,可以设置12个泵片3,通过12个泵片3在各自的相位进行往复运动,其整体进行蠕动运动来进行输液。驱动组件设置在泵片3的后面,驱动泵片3往复地沿面框2前后移动。驱动组件的具体结构可参考输液泵的常规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驱动组件驱动泵片3,具体可以将驱动组件的作用端51分别与各泵片3连接,如与各泵片3的后端连接,以带动各泵片3前后运动。防水膜4设置在泵片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泵用于与输液管配套使用,所述输液泵包括壳体、面框、驱动组件、泵片和防水膜,所述面框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面框具有容置所述输液管的通道,所述面框内滑动安装有多个所述泵片,各所述泵片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而往复地前后运动,所述泵片的前端用于直接挤压所述输液管,所述防水膜设置在所述泵片的后端或者设置在所述泵片后面的所述驱动组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泵用于与输液管配套使用,所述输液泵包括壳体、面框、驱动组件、泵片和防水膜,所述面框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面框具有容置所述输液管的通道,所述面框内滑动安装有多个所述泵片,各所述泵片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而往复地前后运动,所述泵片的前端用于直接挤压所述输液管,所述防水膜设置在所述泵片的后端或者设置在所述泵片后面的所述驱动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膜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且所述防水膜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泵片的后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其密封连接,或者位于所述泵片后面的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其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膜的四周边缘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中部为柔性的鼓包,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鼓包上,所述泵片的后端或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端与所述通孔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扭矩输出装置、凸轮轴、与各所述泵片一一对应设置的推杆和凸轮,所述扭矩输出装置与所述凸轮轴连接以带动所述凸轮轴转动,各所述凸轮均固定于所述凸轮轴上,各所述推杆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凸轮配合的圆环,另一端为所述驱动组件的作用端,所述凸轮转动带动所述推杆往复地前后运动,所述推杆的作用端带动所述泵片相应前后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膜包括硬质支撑框和柔性膜,所述柔性膜的边缘与所述硬质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硬质支撑框与所述壳体可拆卸的连接并将所述柔性膜挤压于所述壳体上以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与所述壳体可拆卸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和所述壳体中的一者具有面框弹性卡扣,另一者具有能够与所述面框弹性卡扣卡合的面框卡槽。


8.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申辉胡莲郑宏邓南方刘华勇卢艺陈猛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