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37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9
本公开提供了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具有嵌合部和设置于该嵌合部内的第一端子;和第二连接器,具有:被嵌合部,可嵌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和第二端子,设置于该被嵌合部,并且沿嵌合方向延伸设置且当该被嵌合部嵌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时,该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电接触,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被嵌合部的前端侧形成有宽部,该宽部在所述第二端子中的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的面的面内方向且与所述被嵌合部的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设定为比普通部大,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被嵌合部开始嵌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的状态到所述被嵌合部无法进一步嵌合的状态为止,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宽部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特开平11-339921号公报中公开了有关端子阻抗的调整方法及其结构的专利技术。该端子设置在连接器的内部,并且具有局部被切除的形状。由此,可以减小端子的电容量使阻抗增加。然而,在特开平11-339921号公报所公开的结构中,由于形成为在端子的宽度方向上端子的局部被切除的结构,因而在与其他连接器嵌合时无法充分确保与配合连接器的端子的接触面积,或者由于配合连接器的端子嵌入端子的被切除的部位而存在无法确保电气导通状态的可能性。因此,特开平11-339921号公报涉及的技术在这一点上还有改良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获得一种连接器,其与配合端子的连接可靠性优异,并且可以使端子的阻抗增加。本公开第一方式为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具有嵌合部和设置于该嵌合部内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二连接器,具有:被嵌合部,能够嵌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以及第二端子,设置于该被嵌合部,并且沿嵌合方向延伸设置且当该被嵌合部嵌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时,该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电接触,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被嵌合部的前端侧形成有宽部,该宽部在所述第二端子中的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的面的面内方向且与所述被嵌合部的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设定为比普通部大,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被嵌合部开始嵌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的状态到所述被嵌合部无法进一步嵌合的状态为止,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宽部接触。根据上述第一方式,在设置于第二连接器的被嵌合部的第二端子形成有宽部。该宽部设置于第二端子中的第二连接器的被嵌合部的前端部侧,并且在第二端子中的与第一端子接触的面的面内方向且与被嵌合部的与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的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简称为“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设定为大于普通部的宽度方向尺寸。另外,从第二连接器的被嵌合部开始嵌合于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的状态到被嵌合部无法进一步嵌合的状态为止,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宽部接触。因此,第一端子不与第二端子中的普通部接触,因而,关于普通部的宽度方向尺寸,无需考虑与第一端子的接触面积等。因此,为了使阻抗增加,可以减小普通部的宽度方向尺寸。进而,在第二连接器的被嵌合部无法进一步嵌合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的状态下,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中的宽度方向尺寸比普通部大的宽部接触,因而容易确保接触面积。也就是说,可以确保电导通状态。本公开第二方式为连接器,在上述第一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端子设置有引导倾斜部,该引导倾斜部从作为与所述第二端子接触的部位的第一端子触点部在嵌合方向上随着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器侧而向离开所述第二端子的方向倾斜,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被嵌合部无法进一步嵌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的状态下,所述引导倾斜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从所述第二端子中的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的面的面垂直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普通部对应的位置。根据上述第二方式,通过在第一端子设置引导倾斜部,当具有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嵌合时,引导倾斜部可以说成引导件,从而可以稳定地使第一端子触点部与第二端子接触。该引导倾斜部由于从第一端子触点部在嵌合方向上随着朝向第二连接器侧而向离开第二端子的方向倾斜,因此在第一端子触点部接触第二端子的状态下,引导倾斜部不与第二端子接触。换言之,在第二连接器的被嵌合部无法进一步嵌合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的状态下,从第二端子中的与第一端子接触的面的面垂直方向观察时,第二端子中的与第一端子的引导倾斜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部位成为第一端子不接触的死区(deadspace)。也就是说,由于普通部配置于该死区,因此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并使阻抗增加。本公开第三方式的连接器为连接器,在上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所述宽部与所述普通部之间设置有倾斜部,该倾斜部从所述第二端子中的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的面的面垂直方向观察时使所述宽部和所述普通部平缓相连。根据上述第三方式,在第二端子中的宽部与普通部之间设置有倾斜部,该倾斜部从第二端子中的与第一端子接触的面的面垂直方向观察时,使宽部与普通部平缓相连。因此,在宽部与普通部的边界处可以抑制电信号的反射发生。本公开的第四方式为连接器,在上述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普通部形成为在所述第二端子中的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的面的面内方向且与所述被嵌合部的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大致恒定。根据上述第四方式,由于宽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形成为大致恒定,因而与为了使阻抗增加而部分地设置切口等的结构相比,可以抑制电信号的反射。本公开第五方式为连接器,在上述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二端子由板材构成,所述板材的厚度方向为所述第二端子中的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的面的面垂直方向。根据上述第五方式,由于第二端子由板材构成,所述板材的厚度方向为第二端子中的与第一端子接触的面的面垂直方向,因此,宽部和普通部构成为各自板材的宽度方向尺寸不同。也就是说,由于在宽度方向上加工板材而形成宽部和普通部,因此与在厚度方向上加工板材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尺寸精度。因此,可减小第二端子的形状偏差。如上所述,本公开中的连接器能够与配合端子的连接可靠性方面优异,并且使端子的阻抗增加。附图说明将基于以下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通常嵌合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一实施方式中的将第二连接器嵌合到第一连接器至极限位置的嵌合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沿图2中的A-A线截取的状态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器的被嵌合部的局部截面图;图6是示出沿图5中的B-B线截取的状态的截面图;图7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端子的正视图;图8是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端子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在通常嵌合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触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一实施方式中的将第二连接器嵌合到第一连接器至极限位置的嵌合时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触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变形例中的第二端子的立体图;图12是变形例中的第二端子的与图6相对应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利用图1至图10,对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各图所示的箭头X作为连接器前方、将箭头Y作为连接器宽度方向一侧(右侧)、将箭头Z作为连接器上方来进行说明。另外,在没有特别记载地使用前后、上下、宽度(左右)这样词语的情况下,视为示出了连接器前后方向的前后、连接器上下方向的上下、连接器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宽度(左右)。这些方向与连接器在使用状态下的方向无关。另外,在各图中,有时出于容易观察附图的目的而省略一部分附图标记。(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包括第一连接器12和第二连接器14。第一连接器12和第二连接器14分别固定于不同的电路基板。并且,第二连接器14能够沿Z方向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包括:/n第一连接器,具有嵌合部和设置于该嵌合部内的第一端子;以及/n第二连接器,具有:/n被嵌合部,能够嵌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以及/n第二端子,设置于该被嵌合部,并且沿嵌合方向延伸设置且当该被嵌合部嵌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时,该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电接触,/n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被嵌合部的前端侧形成有宽部,该宽部在所述第二端子中的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的面的面内方向且与所述被嵌合部的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设定为比普通部大,/n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被嵌合部开始嵌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的状态到所述被嵌合部无法进一步嵌合的状态为止,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宽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4 JP 2019-0472361.一种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具有嵌合部和设置于该嵌合部内的第一端子;以及
第二连接器,具有:
被嵌合部,能够嵌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以及
第二端子,设置于该被嵌合部,并且沿嵌合方向延伸设置且当该被嵌合部嵌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时,该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电接触,
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被嵌合部的前端侧形成有宽部,该宽部在所述第二端子中的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的面的面内方向且与所述被嵌合部的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设定为比普通部大,
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被嵌合部开始嵌合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的状态到所述被嵌合部无法进一步嵌合的状态为止,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宽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端子设置有引导倾斜部,该引导倾斜部从作为与所述第二端子接触的部位的第一端子触点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塩田英生大熊誉仁
申请(专利权)人:意力速电子行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