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警示路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78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警示路障,包括若干个路障本体,所述路障本体的一侧对称设有拉环,所述路障本体的另一侧对称设有用于钩住拉环的挂钩,所述路障本体的底部对称的开设有矩形凹槽,每个矩形凹槽的内顶壁均设有支撑托槽,所述支撑托槽的内部设有贯穿腰圆形槽的破胎钉,所述破胎钉的下端和支撑托槽的两侧壁通过双头螺柱和锁紧螺母进行连接。两个路障本体在拼接时,通过把一个路障本体侧壁的挂钩挂接在另一个路障本体上的拉环上,即可实现两个路障本体的快速拼接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破胎钉的设置用于刺破轮胎,一旦行驶的车辆走在上面轮胎将被刺破,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在修好还不能供车辆行驶的路面,可阻止车辆通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警示路障
本技术属于公路施工路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警示路障。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刚维修好的路面而言,由于刚维修好,车辆还不能在上面行驶,通常工人们会在这些刚修好的路面上铺设一层路障,防止车辆在上面行驶,现在使用的路障板之间拼装比较麻烦,且不具有刺破轮胎的功能,不能很好的对道路进行隔断,故推出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警示路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警示路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警示路障,包括若干个路障本体,所述路障本体的一侧对称设有拉环,所述路障本体的另一侧对称设有用于钩住拉环的挂钩,所述路障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四个腰圆形槽,所述路障本体的底部对称的开设有矩形凹槽,每个矩形凹槽的内顶壁均设有支撑托槽,所述支撑托槽的内部设有贯穿腰圆形槽的破胎钉,所述破胎钉的下端和支撑托槽的两侧壁通过双头螺柱和锁紧螺母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破胎钉的下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托槽的两侧壁对称开设有和第一连接孔相对齐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双头螺柱插接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之间。优选的,所述路障本体上喷涂有若干个V字形反光带,且V字形反光带的喷涂颜色为黄色。优选的,所述路障本体的前侧等距离的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优选的,所述路障本体的底部设有三角形防滑齿。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公路工程施工用警示路障,两个路障本体在拼接时,通过把一个路障本体侧壁的挂钩挂接在另一个路障本体上的拉环上,即可实现两个路障本体的快速拼接工作,在路障本体拼接前通过把破胎钉贯穿腰圆形槽插接在支撑托槽中,再利用双头螺柱和锁紧螺母来实现破胎钉在支撑托槽上的固定安装,本技术破胎钉的设置用于刺破轮胎,一旦行驶的车辆走在上面轮胎将被刺破,故本技术适用在修好还不能供车辆行驶的路面,可阻止车辆通行。本技术V字形反光带的设置在夜间具有反光效果,在夜间可提示驾驶人员前方路段不能通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路障本体拼接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路障本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路障本体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路障本体;2、拉环;3、挂钩;4、腰圆形槽;5、矩形凹槽;6、支撑托槽;7、破胎钉;8、双头螺柱;9、V字形反光带;10、减重孔;11、三角形防滑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警示路障,包括若干个路障本体1,所述路障本体1的一侧对称设有拉环2,所述路障本体1的另一侧对称设有用于钩住拉环2的挂钩3,所述路障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四个腰圆形槽4,所述路障本体1的底部对称的开设有矩形凹槽5,每个矩形凹槽5的内顶壁均设有支撑托槽6,所述支撑托槽6的内部设有贯穿腰圆形槽4的破胎钉7,所述破胎钉7的下端和支撑托槽6的两侧壁通过双头螺柱8和锁紧螺母进行连接。所述破胎钉7的下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托槽6的两侧壁对称开设有和第一连接孔相对齐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双头螺柱8插接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之间。两个路障本体1在拼接时,通过把一个路障本体1侧壁的挂钩2挂接在另一个路障本体1上的拉环2上,即可实现两个路障本体1的快速拼接工作,在路障本体1拼接前通过把破胎钉7贯穿腰圆形槽4插接在支撑托槽6中,再利用双头螺柱8和锁紧螺母来实现破胎钉7在支撑托槽6上的固定安装,本技术破胎钉7的设置用于刺破轮胎,一旦行驶的车辆走在上面轮胎将被刺破,故本技术适用在修好还不能供车辆行驶的路面,可阻止车辆通行。所述路障本体1上喷涂有若干个V字形反光带9,且V字形反光带9的喷涂颜色为黄色。具体的,V字形反光带9的设置在夜间具有反光效果,在夜间可提示驾驶人员前方路段不能通行。所述路障本体1的前侧等距离的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10,减重孔10的设置可减轻路障本体1重量,方便搬运。所述路障本体1的底部设有三角形防滑齿11,可加强路障本体1和地面的摩擦力,防止路障本体1被大风吹至其他路面。本技术在使用时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警示路障,包括若干个路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障本体(1)的一侧对称设有拉环(2),所述路障本体(1)的另一侧对称设有用于钩住拉环(2)的挂钩(3),所述路障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四个腰圆形槽(4),所述路障本体(1)的底部对称的开设有矩形凹槽(5),每个矩形凹槽(5)的内顶壁均设有支撑托槽(6),所述支撑托槽(6)的内部设有贯穿腰圆形槽(4)的破胎钉(7),所述破胎钉(7)的下端和支撑托槽(6)的两侧壁通过双头螺柱(8)和锁紧螺母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警示路障,包括若干个路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障本体(1)的一侧对称设有拉环(2),所述路障本体(1)的另一侧对称设有用于钩住拉环(2)的挂钩(3),所述路障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四个腰圆形槽(4),所述路障本体(1)的底部对称的开设有矩形凹槽(5),每个矩形凹槽(5)的内顶壁均设有支撑托槽(6),所述支撑托槽(6)的内部设有贯穿腰圆形槽(4)的破胎钉(7),所述破胎钉(7)的下端和支撑托槽(6)的两侧壁通过双头螺柱(8)和锁紧螺母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警示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胎钉(7)的下端开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袁江陈霞艺王成林黄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大交通安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