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永斌专利>正文

一种直墙微拱形巷道及硐室U型钢支架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43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墙微拱形巷道及硐室U型钢支架技术,包括采区排水巷及与排水巷连接的调车硐室,所述调车硐室底部设有混凝土底板,所述调车硐室内壁沿周向固定设有钢支架,所述钢支架由支撑调车硐室顶板的拱梁及分别固定设置于拱梁端部立柱组成,取消调车硐室内预应力钢绞线锚索,消除预应力钢绞线锚索孔与富含水顶板岩石介质水联系,有效降低因施工锚素给巷道带来的底板松软、泥化、底鼓、施工难度,降低围岩人为破坏程度,保持围岩完好性,缩小围岩松动圈,提高围岩自身支撑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墙微拱形巷道及硐室U型钢支架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墙微拱形巷道及硐室U型钢支架技术。
技术介绍
随矿井采掘深度增架,顶、帮管理已成为我矿突出问题,本文针对鸳鸯湖矿区梅花井煤矿二分区23采区矿压较大、2-2煤层上覆粗砂岩富含水,煤(岩)层裂隙发育,导水裂隙可连通顶板含水层,致预应力钢绞线锚索孔淋水量大,预应力钢绞线锚索锚固力、对顶板承载力降底,顶板含水层介质水经过预应力钢绞线锚索孔导入巷道,使巷道底板松软、泥化、底鼓,给正常施工带来诸多不便,调车硐室开口处垮度较大,预应力钢绞线支护无法控制围岩变形,而使用锚网喷、钢带、预应力钢绞线锚索支护调车硐室围岩变形速度很快,后期调车硐室因顶帮变形而造成体积缩小、无法正常调车,给巷道辅助运输、综采工作面安装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直墙微拱形巷道及硐室U型钢支架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墙微拱形巷道及硐室U型钢支架技术,包括采区排水巷及与排水巷连接的调车硐室,所述调车硐室底部设有混凝土底板,所述调车硐室内壁沿周向固定设有钢支架,所述钢支架由支撑调车硐室顶板的拱梁及分别固定设置于拱梁端部立柱组成。作为改进,所述调车硐室开口处钢支架上部拱梁梁体采用微拱形U形型钢支架结构。作为改进,所述半圆拱形型钢支架拱梁与立柱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作为改进,所述钢支架型钢截面形状呈U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取消调车硐室内预应力钢绞线锚索,消除预应力钢绞线锚索孔与富含水顶板岩石介质水联系,有效降低因施工锚素给巷道带来的底板松软、泥化、底鼓、施工难度;2.降低围岩人为破坏程度,保持围岩完好性,缩小围岩松动圈,提高围岩自身支撑力;3.减少巷道涌水量,节约人工、设备采购及维修维护、巷道二次维护等费用,降低硐室维修、维护率,保证调车硐室服务期限;4.U型钢支架可回收,能重复使用,降低施工投入;5.U型钢支架加工简单、支护强度高、安全可靠,现场易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调车硐室施工断面示意图;图2是半圆拱形型钢支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A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型钢截面示意图;图5是微拱形U形型钢支架结构示意图;图6是U型标准卡缆结构示意图;图7是钢支架受力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7所示:1、采区排水巷,2、调车硐室,3、钢支架,301、拱梁,302、立柱,4、混凝土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直墙微拱形巷道及硐室U型钢支架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图7,一种直墙微拱形巷道及硐室U型钢支架技术,包括采区排水巷1及与排水巷连接的调车硐室2,所述调车硐室2底部设有混凝土底板4,所述调车硐室2内壁沿周向固定设有钢支架3,所述钢支架3由支撑调车硐室2顶板的拱梁301及分别固定设置于拱梁301端部立柱302组成。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调车硐室2开口处钢支架3上部拱梁301梁体采用微拱形U形型钢支架结构。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半圆拱形型钢支架拱梁301与立柱30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钢支架3型钢截面形状呈U形。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7所示,所述调车硐室2底部设有混凝土底板4,所述调车硐室2内壁沿周向固定设有钢支架3,所述钢支架3由支撑调车硐室2顶板的拱梁301及分别固定设置于拱梁301端部立柱302组成,如图7所示,F1—围岩顶顶压、F2—支架腿支撑力、F3—支架腿受压力、F4—支架腿支撑力、F5—围岩侧压力、F6—顶梁支撑力、F—拐点螺栓受到的合力,拐点受压合力F方向与此处角平分线方向重合,受力均匀,钢板、固定螺栓不易压毁、折断。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墙微拱形巷道及硐室U型钢支架技术,包括采区排水巷(1)及与排水巷连接的调车硐室(2),所述调车硐室(2)底部设有混凝土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车硐室(2)内壁沿周向固定设有钢支架(3),所述钢支架(3)由支撑调车硐室(2)顶板的拱梁(301)及分别固定设置于拱梁(301)端部立柱(302)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墙微拱形巷道及硐室U型钢支架技术,包括采区排水巷(1)及与排水巷连接的调车硐室(2),所述调车硐室(2)底部设有混凝土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车硐室(2)内壁沿周向固定设有钢支架(3),所述钢支架(3)由支撑调车硐室(2)顶板的拱梁(301)及分别固定设置于拱梁(301)端部立柱(30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墙微拱形巷道及硐室U型钢支架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斌
申请(专利权)人:马永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