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65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PCB板;所述第一弹片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片的上方;所述PCB板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弹片安装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弹片的工作端位于所述PCB板外;所述第二弹片位于所述PCB板的下方。在PCB内仿形设置有与第一弹片类似的孔位,弹片大部分沉于PCB内只露出工作端,减少及空间占用,同时可保护弹片其余部分不受其它外力作用而破坏。此设计满足双面接触的同时,将PCB厚度空间进行利用,减少产品对终端移动产品的空间占用,达到小型化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
本技术涉及五金零件
,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
技术介绍
金属弹片作为电子元器件重要的电连接零件,该零件的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子元器件能否则正常工作;现有的金属弹片最主要的问题是弹性臂受外力变形失效,使其无法正常工作。而且,电气元器件的空间都较少,对于现在移动终端设备向小型化的趋势发展来说,如何合理的布置弹片的位置和增加弹片的触点数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在不增加空间占用率的情况下实现双面接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PCB板;所述第一弹片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片的上方;所述PCB板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弹片安装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弹片的工作端位于所述PCB板外;所述第二弹片位于所述PCB板的下方。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片的下方;所述第二弹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在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弹片工作端外露的让位孔。进一步的,还包括护翼;所述护翼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侧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片设有U形的第一身部;所述第一弹片设有V形的第一工作端;所述第一身部的一端为第一弹性力臂,所述第一工作端的一端为第二弹性力臂;所述第一弹性力臂与所述第二弹性力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片设有U形的第二身部;所述第二弹片设有V形的第二工作端;所述第二身部的一端为第三弹性力臂,所述第二工作端的一端为第四弹性力臂;所述第三弹性力臂与所述第四弹性力臂固定连接;还包括U形力臂;所述第一身部的另一端的侧边与所述第二身部的另一端的侧边通过所述U形力臂弹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工作端的另一端设有防刮起结构;所述防刮起结构与所述PCB板平行。进一步的,还包括凸包触点;所述第一工作端的V形转角处和所述第二工作端的V形转角处分别设有所述凸包触点。进一步的,还包括直面板;所述直面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与所述护翼相邻的侧面上;所述直面板与所述PCB板垂直;所述直面板的一端高于所述PCB板的底部;所述PCB板的底部设有用于所述直面板插入的插孔。进一步的,还包括焊接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和所述护翼的上表面分别设有所述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PCB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面为SMT的吸取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PCB板;所述第一弹片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片的上方;所述PCB板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弹片安装的安装孔。在PCB内仿形设置有与第一弹片类似的孔位,弹片大部分沉于PCB内只露出工作端,减少及空间占用,同时可保护弹片其余部分不受其它外力作用而破坏。此设计满足双面接触的同时,将PCB厚度空间进行利用,减少产品对终端移动产品的空间占用,达到小型化需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实用型实施例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型实施例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型实施例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实用型实施例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的主视图;图5所示为本实用型实施例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的俯视图;图6所示为本实用型实施例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的侧视图;图7所示为本实用型实施例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8所示为本实用型实施例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的组装第一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为本实用型实施例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的组装第二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为本实用型实施例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的组装剖视图;标号说明:1、第一弹片;2、第二弹片;3、PCB板;4、外壳;5、护翼;6、第一身部;7、第一工作端;8、第一弹性力臂;9、第二弹性力臂;10、第二身部;11、第二工作端;12、第三弹性力臂;13、第四弹性力臂;14、U形力臂;15、防刮起结构;16、凸包触点;17、直面板;18、焊接部;19、吸取部。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10,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PCB板;所述第一弹片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片的上方;所述PCB板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弹片安装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弹片的工作端位于所述PCB板外;所述第二弹片位于所述PCB板的下方。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PCB板;所述第一弹片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片的上方;所述PCB板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弹片安装的安装孔。在PCB内仿形设置有与第一弹片类似的孔位,弹片大部分沉于PCB内只露出工作端,减少及空间占用,同时可保护弹片其余部分不受其它外力作用而破坏。此设计满足双面接触的同时,将PCB厚度空间进行利用,减少产品对终端移动产品的空间占用,达到小型化需求。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片的下方;所述第二弹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在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弹片工作端外露的让位孔。由上述描述可知,外壳可以减少第二弹片受外力打击及不正当使用而导致其产生变形失效。进一步的,还包括护翼;所述护翼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侧面上。由上述描述可知,护翼可以减少第二弹片受外力打击及不正当使用而导致其产生变形失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片设有U形的第一身部;所述第一弹片设有V形的第一工作端;所述第一身部的一端为第一弹性力臂,所述第一工作端的一端为第二弹性力臂;所述第一弹性力臂与所述第二弹性力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片设有U形的第二身部;所述第二弹片设有V形的第二工作端;所述第二身部的一端为第三弹性力臂,所述第二工作端的一端为第四弹性力臂;所述第三弹性力臂与所述第四弹性力臂固定连接;还包括U形力臂;所述第一身部的另一端的侧边与所述第二身部的另一端的侧边通过所述U形力臂弹性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多个力臂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少工作后降伏的变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工作端的另一端设有防刮起结构;所述防刮起结构与所述PCB板平行。由上述描述可知,防挂起结构能够有效防止第二工作端在工作过程中与外壳发生干涉,造成第二弹片变形失效。进一步的,还包括凸包触点;所述第一工作端的V形转角处和所述第二工作端的V形转角处分别设有所述凸包触点。由上述描述可知,凸包触点的设置能够得起良好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PCB板;/n所述第一弹片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片的上方;/n所述PCB板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弹片安装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弹片的工作端位于所述PCB板外;/n所述第二弹片位于所述PCB板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PCB板;
所述第一弹片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片的上方;
所述PCB板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弹片安装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弹片的工作端位于所述PCB板外;
所述第二弹片位于所述PCB板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
所述外壳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片的下方;
所述第二弹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在所述外壳的底面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弹片工作端外露的让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翼;
所述护翼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接触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设有U形的第一身部;
所述第一弹片设有V形的第一工作端;
所述第一身部的一端为第一弹性力臂,所述第一工作端的一端为第二弹性力臂;所述第一弹性力臂与所述第二弹性力臂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弹片设有U形的第二身部;
所述第二弹片设有V形的第二工作端;
所述第二身部的一端为第三弹性力臂,所述第二工作端的一端为第四弹性力臂;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黎何展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