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48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7
本申请公开了接合设备。接合设备包括第一台、第二台和辊构件,其中,第一台上布置有第一衬底,第二台上布置有与第一衬底面对的第二衬底,并且辊构件包括辊部和进气部。辊部包括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内孔和连接内孔与外部空间的多个开口并且配置成通过按压第一衬底来接合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进气部连接到辊部并且配置成吸入内孔的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合设备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9年3月18日提交的第10-2019-003074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整个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接合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接合衬底的设备以及使用该设备接合衬底的方法。
技术介绍
已开发出在诸如电视机、便携式电话、平板电脑、导航系统和游戏机的多媒体设备中使用的各种显示装置。例如,显示装置可包括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液晶显示(LCD)装置、电泳显示(ED)装置、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SED)装置和真空荧光显示(VFD)装置。另外,显示装置可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用于感测外部输入的输入感测单元和窗。显示面板、输入感测单元和窗可设置为单独的部件,并且可通过它们之间的接合工艺彼此联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可提供能够使用包括开口的辊构件来接合两个衬底的接合设备、以及使用该接合设备接合衬底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概念的实施方式中,接合设备包括第一台、第二台和辊构件,其中,第一台上布置有第一衬底,第二台上布置有与第一衬底面对的第二衬底,并且辊构件包括辊部和进气部。辊部包括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内孔和连接内孔与外部空间的多个开口并且配置成接合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进气部连接到辊部并且配置成吸入内孔的空气。在实施方式中,辊部可包括支承部和按压部,其中,支承部中限定有内孔,并且按压部布置在支承部上。开口中的每个可为穿透支承部和按压部的孔。在实施方式中,支承部可包括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以及外表面,其中,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将内孔暴露于外部,并且外表面中限定有开口并且连接第一侧表面与第二侧表面。进气部与从第一侧表面暴露的内孔完全重叠并且连接到第一侧表面。在实施方式中,辊构件还可包括对齐部,其中,对齐部连接到第二侧表面并且配置成使支承部旋转。在实施方式中,对齐部可包括盖部和杆部,其中,盖部与内孔完全重叠并且连接到第二侧表面,并且杆部连接到盖部。在实施方式中,按压部可布置在外表面的整个部分上。在实施方式中,支承部可由金属形成,并且按压部可由聚氨酯形成。在实施方式中,当在辊部的剖面图中观察时,支承部的厚度可大于按压部的厚度。在实施方式中,开口可包括在辊构件的长度方向上彼此不重叠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当在辊部的剖面图中观察时,支承部可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由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间隔开的形状。在实施方式中,开口可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可在辊构件的长度方向上不与第二开口重叠。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可分别在辊构件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二开口重叠。在实施方式中,开口可彼此间隔开并且可在一个方向上排列。在本专利技术概念的实施方式中,接合衬底的方法包括:通过包括在辊构件中的开口将布置在第一台上的第一衬底的一端部吸附到辊构件上;使第一衬底的一端部与布置在第二台上的第二衬底的一端部对齐;使吸附在辊构件上的第一衬底的一端部与第二衬底的一端部接触;以及在通过辊构件按压第一衬底的期间使辊构件在一个方向上滚动。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在将第一衬底的一端部吸附到辊构件上之前,使开口与第一衬底的一端部对齐,以使得开口与第一衬底的一端部面对。在实施方式中,辊构件可通过连接到辊构件的端部的对齐部来旋转,以使得开口与第一衬底的一端部对齐。在实施方式中,辊构件可包括通过开口连接到外部空间的内孔。在实施方式中,进气部可连接到辊构件的一端部,并且第一衬底的一端部可通过进气部的吸气操作而通过开口吸附在辊构件上。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衬底的一端部与第二衬底的一端部的对齐可在进气部的吸气操作中执行。在实施方式中,进气部的吸气操作可在第一衬底的一端部与第二衬底的一端部接触之后停止。附图说明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概念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概念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使用本专利技术概念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接合设备制造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概念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接合设备的分解立体图;图3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概念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辊构件的立体图;图3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概念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辊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3C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概念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辊构件的另一部分的立体图;图4A是沿着图3A的线I-I'截取以示出本专利技术概念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辊构件的剖面图;图4B是沿图3A的线I-I'截取以示出本专利技术概念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辊构件的剖面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概念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接合衬底的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布置在第一台上的第一衬底的剖面图;以及图7A至图7E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概念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接合衬底的方法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示出了各种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概念进行更加完整的描述。然而,本专利技术概念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以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整地传达本专利技术概念的范围。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应理解,当诸如层、区域或衬底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可存在有中间元件。相反,措辞“直接”是指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是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除非内容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a)”、“一(an)”和“该(the)”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在内。“或(or)”意味着“和/或(and/or)”。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还应理解,当措辞“包括(comprise)”和/或“包括有(comprising)”或者“包括(include)”和/或“包括有(including)”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示所陈述的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集群的存在或添加。空间相对措辞诸如“下面(beneath)”、“下方(below)”、“下(lower)”、“上方(above)”、“上(upper)”等可在本文中为了描述的便利而使用,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理解,除了附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相对措辞旨在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below)”或“下面(beneath)”的元件将随后被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措辞“下方”可包含上方和下方的取向这两者。装置可以其它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合设备,其包括:/n第一台,所述第一台上布置有第一衬底;/n第二台,所述第二台上布置有与所述第一衬底面对的第二衬底;以及/n辊构件,所述辊构件包括辊部和进气部,其中,所述辊部包括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内孔和连接所述内孔与外部空间的多个开口并且配置成接合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并且所述进气部连接到所述辊部并且配置成吸入所述内孔的空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8 KR 10-2019-00307491.一种接合设备,其包括:
第一台,所述第一台上布置有第一衬底;
第二台,所述第二台上布置有与所述第一衬底面对的第二衬底;以及
辊构件,所述辊构件包括辊部和进气部,其中,所述辊部包括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内孔和连接所述内孔与外部空间的多个开口并且配置成接合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并且所述进气部连接到所述辊部并且配置成吸入所述内孔的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设备,其中,
所述辊部包括:
支承部,所述支承部中限定有所述内孔;以及
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布置在所述支承部上,并且
其中,所述开口中的每个为穿透所述支承部和所述按压部的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合设备,其中,
所述支承部包括:
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将所述内孔暴露于外部;以及
外表面,所述外表面中限定有所述开口并且连接所述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进气部与从所述第一侧表面暴露的所述内孔完全重叠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侧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合设备,其中,
所述辊构件还包括:
对齐部,所述对齐部连接到所述第二侧表面并且配置成使所述支承部旋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东镐姜锡宙金秉戊李承柱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