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机钢套筒始发防管片上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3004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机钢套筒始发防管片上浮装置,包括:一组圆通孔,其设置于钢套筒上且对称位于钢套筒中轴线的两侧,所述圆通孔位于钢套筒的上部;一组螺纹套筒,其分别固定穿过一组圆通孔内,所述螺纹套筒具有内螺纹且与所述圆通孔同轴设置;一组全螺纹六角头螺栓,其分别与一组螺纹套筒一一对应,所述全螺纹六角头螺栓的中部螺纹连接于对应的螺纹套筒内;一组管片夹持部,其分别与一组全螺纹六角头螺栓内端连接,所述管片夹持部位于所述钢套筒与负环管片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形式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经济实用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隧道施工装置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机钢套筒始发防管片上浮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盾构机钢套筒始发防管片上浮装置。
技术介绍
盾构机钢套筒始发时根据平衡原理研发的一种新型施工工艺,钢套筒始发时盾构机下井前,先将钢套筒下半部分安装到始发井指定位置,并在套筒内底部进行适当的回填,然后将盾构吊装下井,最后将钢套筒安装完毕,继续回填。通过这个钢套筒封闭空间提供平衡掌子面的水压力,盾构机在钢套筒内实现安全始发。该技术已在盾构施工中逐步推广使用。然而,这种始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盾构管片脱出盾尾后,盾构管片自重小于钢套筒内填充物及注入浆液所产生的浮力时,脱离盾尾的管片就在上述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竖向的向上位移,故被称为管片的上浮,造成盾构机姿态控制困难,损坏盾尾密封刷,进而可能始发失败,造成施工重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盾构机钢套筒始发防管片上浮装置,其具有结构形式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经济实用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隧道施工装置
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盾构机钢套筒始发防管片上浮装置,包括:一组圆通孔,其设置于钢套筒上且对称位于钢套筒中轴线的两侧,所述圆通孔位于钢套筒的上部;一组螺纹套筒,其分别固定穿过一组圆通孔内,所述螺纹套筒具有内螺纹且与所述圆通孔同轴设置;一组全螺纹六角头螺栓,其分别与一组螺纹套筒一一对应,所述全螺纹六角头螺栓的中部螺纹连接于对应的螺纹套筒内;一组管片夹持部,其分别与一组全螺纹六角头螺栓内端连接,所述管片夹持部位于所述钢套筒与负环管片之间。优选的是,所述螺纹套筒与对应的圆通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螺纹套筒的内端和外端均突出于钢套筒外,所述螺纹套筒与钢套筒之间绕螺纹套筒在钢套筒内外侧各焊接一圈。优选的是,还包括圆环贴片,其中心设有与所述螺纹套筒外径大小相同的圆孔,所述圆环贴片通过圆孔套在螺纹套筒的外周并贴合于钢套筒外壁,分别与螺纹套筒及钢套筒焊接一圈。优选的是,所述螺纹套筒与钢套筒内壁之间焊接有4个三角形加强筋板,均布在螺纹套筒周围。优选的是,所述全螺纹六角头螺栓与螺纹套筒之间设置有润滑油脂层。优选的是,所述管片夹持部外端面与所述全螺纹六角头螺栓内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管片夹持部内端面与负环管片外壁面贴合。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结构尺寸较小,所开圆通孔对钢套筒结构及强度无重大影响。当盾构管片脱出盾尾后,用扳手拧动相对应的全螺纹六角头螺栓,使全螺纹六角头螺栓旋出适当的长度,可以限制钢套筒内拼装的负环管片与钢套筒的相对位置,通过螺纹牙的剪切力克服负环管片受到的浮力,使负环管片外壁与钢套筒的内壁间距保持在合适的距离,以防止负环管片脱出盾尾后在钢套筒内发生上浮;六角头螺栓内端伸出长度可调,对盾构正常施工不会造成干涉。2、本技术通用性强,无需定制新的盾构始发用钢套筒,仅需对现有盾构始发用钢套筒进行简单的改造即可安装,适用范围极广。3、本技术使用方便,螺栓的外端的截面为正六边形,可以配合常见的拆装工具,如六角套筒扳手使用,省时省力。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钢套筒及盾构负环管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全螺纹六角头螺栓收回螺纹套筒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防上浮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全螺纹六角头螺栓,2、螺纹套筒,3、三角形加强筋板,4、管片夹持部,5、钢套筒,6、负环管片,7、圆环贴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盾构机钢套筒始发防管片上浮装置,包括:一组圆通孔,其设置于钢套筒5上且对称位于钢套筒5中轴线的两侧,所述圆通孔位于钢套筒5的上部;钢套筒5提供防管片上浮装置的支撑作用,其在防管片上浮装置处开有供螺纹套筒2嵌入的圆通孔。一组螺纹套筒2,其分别固定穿过一组圆通孔内,所述螺纹套筒2具有内螺纹且与所述圆通孔同轴设置;一组全螺纹六角头螺栓1,其分别与一组螺纹套筒2一一对应,所述全螺纹六角头螺栓1的中部螺纹连接于对应的螺纹套筒2内,从而使得全螺纹六角头螺栓1能够调整其伸出螺纹套筒2的长度;一组管片夹持部4,其分别与一组全螺纹六角头螺栓1内端连接,所述管片夹持部4位于所述钢套筒5与负环管片6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盾构机钢套筒始发防管片上浮装置将限制钢套筒5内拼装的负环管片6与钢套筒5的相对位置,使负环管片6外壁与钢套筒5的内壁间距保持在合适的距离,以防止负环管片6脱出盾尾后在钢套筒5内发生上浮。具体为:所述全螺纹六角头螺栓1伸出螺纹套筒2适当长度时,所述与全螺纹六角头螺栓1内端连接的管片夹持部4将抵在拼装完成的负环管片6上,通过螺纹牙的剪切力克服负环管片6受到的浮力,从而防止负环管片6在在钢套筒5内发生上浮。全螺纹六角头螺栓1的材料为高强轴承钢,具有高强度和韧性,为带粗牙螺纹的螺纹杆结构;其通过螺纹牙在螺纹套筒2旋转伸出或缩回,进而调整管片夹持部4与钢套筒5内壁之间的距离。两排圆通孔沿钢套筒5的轴线方向布置在钢套筒5的上部;钢套筒5始发时,通过旋转全螺纹六角头螺栓1使管片夹持部4与螺纹套筒2内端接触;当负环管片6脱出盾尾后,旋转全螺纹六角头螺栓1使管片夹持部4抵在负环管片6外壁,使得负环管片6在钢套筒5内发生竖直方向位移时,螺纹牙的剪切力将克服负环管片6受到的浮力,从而防止负环管片6在钢套筒5内发生上浮。需要说明的是:每一环负环管片6至少有一对管片夹持部4用以限制负环管片6的上浮。通过手动旋转全螺纹六角头螺栓1可以调整负环管片6的允许上浮量。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螺纹套筒2与对应的圆通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螺纹套筒2的内端和外端均突出于钢套筒5外,所述螺纹套筒2与钢套筒5之间绕螺纹套筒2在钢套筒5内外侧各焊接一圈。螺纹套筒2嵌于钢套筒5的圆通孔内,是内圈带螺纹的空心圆柱体,其与钢套筒5内外壁各围绕螺纹套筒2进行一圈焊接形成密封,以防止泥浆泄漏到钢套筒5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机钢套筒始发防管片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组圆通孔,其设置于钢套筒上且对称位于钢套筒中轴线的两侧,所述圆通孔位于钢套筒的上部;/n一组螺纹套筒,其分别固定穿过一组圆通孔内,所述螺纹套筒具有内螺纹且与所述圆通孔同轴设置;/n一组全螺纹六角头螺栓,其分别与一组螺纹套筒一一对应,所述全螺纹六角头螺栓的中部螺纹连接于对应的螺纹套筒内;/n一组管片夹持部,其分别与一组全螺纹六角头螺栓内端连接,所述管片夹持部位于所述钢套筒与负环管片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机钢套筒始发防管片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组圆通孔,其设置于钢套筒上且对称位于钢套筒中轴线的两侧,所述圆通孔位于钢套筒的上部;
一组螺纹套筒,其分别固定穿过一组圆通孔内,所述螺纹套筒具有内螺纹且与所述圆通孔同轴设置;
一组全螺纹六角头螺栓,其分别与一组螺纹套筒一一对应,所述全螺纹六角头螺栓的中部螺纹连接于对应的螺纹套筒内;
一组管片夹持部,其分别与一组全螺纹六角头螺栓内端连接,所述管片夹持部位于所述钢套筒与负环管片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机钢套筒始发防管片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与对应的圆通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螺纹套筒的内端和外端均突出于钢套筒外,所述螺纹套筒与钢套筒之间绕螺纹套筒在钢套筒内外侧各焊接一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才农方涛肖浩冷志坚尹佟华许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