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来红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燃气催化红外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843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燃气催化红外加热装置,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预热时间长,受热极不均匀,大气污染,能源浪费;以及使用寿命短并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内的非接触式预热装置和燃气催化装置,其中,燃气催化装置包括:发热体、气罐和气罐外罩,气罐上设有流量调节稳压阀,气罐外罩套设于气罐外部,并且与发热体通过连接件连接;非接触式预热装置包括:红外预热体和镜面弧形反射板,镜面弧形反射板将红外线经过反射投向发热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非接触式预热装置与燃气催化装置的配合,使加热装置更加高效、安全、节能环保并且增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燃气催化红外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燃气催化红外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加热装置,由于为电热红外被涂层吸收的很少,所以要达到预期的烘烤效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效率很低,能源浪费太严重。从而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大都企业都面临着生存难的境地,所以该问题亟待解决。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现有技术采用直接接触的传导式预热,至少要4分钟以上才可达到所需温度,并且采用线状的加热管预热,使接触的地方温度升得较快,没有接触的地方温度升得很慢,受热极不均匀,从而导致部分可燃气体从没有达到所需温度的区域泄露到空气中去,不仅会造成大气污染,而且浪费能源。2.现有的加热管裸露在高温的可燃气体和空气中,极易被腐蚀和氧化,使用寿命短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燃气催化红外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直接接触的传导式预热,预热时间长,采用线状的加热管预热,受热极不均匀,造成大气污染并且能源浪费;以及现有的加热管裸露在高温的可燃气体和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燃气催化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非接触式预热装置和燃气催化装置,其中:/n所述燃气催化装置包括:发热体、气罐和气罐外罩,所述气罐上设有流量调节稳压阀,所述气罐外罩套设于所述气罐外部,并且与所述发热体通过连接件连接;/n所述非接触式预热装置包括:红外预热体和镜面弧形反射板,所述镜面弧形反射板将红外线经过反射投向所述发热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燃气催化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非接触式预热装置和燃气催化装置,其中:
所述燃气催化装置包括:发热体、气罐和气罐外罩,所述气罐上设有流量调节稳压阀,所述气罐外罩套设于所述气罐外部,并且与所述发热体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非接触式预热装置包括:红外预热体和镜面弧形反射板,所述镜面弧形反射板将红外线经过反射投向所述发热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燃气催化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非接触式预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燃气催化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微动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燃气催化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预热装置还包括非接触式预热装置壳体和滤波镜片,其中:
所述红外预热体与所述镜面弧形反射板均设置于所述非接触式预热装置壳体的内部;
所述滤波镜片设置于所述非接触式预热装置壳体的第一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燃气催化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预热装置壳体上还设有散热盖板、风扇、开关和电源插座,其中:
所述散热盖板设置于所述非接触式预热装置壳体的顶端;
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非接触式预热装置壳体的第二侧壁上;
所述开关和所述电源插座设置于所述非接触式预热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来红
申请(专利权)人:沈来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