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或无焰燃烧器组
本技术涉及燃料燃烧器
,尤其涉及催化燃烧
技术介绍
燃烧根据有无可见火焰可分为两类:火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火焰燃烧有两大致命的缺点:(1)火焰燃烧是燃烧物质在自由基参与下的氧化反应,涉及到自由基(特别是氧自由基)的气相引发,不可避免地生成部分电子激发态产物,以可见光的形式释放能量,这部分能量无法利用而损失掉,燃烧不完全会产生甲醛,一氧化碳(CO)等有毒有害气体,且燃料利用率低。(2)自由基的气相引发使空气中的氮气参与燃烧反应而形成毒性污染物NOx,低的燃烧效率产生可观的未完全燃烧的HC和CO,排入大气会造成环境污染。传统的燃烧器大多采用火焰燃烧的方式,这种方式即存在上述问题,造成气体燃料燃烧不完全、热效率低、燃料利用率低、CO排放浓度高等问题。相对于火焰燃烧,无焰燃烧可以让燃烧更加均匀稳定地进行,无局部高温,因此氮氧化物生成量极低。无焰燃烧包括高温空气无焰燃烧和催化无焰燃烧。高温空气燃烧利用高温空气加热燃气使其超过自燃温度,进而使无焰燃烧在一个相对宽广的区 ...
【技术保护点】
1.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n其为中空的密闭腔体,其部分或全部外壁面采用催化器(4)、或换热机构(5)和催化器(4)构成,于密闭腔体的外壁面上设有燃气与助燃气混合气的气体入口(2);/n催化器(4)为1个或2个以上的块状或板状的多孔催化剂结构;换热机构(5)为2个以上的金属管件内部连通的框架式结构,构成一金属管换热器,2个以上的金属管件间相互连通,于金属管换热器上设有换热介质入口(1)和换热介质出口(3);/n每个块状或板状的多孔催化剂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的六个面中至少有二个面上设有与多孔催化剂相贴接的金属管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其为中空的密闭腔体,其部分或全部外壁面采用催化器(4)、或换热机构(5)和催化器(4)构成,于密闭腔体的外壁面上设有燃气与助燃气混合气的气体入口(2);
催化器(4)为1个或2个以上的块状或板状的多孔催化剂结构;换热机构(5)为2个以上的金属管件内部连通的框架式结构,构成一金属管换热器,2个以上的金属管件间相互连通,于金属管换热器上设有换热介质入口(1)和换热介质出口(3);
每个块状或板状的多孔催化剂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的六个面中至少有二个面上设有与多孔催化剂相贴接的金属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无焰燃烧器为中空密闭的长方形筒体,其一侧端面由带有通孔的端板构成的进气端面,通孔作为气体入口(2),其余5个端面均由金属管件围成的框架及位于金属管框架内的多孔催化剂构成,金属管件和多孔催化剂位于筒体的外壁面上,所述金属管框架中的金属管间相互连通,构成换热机构(5),于换热机构(5)上设有换热介质入口(1)和换热介质出口(3);
或,无焰燃烧器为中空密闭的圆筒,其一底面由带有通孔的端板构成的进气端面,通孔作为气体入口(2),另一个底面和侧壁面均由金属管件围成的框架及位于金属管框架内的多孔催化剂构成,金属管件和多孔催化剂位于筒体的另一个底面和侧壁面上;所述金属管框架中的金属管间相互连通,构成换热机构(5),于换热机构(5)上设有换热介质入口(1)和换热介质出口(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长方形筒体的无焰燃烧器,除进气端面之外的其余5个端面的外壁面均是由金属管件围绕成的长方形,长方形内部设有1个或2个以上的块状或板状的多孔催化剂;当设有2个以上的多孔催化剂时,相邻多孔催化剂由1个金属管件间隔;
或,圆筒无焰燃烧器,另一个底面金属管件围绕成的圆形,圆形内部设有1个或2个以上的块状或板状的多孔催化剂;当设有2个以上的多孔催化剂时,相邻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为臻,张景才,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