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母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669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母排,包括第一直流母排组件、第二直流母排组件以及交流母排组件,第一直流母排组件包括第一重合区,第二直流母排组件包括与第一重合区重合的第二重合区以及与第二重合区连接的第三重合区,交流母排组件包括与第三重合区重合的第四重合区以及与第四重合区连接的安装区;第一重合区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及第一避让区;第二重合区上设置有第二避让孔和第三避让孔;第三重合区设置有第四避让孔以及第二连接孔,第四重合区在与第二连接孔重合区域设置第五避让孔,第四重合区在与第四避让孔重合处设置有第三连接孔,安装区还设置有第六避让孔以及第四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复合母排不能安装多组IGBT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母排
本技术涉及复合母排的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母排。
技术介绍
电机控制器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中重要的组成部件,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功率模块是构成电机控制器的核心器件。前期控制器基本都是使用集成式的IGBT功率模块作为主功率开关器件。集成式IGBT模块存在供货周期长,成本高、物理布局设计不灵活、不能充分发挥水道散热能力等不足。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采用单管IGBT模块并联成为电机控制器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控制器内部单管IGBT模块并联技术要点一是保证系统较低杂散电感,二是保证各单管电流均衡。为保证并联性能,结构布局上要求IGBT上下管距离尽可能短,各桥臂电气连接回路基本对称。并联模块每个IGBT有三个管脚,至少需要6个IGBT,且需尽可能靠近,空间很小。在此前提下,各管间的连接母排设计尤为重要。采用普通母排,考虑多点位连接及绝缘防护要求,空间受限,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母排,用于解决现有的复合母排不能安装多组IGBT的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母排,包括第一直流母排组件(1)、第二直流母排组件(2)以及交流母排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母排组件(1)包括第一重合区(111),所述第二直流母排组件(2)包括与所述第一重合区(111)重合的第二重合区(211)以及与所述第二重合区(211)连接的第三重合区(212),所述交流母排组件(3)包括与所述第三重合区(212)重合的第四重合区(311)以及与所述第四重合区(311)连接的安装区(312);所述第一重合区(11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IGBT的E极的第一连接孔(1111),所述第一连接孔(1111)的旁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一IGBT的C极和G极的第一避让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母排,包括第一直流母排组件(1)、第二直流母排组件(2)以及交流母排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母排组件(1)包括第一重合区(111),所述第二直流母排组件(2)包括与所述第一重合区(111)重合的第二重合区(211)以及与所述第二重合区(211)连接的第三重合区(212),所述交流母排组件(3)包括与所述第三重合区(212)重合的第四重合区(311)以及与所述第四重合区(311)连接的安装区(312);所述第一重合区(11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IGBT的E极的第一连接孔(1111),所述第一连接孔(1111)的旁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一IGBT的C极和G极的第一避让区(1112);所述第二重合区(211)在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111)重合处设置有用于避让第一IGBT的E极的第二避让孔(2111),所述第二重合区(211)还在与所述第一避让区(1112)重合处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一IGBT的G极的第三避让孔(2112);所述第三重合区(212)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一IGBT的C极的第四避让孔(2122)以及用于连接第二IGBT的C极的第二连接孔(2121),所述第四重合区(311)在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121)重合区域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IGBT的C极的第五避让孔(3112),所述第四重合区(311)在与所述第四避让孔(2122)重合处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IGBT的C极的第三连接孔(3111),所述安装区(312)还设置有避让所述第二IGBT的G极的第六避让孔(3122)以及用于安装所述第二IGBT的E极的第四连接孔(3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母排组件(1)包括第一直流母排(11)、用于包裹所述第一直流母排(11)的第一侧面的第一绝缘层(12)以及与第二直流母排组件(2)连接的,用于包裹所述第一直流母排(11)的第二侧面的第二绝缘层(13),所述第一直流母排(11)包括第一重合区(111)以及设置在第一重合区(111)一侧的多组第一直流连接端(112),所述第一重合区(111)在远离所述第一直流连接端(112)的裸露端处设置有多个间距相等,且成排的第一连接孔(1111),且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孔(1111)之间还开设有第一避让区(1112),所述第一避让区(1112)内还设置有从所述第一重合区(111)的本体延伸出来的弯折的第一信号引脚(15),所述第一绝缘层(12)和第二绝缘层(1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重合区(111)的两侧面,且在所述第一信号引脚(15)和第一连接孔(1111)重合区域开设有第一裸露槽(141),且在与所述第三避让孔(2112)重合处设置有用于裸露所述第三避让孔(2112)的第一裸露孔(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流母排组件(2)包括第二直流母排(21)、与所述第二绝缘层(13)连接,用于包裹所述第二直流母排(21)的第一侧面的第三绝缘层(22)以及与所述交流母排组件(3)连接,用于包裹所述第二直流母排(21)的第二侧面的第四绝缘层(23),所述第二直流母排(21)包括第三重合区(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芳军陈建明沈丁建刘刚毛鸿锋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