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物的SMA悬摆减震装置
本技术属于减振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的SMA悬摆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现存历史筑结构大多建造年代久远,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比较严重,抗灾变能力较差,亟需进行动力灾变保护。然而,由于历史筑结构保护的特殊性,很多问题,特别是历史筑结构的减震技术和保护理论等还很不完善,现有技术有待提高。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不同,对其进行减震保护应遵循古建筑保护修复的原则,不能对其进行大面积的破坏性加固,所以利用外加阻尼减震装置对历史建筑结构进行减震加固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国内学者已有此领域的研究,如赵祥在文章《基于SMA阻尼器的古塔模型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制定了对广州怀圣寺光塔的减震加固方案,并制作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然而该方案是将SMA阻尼器置于光塔外部,且需要在塔身表面开设多条槽道用于塔顶钢索与塔底阻尼器的连接。这种方法虽然能对历史建筑减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严重破坏了历史建筑的结构,改变了历史建筑的原貌,使其丧失了原有的艺术及文学价值。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物的SMA悬摆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撑装置(100),所述固定支撑装置(100)为五面闭合一面开口、内部空腔的立体结构,所述固定支撑装置(100)内悬挂连接有质量振子(200),在所述质量振子(200)的外围固定有两个丝-钢索连接装置,所述丝-钢索连接装置(400)在固定支撑装置(100)内两侧对称布置;每个所述丝-钢索连接装置向上穿出固定支撑装置(100)与外部结构相连,所述固定支撑装置(100)的底板固定有对称设置的一对挡板(7),在两个所述挡板(7)之间设置有滑轨,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两个滑块(300),所述丝-钢索连接装置向下的一端穿过挡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物的SMA悬摆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撑装置(100),所述固定支撑装置(100)为五面闭合一面开口、内部空腔的立体结构,所述固定支撑装置(100)内悬挂连接有质量振子(200),在所述质量振子(200)的外围固定有两个丝-钢索连接装置,所述丝-钢索连接装置(400)在固定支撑装置(100)内两侧对称布置;每个所述丝-钢索连接装置向上穿出固定支撑装置(100)与外部结构相连,所述固定支撑装置(100)的底板固定有对称设置的一对挡板(7),在两个所述挡板(7)之间设置有滑轨,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两个滑块(300),所述丝-钢索连接装置向下的一端穿过挡板(7)连接在其中一个滑块(3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的SMA悬摆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钢索连接装置(400)包括SMA丝(12)和钢索(14),所述SMA丝(12)和钢索(14)通过丝索转换头(13)连接而成;所述SMA丝(12)远离丝索转换头(13)的一端穿过挡板(7)与滑块(300)相连,所述钢索(14)远离丝索转换头(13)的一端穿出固定支撑装置(100)与外部结构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建筑物的SMA悬摆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装置(100)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限位板(1)、下限位板(2)以及三面围护板(3);所述上限位板(1)、下限位板(2)、三面围护板(3)通过首尾拼接组成五面闭合一侧开口、内部空腔的结构;所述挡板(7)固定在下限位板(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建筑物的SMA悬摆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板(2)两侧边缘部位还设置有底部转向滑轮(8),每个所述底部转向滑轮(8)分别位于两个挡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刘德明,王雪艳,赵浩,仲伟秋,李丽,葛明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