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阀免堵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40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阀免堵吸盘,包括面板及底板,面板设有若干吸附孔,有阀免堵吸盘还包括堵头组件,堵头组件包括堵头、弹性件及阀座,阀座设有弹性件室及通气尾孔,弹性件室及通气尾孔连通,弹性件安装于弹性件室,堵头位于弹性件上,每一阀座与一个或多个吸附孔连通,通气尾孔被抽气,当吸附孔上未被工件覆盖时,堵头下方形成负压,堵头上方正常大气压使堵头下压将阀座封闭,未被工件覆盖的吸附孔完成封堵;当吸附孔上被工件覆盖时,堵头下方形成负压,堵头与工件之间也形成负压,堵头无气压受力,弹性件弹力使阀座畅通,吸附孔保持负压吸附工件,解决漏气的问题,实现免堵就能防漏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阀免堵吸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盘,尤其是涉及一种有阀免堵吸盘。
技术介绍
现市场上使用的吸盘,工件与吸盘幅面不匹配的情况下,未有覆盖工件的吸盘部分,会漏气,导致吸盘内的气压减弱,吸附力减小,吸盘此时就吸不住或吸不紧工件。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将吸盘分成若干个区域,通过阀门来关闭未有覆盖工件的吸盘的区域。这种方法一方面增加了吸盘的加工成本,增加了阀门的控制成本,且只能一定程度地减少漏气,不能完全杜绝。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未覆盖工件的吸盘部分用纸张类物品来遮盖。这种方法可以很大程度减少漏气,但此操作繁琐,严重影响作业效率,不利于自动化,且用于遮盖的纸张类物品会影响操作,影响所加工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有阀免堵吸盘,未有工件覆盖的区域,吸附孔能自动封堵,在有工件覆盖的区域,吸盘能自动打开吸附孔实现吸附工件的功能,解决漏气的问题,实现免堵就能防漏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有阀免堵吸盘,包括面板及底板,所述面板设有若干吸附孔,所述有阀免堵吸盘还包括堵头组件,所述堵头组件包括堵头、弹性件及阀座,所述阀座设有弹性件室及通气尾孔,所述弹性件室及所述通气尾孔连通,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弹性件室,所述堵头位于所述弹性件上,每一所述阀座与一个或多个所述吸附孔连通,所述通气尾孔被抽气,当所述吸附孔上未被工件覆盖时,所述堵头下方形成负压,所述堵头上方正常大气压使所述堵头下压将所述阀座封闭,未被工件覆盖的吸附孔完成封堵;当所述吸附孔上被工件覆盖时,所述堵头下方形成负压,所述堵头与工件之间也形成负压,所述堵头无气压受力,所述弹性件弹力使所述阀座畅通,所述吸附孔保持负压吸附所述工件。进一步地,所述阀座还设有堵头室,所述堵头位于所述堵头室中,所述堵头室与所述弹性件室连通,所述堵头室与所述弹性件室之间形成封堵台阶,所述堵头与所述封堵台阶抵触使所述阀座封闭。进一步地,所述面板设有安装孔,所述阀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进一步地,所述阀座安装于底板中。进一步地,所述堵头组件还包括安装板,若干所述阀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面板设有安装孔,所述阀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下部,所述堵头位于所述安装孔上部,所述安装孔上部与所述弹性件室之间形成封堵台阶,所述堵头与所述封堵台阶抵触使所述阀座封闭。进一步地,所述堵头组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安装板设有安装孔,若干所述阀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下部,所述堵头位于所述安装孔上部,所述安装孔上部与所述弹性件室之间形成封堵台阶,所述堵头与所述封堵台阶抵触使所述阀座封闭。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设有抽风口、纵向通气槽及横向通气槽,所述纵向通气槽及所述横向通气槽相互连通,每一所述通气尾孔通过所述纵向通气槽及所述横向通气槽与所述抽风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设有抽风口及空腔,每一所述通气尾孔通过所述空腔与所述抽风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堵头为球珠、圆柱、椎体中的任意一种。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有阀免堵吸盘的抽风口通过气管与外部风机连接,风机抽气,有阀免堵吸盘未被工件覆盖的区域,堵头下方形成负压,堵头上方正常大气压使堵头下压将阀座封闭,未被工件覆盖的吸附孔完成封堵;当吸附孔上被工件覆盖时,堵头下方形成负压,堵头与工件之间也形成负压,堵头无气压受力,弹性件弹力使阀座畅通,吸附孔负压稳定保持,实现吸附工件的功能,解决漏气的问题,实现免堵就能防漏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有阀免堵吸盘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有阀免堵吸盘的分解图;图3为图2的有阀免堵吸盘的面板的立体图;图4为图3的面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有阀免堵吸盘的底板的立体图;图6为图2的有阀免堵吸盘的堵头组件的分解图;图7为图6的堵头组件的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的有阀免堵吸盘的内部架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有阀免堵吸盘第二实施例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有阀免堵吸盘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有阀免堵吸盘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有阀免堵吸盘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有阀免堵吸盘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有阀免堵吸盘第七实施例的底板的立体图。图中:10、面板;11、安装孔;12、吸附孔;20、底板;21、纵向通气槽;22、横向通气槽;23、抽风口;24、空腔;30、堵头组件;31、堵头;32、弹性件;33、阀座;330、堵头室;331、弹性件室;332、通气尾孔;34、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组件,通过中间组件固定。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有阀免堵吸盘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有阀免堵吸盘包括面板10、底板20以及若干堵头组件30。面板10设有若干安装孔11以及若干吸附孔12。安装孔11的数量与吸附孔12的数量相同。若干吸附孔12均匀分布于面板10上表面。每一安装孔11与一吸附孔12连通。吸附孔12位于安装孔11上方并与安装孔11连通。吸附孔12为直孔、台阶孔、锥孔等功能相同的孔中的一种。底板20设有纵向通气槽21、横向通气槽22以及抽风口23。纵向通气槽21以及横向通气槽22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纵向通气槽21间隔设置于底板20内表面并相互平行。多个横向通气槽22间隔设置于底板20内表面并相互平行。每一纵向通气槽21垂直于横向通气槽22。多个纵向通气槽21以及多个横向通气槽22相互连通。抽风口23位于底板20的中心处并呈圆形。堵头组件30的数量与吸附孔12的数量对应。每一堵头组件30包括堵头31、弹性件32、阀座33。堵头31为球珠、圆柱、椎体等功能相近的中的任意一种。弹性件32在本实施例中为弹簧。阀座33设有堵头室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阀免堵吸盘,包括面板及底板,所述面板设有若干吸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有阀免堵吸盘还包括堵头组件,所述堵头组件包括堵头、弹性件及阀座,所述阀座设有弹性件室及通气尾孔,所述弹性件室及所述通气尾孔连通,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弹性件室,所述堵头位于所述弹性件上,每一所述阀座与一个或多个所述吸附孔连通,所述通气尾孔被抽气,当所述吸附孔上未被工件覆盖时,所述堵头下方形成负压,所述堵头上方正常大气压使所述堵头下压将所述阀座封闭,未被工件覆盖的吸附孔完成封堵;当所述吸附孔上被工件覆盖时,所述堵头下方形成负压,所述堵头与工件之间也形成负压,所述堵头无气压受力,所述弹性件弹力使所述阀座畅通,所述吸附孔保持负压吸附所述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阀免堵吸盘,包括面板及底板,所述面板设有若干吸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有阀免堵吸盘还包括堵头组件,所述堵头组件包括堵头、弹性件及阀座,所述阀座设有弹性件室及通气尾孔,所述弹性件室及所述通气尾孔连通,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弹性件室,所述堵头位于所述弹性件上,每一所述阀座与一个或多个所述吸附孔连通,所述通气尾孔被抽气,当所述吸附孔上未被工件覆盖时,所述堵头下方形成负压,所述堵头上方正常大气压使所述堵头下压将所述阀座封闭,未被工件覆盖的吸附孔完成封堵;当所述吸附孔上被工件覆盖时,所述堵头下方形成负压,所述堵头与工件之间也形成负压,所述堵头无气压受力,所述弹性件弹力使所述阀座畅通,所述吸附孔保持负压吸附所述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阀免堵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还设有堵头室,所述堵头位于所述堵头室中,所述堵头室与所述弹性件室连通,所述堵头室与所述弹性件室之间形成封堵台阶,所述堵头与所述封堵台阶抵触使所述阀座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阀免堵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设有安装孔,所述阀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阀免堵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安装于底板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阀免堵吸盘,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少山刘达文欧春炎韦昌华贲海望马海陈万里赖高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银美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