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液体分布功能的填料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17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液体分布功能的填料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圈梁、支撑梁支座、支撑梁、上部支撑层、液体导管及液体分布槽;支撑圈梁通过支撑梁支座与填料塔的塔体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圈梁固定连接;上部支撑层设于支撑梁的顶部,其由多个竖向横截面为梯形的梯形支撑件组成;梯形支撑件的2个侧面上分布多个气体分布口,梯形支撑件的底部设有多个液体出口;液体分布槽为多个,设于支撑梁的底部,梯形支撑件底部的液体出口通过对应的液体导管连接液体分布槽的顶部,液体分布槽上设有多个液体分布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填料支撑及液体分布功能集成为一体,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价格低廉且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液体分布功能的填料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塔器填料内件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液体分布功能的填料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填料塔是化工行业的常用设备,其中的填料支撑及气液分布装置直接影响填料塔的效率。液体分布装置通常安装于填料塔的填料上方,用于将液体均匀分布到填料表面,形成液体的初始分布。基于液相均匀分布的重要性,一般对液体分布器的要求包括:自由面积大、分布均匀、有一定的操作弹性、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常用的液体分布装置有很多形式,包括管式液体分布器、槽式液体分布器、喷洒式液体分布器和盘式液体分布器等。通常,填料塔内的填料支撑装置及液体分布装置均为独立装置,因此结构相对复杂,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液体分布功能的填料支撑装置,将填料支撑及液体分布功能集成为一体,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价格低廉且占用空间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液体分布功能的填料支撑装置,设于填料塔内;包括支撑圈梁、支撑梁支座、支撑梁、上部支撑层、液体导管及液体分布槽;所述支撑圈梁通过支撑梁支座与填料塔的塔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为多根平行且间隔设置,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圈梁固定连接;所述上部支撑层设于支撑梁的顶部,其由多个竖向横截面为梯形的梯形支撑件组成,梯形支撑件的轴线垂直于支撑梁的轴线;梯形支撑件的2个侧面上分布多个气体分布口,梯形支撑件的底部设有多个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分布槽为多个,设于支撑梁的底部,梯形支撑件底部的液体出口通过对应的液体导管连接液体分布槽的顶部,液体分布槽上设有多个液体分布孔。所述支撑圈梁由角钢或扁钢制成,支撑圈梁的顶面与支撑梁的顶面平齐。所述支撑梁由工字钢、H型钢或槽钢制成。所述梯形支撑件之间采用插接、螺栓连接或焊接固定。所述梯形支撑件与支撑梁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固定。所述液体分布槽由2块侧板、1块底板及2块端板组成,2块侧板之间形成槽形空间,槽形空间的底部通过底板封闭,槽形空间的两端通过2块端板封闭;所述侧板和端板上分别开设液体分布孔。所述液体分布槽平行于梯形支撑件的轴线方向设置,并且液体分布槽的中心线与对应梯形支撑件底面的中心线共面。所述液体导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梯形支撑件开孔的自由截面积大于100%,支撑处不会产生液泛,气体阻力小;2)梯形支撑件气体分布均匀,受力好;3)利用支撑梁形成液体分布装置,减少塔高,经济性好;4)支撑梁稳定性好,有利于液体分布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具有液体分布功能的填料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一。图3是图1的俯视图二(未显示上部支撑层)。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支撑件的断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液体分布槽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A向视图。图中:1.填料塔2.支撑圈梁3.支撑梁支座4.支撑梁5.梯形支撑件51.气体分布口52.液体出口53.螺栓6.液体导管7.液体分布槽71.侧板72.底板73.端板74.液体分布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具有液体分布功能的填料支撑装置,设于填料塔1内;包括支撑圈梁2、支撑梁支座3、支撑梁4、上部支撑层、液体导管6及液体分布槽7;所述支撑圈梁2通过支撑梁支座3与填料塔1的塔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4为多根平行且间隔设置,支撑梁4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圈梁2固定连接;所述上部支撑层设于支撑梁4的顶部,其由多个竖向横截面为梯形的梯形支撑件5组成(如图4所示),梯形支撑件5的轴线垂直于支撑梁4的轴线;梯形支撑件5的2个侧面上分布多个气体分布口51,梯形支撑件5的底部设有多个液体出口52;所述液体分布槽7为多个,设于支撑梁4的底部,梯形支撑件5底部的液体出口52通过对应的液体导管6连接液体分布槽7的顶部,液体分布槽7上设有多个液体分布孔74。所述支撑圈梁2由角钢或扁钢制成,支撑圈梁2的顶面与支撑梁4的顶面平齐。所述支撑梁4由工字钢、H型钢或槽钢制成。所述梯形支撑件5之间采用插接、螺栓连接或焊接固定。所述梯形支撑件5与支撑梁4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固定。如图5、图6所示,所述液体分布槽7由2块侧板71、1块底板72及2块端板73组成,2块侧板71的顶部与支撑梁4的底部焊接,2块侧板71之间形成槽形空间,槽形空间的底部通过底板72封闭,槽形空间的两端通过2块端板73封闭;所述侧板71和端板73上分别开设液体分布孔74。所述液体分布槽7平行于梯形支撑件5的轴线方向设置,并且液体分布槽7的中心线与对应梯形支撑件5底面的中心线共面。所述液体导管6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具有液体分布功能的填料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填料塔1内喷淋液体喷洒到上层填料上,经过上层填料后流入梯形支撑件5的底部,通过液体导管6进入液体分布槽7,通过多个液体分布孔74均匀分布到下层填料上;同时,填料支撑装置下方的气体经过梯形支撑件5侧面的多个气体分布口51均匀进入上层填料中,从而在填料塔内实现气液均匀分布的目的,达到传质效果。以下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液体分布功能的填料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梁、支撑圈梁、支撑梁支座、梯形支撑件、液体导管、液体分布槽。所述支撑梁由工字钢制成;支撑圈梁为环形结构,由角钢制成,支撑圈梁与支撑梁的上表面一平,在填料塔内部形成主支撑平面,主支撑平面的顶部设梯形支撑件,多个梯形支撑件相互连接组成上部支撑层。梯形支撑件的横截面为等边梯形,对应梯形2个侧边的梯形支撑件两侧面分别开设多个气体分布口,对应梯形底边的梯形支撑件底面开设多个液体出口。所述支撑梁的底部两侧焊接侧板,侧板的两端通过端板封闭,底部通过底板封闭,形成液体分布槽,梯形支撑件的液体出口通过液体导管连接液体分布槽。液体分布槽的侧板及端板上分别开设多个液体分布孔。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导管采用圆管,其直径根据填料尺寸确定。所述支撑梁与梯形支撑件的轴线相互垂直,液体分布槽与梯形支撑件的轴线相互平行,且液体分布槽的设置位置对应梯形支撑件的底部(波谷)。如图4所示,梯形支撑件5的顶部设立板,相邻2个梯形支撑件5之间通过螺栓53连接。支撑梁与梯形支撑件之间采用焊接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液体分布功能的填料支撑装置,设于填料塔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圈梁、支撑梁支座、支撑梁、上部支撑层、液体导管及液体分布槽;所述支撑圈梁通过支撑梁支座与填料塔的塔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为多根平行且间隔设置,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圈梁固定连接;所述上部支撑层设于支撑梁的顶部,其由多个竖向横截面为梯形的梯形支撑件组成,梯形支撑件的轴线垂直于支撑梁的轴线;梯形支撑件的2个侧面上分布多个气体分布口,梯形支撑件的底部设有多个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分布槽为多个,设于支撑梁的底部,梯形支撑件底部的液体出口通过对应的液体导管连接液体分布槽的顶部,液体分布槽上设有多个液体分布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液体分布功能的填料支撑装置,设于填料塔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圈梁、支撑梁支座、支撑梁、上部支撑层、液体导管及液体分布槽;所述支撑圈梁通过支撑梁支座与填料塔的塔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为多根平行且间隔设置,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圈梁固定连接;所述上部支撑层设于支撑梁的顶部,其由多个竖向横截面为梯形的梯形支撑件组成,梯形支撑件的轴线垂直于支撑梁的轴线;梯形支撑件的2个侧面上分布多个气体分布口,梯形支撑件的底部设有多个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分布槽为多个,设于支撑梁的底部,梯形支撑件底部的液体出口通过对应的液体导管连接液体分布槽的顶部,液体分布槽上设有多个液体分布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液体分布功能的填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圈梁由角钢或扁钢制成,支撑圈梁的顶面与支撑梁的顶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液体分布功能的填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由工字钢、H型钢或槽钢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段有龙曲斌于涛曹培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