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桥梁钢筋抬升式定位装置和定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456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7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制桥梁钢筋定位装置及方法,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座、盖体、夹紧块和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夹紧块设置在凹槽中,钢筋从支座和盖体穿过,并被夹紧块夹紧,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支座和盖体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以快速方便对多个钢筋固定或者取消固定,并且定位装置重复装拆使用,节约了成本和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桥梁钢筋抬升式定位装置和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桥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桥梁钢筋抬升式定位装置和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河流、山区、公路交叉处,桥梁的建设越来越多,而之前一般采用现浇方式施工桥梁,这种方式对于周边环境有很大的要求,且很容易受施工条件的限制。近些年,桥梁构件工厂全预制化生产模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全预制拼装桥梁设计中,预制墩柱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墩柱顶部预留钢筋与预制盖梁等桥梁上部预制构件底部的预埋套筒进行现场连接,为保证预制墩柱与桥梁上部预制构件的顺利连接,在墩柱预制时必须严格控制墩柱顶部预留钢筋的位置精度。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定位装置对预留钢筋定位并用焊接或者螺纹结构进行一一固定,然后进行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制桥墩,在有的方案中定位装置与预制桥墩形成一体,这样造成了定位装置的浪费。在有的方案中,在形成桥墩后采用切割方式将定位装置除去,或者一一拧开螺纹结构。这样的方案安装和拆卸都非常费时费力,效率太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中任一个,提出一种预制桥梁钢筋抬升式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盖体、抬升驱动装置和夹紧块,其中,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夹紧块设置在凹槽中;抬升驱动装置与盖体固定连接;钢筋从支座和盖体穿过,且在盖体向上移动时能够驱动夹紧块夹紧钢筋。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为具有四个第一边框的方形环状结构,所述第一边框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面上设置多个第一钢筋通孔,在第一钢筋通孔外侧设置有两条定位槽。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块包括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卡爪包括楔形的主体部和位于主体下方的支撑部,所述楔形的主体部包括顶面、底面和四个侧面,其中靠近支撑部的底面尺寸小,远离支撑部的顶面尺寸大,四个侧面中有两个相对的面平行,另外两个侧面包括一个垂直于顶面和底面的正面和与所述正面相对倾斜的背面,其中在正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弧形的凹口。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支撑部安装在所述两条定位槽中,并且所述第一卡爪的凹口和第二卡爪的凹口相对设置。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为具有四个第二边框的方形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边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钢筋通孔,所述第二钢筋通孔与第一钢筋通孔对齐设置,在第二钢筋通孔周围设置两个固定通孔,在两个固定通孔位置连接两组抬升驱动装置。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抬升驱动装置包括一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为上小下大的楔形结构,包括一个斜面,所述斜面与卡爪的倾斜的背面相配合。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在支座的边缘一定距离位置处的凹槽,所述第二限位件为从距离盖体边缘一定距离位置处向下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可以插入凹槽中并与凹槽侧壁滑动接触。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四个第一边框上均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在所述四个第二边框上均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预制桥梁钢筋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将抬升驱动装置固定在盖体上;将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支撑部放置在凹槽底部的定位槽中,第一卡爪的凹口和第二卡爪的凹口相对设置;将钢筋的头部穿过所述支座的第一钢筋通孔以及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的空间;向盖板施加向上的力使得盖板向上移动,带动所述驱动件分别沿着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斜面向上移动,进而驱动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相向移动,并将钢筋夹紧。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以快速方便对多个钢筋固定或者取消固定,并且定位装置重复装拆使用,节约了成本和工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定位装置固定钢筋后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定位装置固定钢筋后的钢筋位置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定位装置固定钢筋后的定位件位置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座俯视图;图5为图4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盖板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盖板的仰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定位块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定位块仰视图;图10为抬升驱动装置,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图11为固定了抬升驱动装置的盖板与支座的安装示意图;图12为在图11中安装了夹紧块的示意图;图13为钢筋穿过夹紧块视图;图14为盖板向上抬升后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底座俯视图;图16为图15凹槽位置局部放大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盖板仰视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安装钢筋后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桥梁钢筋定位装置包括,支座100、盖体200、抬升驱动装置240和夹紧块120。其中,如图4-5所示,所述支座100为具有四个第一边框的方形环状结构,所述第一边框上设置有凹槽130,所述凹槽130底面131上设置多个第一钢筋通孔133,在第一钢筋通孔133外侧设置有两条定位槽132。如图6-7所示,所述盖体200为具有四个第二边框的方形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边框上设置有多个钢筋通孔204,所述第二钢筋通孔204与第一钢筋通孔133对齐设置。在第二钢筋通孔204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固定通孔202,在两个固定通孔202位置连接两组抬升驱动装置240。其中,所述第二钢筋通孔203可以允许所述抬升驱动装置240的第一卡爪121和第二卡爪122从中穿过,放入所述凹槽130内。如图8-9所示,所述夹紧块120包括第一卡爪121和第二卡爪122,所述卡爪121包括楔形的主体部和位于主体下方的支撑部123。所述楔形的主体部包括顶面、底面和四个侧面,其中靠近支撑部123的底面尺寸小,远离支撑部123的顶面尺寸大,四个侧面中有两个相对的面平行,另外两个侧面包括一个垂直于顶面和底面的正面和与所述正面相对倾斜的背面,其中在正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弧形的凹口124。所述第一卡爪121和第二卡爪122的支撑部123安装在所述两条定位槽132中,并且所述第一卡爪121的凹口124和第二卡爪122的凹口124相对设置。其中所述支撑部123的宽度定位槽132的宽度,使得支撑部123可以在定位槽内一定幅度的左右移动。如图10,每组所述抬升驱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桥梁钢筋抬升式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盖体、抬升驱动装置和夹紧块,其中,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夹紧块设置在凹槽中;抬升驱动装置与盖体固定连接;钢筋从支座和盖体穿过,且在盖体向上移动时能够驱动夹紧块夹紧钢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桥梁钢筋抬升式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盖体、抬升驱动装置和夹紧块,其中,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夹紧块设置在凹槽中;抬升驱动装置与盖体固定连接;钢筋从支座和盖体穿过,且在盖体向上移动时能够驱动夹紧块夹紧钢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为具有四个第一边框的方形环状结构,所述第一边框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面上设置多个第一钢筋通孔,在第一钢筋通孔外侧设置有两条定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块包括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卡爪包括楔形的主体部和位于主体下方的支撑部,所述楔形的主体部包括顶面、底面和四个侧面,其中靠近支撑部的底面尺寸小,远离支撑部的顶面尺寸大,四个侧面中有两个相对的面平行,另外两个侧面包括一个垂直于顶面和底面的正面和与所述正面相对倾斜的背面,其中在正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弧形的凹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支撑部安装在所述两条定位槽中,并且所述第一卡爪的凹口和第二卡爪的凹口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为具有四个第二边框的方形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边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钢筋通孔,所述第二钢筋通孔与第一钢筋通孔对齐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金德张丽洁张立华薛菲郑鹤鸣陈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德公路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