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塑身提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71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塑身提花面料,包括透气面料本体区和塑形面料本体区,所述透气面料本体区为对称网眼组织结构,所述透气面料本体区采取经编的重经加编链组织,重经加编链组织配合四把梳栉纱线空穿方式形成网孔结构透气区,所述塑形面料本体区包括由经编针织工艺相互交织而成的四股纱线: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所述第一纱线为经绒组织,所述第二纱线为开口经绒组织和编链组织结构,所述第三纱线为开口重经平组织和编链组织结构,所述第四纱线为开口重经平组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比传统塑身面料增强30%的透气性,在同等氨纶含量情况下,重经结构增强20%塑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塑身提花面料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面料,具体是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塑身提花面料。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现有透气塑身的面料都只有单一性,一类的面料具有塑身美体功能,但缺乏透气性,当人体出汗液时,水汽便聚集一起,给人体产生闷湿感。严重影响穿着的舒适性能。另外一类就是具有透气性,但又缺乏足够的支撑性,塑身效果差,无法有效满足现代女性形体美的需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回弹力以及提供优秀的塑身美体的效果的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塑身提花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塑身提花面料,包括透气面料本体区和塑形面料本体区,所述透气面料本体区为对称网眼组织结构,所述透气面料本体区采取经编的重经加编链组织,重经加编链组织配合四把梳栉纱线空穿方式形成网孔结构透气区,所述塑形面料本体区包括由经编针织工艺相互交织而成的四股纱线: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所述第一纱线为经绒组织,所述第二纱线为开口经绒组织和编链组织结构,所述第三纱线为开口重经平组织和编链组织结构,所述第四纱线为开口重经平组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采用聚酰胺高分子超细纤维纱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纱线和所述第四纱线采用氨纶弹性纱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纱线的垫纱码数为1-0/2-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纱线的垫纱码数为2-1/1-2/2-1/1-2/2-1/1-2/2-1/1-2/2-1/1-0/2-3/1-0/2-3/1-0/2-3/1-0/2-3/1-0/2-3/1-0/2-3/3-1/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纱线的垫纱码数为1-2/2-1/1-2/2-1/1-2/2-1/1-2/2-1/1-2/2-1/1-2/2-1/0-2/3-1/0-2/3-1/0-2/3-1/0-2/3-1/0-2/3-1/0-1/1-0/0-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四纱线的垫纱码数为3-1/0-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经编组织结构的变化,比传统塑身面料增强30%的透气性,在同等氨纶含量情况下,重经结构增强20%塑身效果,同时此技术应用物理性原理,没有任何化学材料性质,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新型透气性与塑身性双重功能面料。附图说明图1为具有透气功能的塑身提花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有透气功能的塑身提花面料中塑形面料本体区的织物组织机构图。图中:透气面料本体区1、塑形面料本体区2、第一纱线GB1、第二纱线GB2、第三纱线GB3、第四纱线GB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塑身提花面料,包括透气面料本体区1和塑形面料本体区2,所述透气面料本体区1为对称网眼组织结构,所述透气面料本体区1采取经编的重经加编链组织,重经加编链组织配合四把梳栉纱线空穿方式形成网孔结构透气区,所述塑形面料本体区2包括由经编针织工艺相互交织而成的四股纱线:第一纱线GB1,第二纱线GB2,第三纱线GB3和第四纱线GB4,所述第一纱线GB1为经绒组织,所述第二纱线GB2为开口经绒组织和编链组织结构,所述第三纱线GB3为开口重经平组织和编链组织结构,所述第四纱线GB4为开口重经平组织。所述第一纱线GB1和所述第二纱线GB2采用聚酰胺高分子超细纤维纱线。所述第三纱线GB3和所述第四纱线GB4采用氨纶弹性纱线。所述第一纱线GB1的垫纱码数为1-0/2-3//。所述第二纱线GB2的垫纱码数为2-1/1-2/2-1/1-2/2-1/1-2/2-1/1-2/2-1/1-0/2-3/1-0/2-3/1-0/2-3/1-0/2-3/1-0/2-3/1-0/2-3/3-1/1-2//。所述第三纱线GB3的垫纱码数为1-2/2-1/1-2/2-1/1-2/2-1/1-2/2-1/1-2/2-1/1-2/2-1/0-2/3-1/0-2/3-1/0-2/3-1/0-2/3-1/0-2/3-1/0-1/1-0/0-1//。所述第四纱线GB4的垫纱码数为3-1/0-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参照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塑身美体提花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透气面料本体区1和塑形面料本体区2,其中透气面料本体区1采取经编的重经加编链组织,再配合四把梳栉纱线空穿方式形成网孔结构透气区。一般情况下当人体出汗液时,由于衣服的包裹,水汽便聚集一起,给人体产生闷湿感,所以特别设计透气面料本体区1,及时将人体表面的温度以及水汽排出,保持身体干爽舒适;塑形面料本体2由于包括由经编针织工艺相互交织而成的四股纱线,四股纱线包括原料为聚酰胺高分子超细纤维纱线的第一纱线GB1,第二纱线GB2和原料为氨纶弹性纱线的第三纱线GB3,第四纱线GB4。第一纱线GB1为经绒组织,为面料强度提供保证作用;第二纱线GB2为开口经绒组织和编链组织结构;第三纱线开口重经平组织和编链组织结构,第二和第三纱线共同形成网孔;第四纱线为开口重经平组织,使得面料更紧密;由此,本技术设置的透气面料本体区1设置为网孔状,分布均匀,且有一定比例的网眼状的孔,可以自由“呼吸”,使得人体的汗液可以从微孔中排出,保持人体干爽舒适;塑形面料本体区2的设置为塑身弹力区,采取经编的重经组织,配合高含量弹性氨纶形成可以塑造出完美的人体曲线,拥有优秀的塑身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塑身提花面料,包括透气面料本体区(1)和塑形面料本体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面料本体区(1)为对称网眼组织结构,所述透气面料本体区(1)采取经编的重经加编链组织,重经加编链组织配合四把梳栉纱线空穿方式形成网孔结构透气区,所述塑形面料本体区(2)包括由经编针织工艺相互交织而成的四股纱线:第一纱线(GB1),第二纱线(GB2),第三纱线(GB3)和第四纱线(GB4),所述第一纱线(GB1)为经绒组织,所述第二纱线(GB2)为开口经绒组织和编链组织结构,所述第三纱线(GB3)为开口重经平组织和编链组织结构,所述第四纱线(GB4)为开口重经平组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透气功能的塑身提花面料,包括透气面料本体区(1)和塑形面料本体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面料本体区(1)为对称网眼组织结构,所述透气面料本体区(1)采取经编的重经加编链组织,重经加编链组织配合四把梳栉纱线空穿方式形成网孔结构透气区,所述塑形面料本体区(2)包括由经编针织工艺相互交织而成的四股纱线:第一纱线(GB1),第二纱线(GB2),第三纱线(GB3)和第四纱线(GB4),所述第一纱线(GB1)为经绒组织,所述第二纱线(GB2)为开口经绒组织和编链组织结构,所述第三纱线(GB3)为开口重经平组织和编链组织结构,所述第四纱线(GB4)为开口重经平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气功能的塑身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GB1)和所述第二纱线(GB2)采用聚酰胺高分子超细纤维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气功能的塑身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纱线(GB3)和所述第四纱线(GB4)采用氨纶弹性纱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胜峰曾涛肖广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润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