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留尾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271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捻线机领域,提供一种自动留尾纱装置,包括纱线卷筒和卷筒驱动辊,在的上游设有往复导丝装置,在往复导丝装置的上游,靠近纱线卷筒端头留尾纱段的位置设有留尾纱辊,所述的留尾纱辊为可转动的结构,留尾纱辊的表面设有螺旋槽。使用时,设定纱线的超喂比参数,调节卷取装置启动时间提前或者超喂装置启动时间延后,以使纱线获得初始张力;超喂装置按设定参数运行;纱线随着留尾纱辊的螺旋槽运行,直至从留尾纱辊的自由端脱出;往复导丝装置将纱线捕获,超喂装置按设定的超喂比参数运行;通过以上步骤,实现纱线的自动留尾纱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无需额外动力驱动的自动留尾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留尾纱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的捻线机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留尾纱装置。
技术介绍
留尾纱是指纱线在卷绕到纱线卷筒上时,首先将未加捻的废丝段直接卷绕在纱线卷筒的末端的操作。以便后继的使用者能够区分何处开始是合格加捻的纱线,以确保最终成品的质量。中国专利文献CN1274772A记载了一种将长丝带留头丝卷绕在筒管上的方法和卷绕装置,采用水平布置的导丝装置,在导丝装置上设置可转动的销,以临时的挡住纱线。中国专利文献CN204023045U记载了类似的结构。这些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都需要人工转动套筒释放纱线,这需要操作人员持续的关注,影响操作人员的效率。中国专利文献CN1243492A卷绕连续输入长丝的方法和装置、CN1217287A用于引导和切断连续输入长丝的装置和方法设置了一种独立的导纱装置,在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释放纱线。但是该结构需要设置额外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于确定尾纱段的传感器,这增加了设备的成本,提高了控制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留尾纱装置,能够实现无需外加动力的自动留尾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留尾纱装置,包括纱线卷筒和卷筒驱动辊,在的上游设有往复导丝装置,在往复导丝装置的上游,靠近纱线卷筒端头留尾纱段的位置设有留尾纱辊,所述的留尾纱辊为可转动的结构,留尾纱辊的表面设有螺旋槽。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留尾纱辊的轴线与纱线大致垂直。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留尾纱辊的垂直于留尾纱辊的轴线的中间截面,靠近纱线的自然高度。自然高度是指从超喂装置的导轮输出的纱线,当纱线没有被挂在留尾纱辊上时的高度。在留尾纱辊或靠近纱线卷筒的留尾纱段的固定位置附近设有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纱线的信号,以判断是否正在进行留尾纱操作。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留尾纱辊的螺旋槽被设置为,当具有一定初始张力的纱线位于螺旋槽,并带动留尾纱辊旋转时,螺旋槽会引导纱线自留尾纱辊的自由端脱离留尾纱辊。优选的方案中,当留尾纱辊底部与机架连接,且靠近纱线卷筒右端时,螺旋槽为左旋螺纹。当留尾纱辊底部与机架连接,且靠近纱线卷筒左端时,螺旋槽为右旋螺纹;当留尾纱辊顶部与机架连接,且靠近纱线卷筒右端时,螺旋槽为右旋螺纹;当留尾纱辊顶部与机架连接,且靠近纱线卷筒左端时,螺旋槽为左旋螺纹。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留尾纱辊的辊体通过轴承与芯轴连接,芯轴与机架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芯轴还固设有底座盘,底座盘的外径大于留尾纱辊的外径,底座盘的外缘设有朝向留尾纱辊的卷边,卷边至少覆盖留尾纱辊与底座盘之间的间隙。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轴承为滑动轴承、滚珠轴承、空气轴承、液压轴承或磁悬浮轴承。优选的方案中,留尾纱辊的内壁设有孔,留尾纱辊与轴承套接,以便于根据纱线更换不同参数的留尾纱辊;所述的参数包括留尾纱辊的直径、高度、螺旋槽截面参数和螺旋槽的总长度。优选的方案中,在留尾纱辊的辊体上还设有减重孔。一种上述的自动留尾纱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定纱线的超喂比参数,调节卷取装置启动时间提前或者超喂装置启动时间延后,以使纱线获得初始张力;S2、将尾纱卷绕到纱线卷筒的末端,捻线机开车;S3、将纱线挂在留尾纱辊的螺旋槽底部;根据开车信号或者设置在留尾纱辊附近的用于检测纱线的光电传感器信号,超喂装置按设定参数运行;具有一定初始张力的纱线带动留尾纱辊旋转;S4、纱线随着留尾纱辊的螺旋槽运行,直至从留尾纱辊的自由端脱出;S5、往复导丝装置将纱线捕获,超喂装置按设定的超喂比参数运行,设备进入正常加捻卷绕运行状态;通过以上步骤,实现纱线的自动留尾纱操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留尾纱装置,通过设置的带有螺旋槽的留尾纱辊,能够实现无需额外动力驱动的自动留尾纱。设置的光电传感器,可以检测纱线(2)是否离开留尾纱辊或是否离开后被往复导丝装置捕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纱线进入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纱线脱离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纱线从留尾纱辊脱离后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优化后的留尾纱辊结构示意图。图中:导轮1,纱线2,留尾纱辊3,机架4,纱线卷筒5,卷筒驱动辊6,辊体7,螺旋槽71,减重孔72,芯轴8,轴承9,底座盘10,筒管11,往复导丝装置12,超喂装置13,光电传感器14,留尾纱段B。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4中,一种自动留尾纱装置,包括纱线卷筒5和卷筒驱动辊6,在的上游设有往复导丝装置12,在往复导丝装置12的上游,靠近纱线卷筒5端头留尾纱段B的位置设有留尾纱辊3,所述的留尾纱辊3为可转动的结构,留尾纱辊3的表面设有螺旋槽71。由此结构,需要留尾纱时,将纱线2端头与纱线卷筒5的末端连接,然后将具有一定初始张力的纱线2挂在留尾纱辊3的螺旋槽71的底部,随着超喂装置的导轮1输送纱线2,以及卷筒驱动辊6驱动纱线卷筒5旋转,纱线2的尾纱被卷绕在纱线卷筒5上,随着纱线2带动留尾纱辊3旋转,纱线2随着螺旋槽71从留尾纱辊3的自由端脱离,并被往复导丝装置12捕获,进入常规的纱线卷取流程。本技术能够实现无需额外动力的自动留尾纱操作。除了能够降低成本,自动留尾纱操作的优势还在于,操作者仅需将纱线挂在留尾纱辊3上,即可转移注意力,去操作其他的设备,而无需等待直到尾纱完全卷满预设的留尾纱段B,从而大幅提高操作效率,或者操作人员能够关注并操作更多的捻线机。本例中的上下游,是以纱线的运行方向为准。纱线运行的目标方向为下游。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所述的留尾纱辊3的轴线与纱线2大致垂直。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留尾纱辊3的垂直于留尾纱辊3的轴线的中间截面,靠近纱线2的自然高度。由此结构,减少纱线的变形。本例中的自然高度是指从超喂装置13的导轮1输出的纱线2,当纱线2没有被挂在留尾纱辊3上时的高度。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留尾纱辊3的螺旋槽71被设置为,当纱线2位于螺旋槽71,并带动留尾纱辊3旋转时,螺旋槽71会引导纱线2自留尾纱辊3的自由端脱离留尾纱辊3。优选的,螺旋槽71的截面为“V”形或弧形。留尾纱辊3的材质采用具有一定摩擦力,且不会产生静电的材质。例如设有增摩橡胶涂层的钢、铝合金,或者设有防静电涂层的塑料,或者橡胶。优选的方案中,当留尾纱辊3底部与机架4连接,且靠近纱线卷筒5右端时,螺旋槽71为左旋螺纹。当留尾纱辊3底部与机架4连接,且靠近纱线卷筒5左端时,螺旋槽71为右旋螺纹;当留尾纱辊3顶部与机架4连接,且靠近纱线卷筒5右端时,螺旋槽71为右旋螺纹;当留尾纱辊3顶部与机架4连接,且靠近纱线卷筒5左端时,螺旋槽71为左旋螺纹。优选的如图4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留尾纱装置,包括纱线卷筒(5)和卷筒驱动辊(6),在卷筒驱动辊(6)的上游设有往复导丝装置(12),其特征是:在往复导丝装置(12)的上游,靠近纱线卷筒(5)端头留尾纱段(B)的上游位置设有留尾纱辊(3),所述的留尾纱辊(3)为可转动的结构,留尾纱辊(3)的表面设有螺旋槽(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留尾纱装置,包括纱线卷筒(5)和卷筒驱动辊(6),在卷筒驱动辊(6)的上游设有往复导丝装置(12),其特征是:在往复导丝装置(12)的上游,靠近纱线卷筒(5)端头留尾纱段(B)的上游位置设有留尾纱辊(3),所述的留尾纱辊(3)为可转动的结构,留尾纱辊(3)的表面设有螺旋槽(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留尾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留尾纱辊(3)的轴线与纱线(2)大致垂直;
所述的留尾纱辊(3)的垂直于留尾纱辊(3)的轴线的中间截面,靠近纱线(2)的自然高度;
自然高度是指从超喂装置(13)的导轮(1)输出的纱线(2),当纱线(2)没有被挂在留尾纱辊(3)上时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留尾纱装置,其特征是:在留尾纱辊(3)或靠近纱线卷筒(5)的留尾纱段(B)的固定位置附近设有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纱线(2)的信号,以判断是否正在进行留尾纱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留尾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留尾纱辊(3)的螺旋槽(71)被设置为,当具有一定初始张力的纱线(2)位于螺旋槽(71),并带动留尾纱辊(3)旋转时,螺旋槽(71)会引导纱线(2)自留尾纱辊(3)的自由端脱离留尾纱辊(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留尾纱装置,其特征是:当留尾纱辊(3)底部与机架(4)连接,且靠近纱线卷筒(5)右端时,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焕军许金甲张明江海波王军张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