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263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顶侧焊接有圆环,圆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底部中央部位和底部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搅拌杆,圆环的顶侧焊接有两个L型杆的一端,且两个L型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位于转盘中央部位的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且两个转轴的顶端分别固定套接有大齿轮和小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小齿轮固定套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多组搅拌杆自转的同时可在罐体内进行公转,以充分的搅动污水与絮凝剂混合,有效提高了搅拌效率,利于沉降出污水中的杂质和污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05516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在污水进入罐体后与反应液混合搅拌,之后通过三级过滤层进行过滤净化,并流进沉淀箱内进行二次沉淀,上层清液通过排液管排出,实现对污水的有效净化处理;在搅拌的同时,由于链条传动、齿轮传动,使往复丝杆也跟着转动,移动螺母沿往复丝杆轴向移动并通过推板将最上层的过滤层顶面杂质向两侧推,便于从排污管导出,清理方便,有效缩短清洁时间,保证过滤层的工作效率。但是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专利设计的污水处理装置搅动不够充分,且污水混合效果比较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侧焊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中央部位和底部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搅拌杆,所述圆环的顶侧焊接有两个L型杆的一端,且两个L型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位于转盘中央部位的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且两个转轴的顶端分别固定套接有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所述小齿轮固定套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大齿轮的外侧与圆环的内侧相啮合,所述罐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隔网,所述罐体的底侧连通有排污管。优选的,所述圆环的内侧设置有齿条,所述大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使得大齿轮旋转的同时可在齿条的内侧行走。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所述圆环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滑槽,且多个滚轮均与环形滑槽滚动连接,使得转盘可在圆环的内侧平稳的旋转起来。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轴承的内圈,且轴承的外圈与转盘固定连接,方便将转轴转动设置在转盘上。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外侧顶部和外侧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且进水管、排水管和排污管上均设置有阀门,分别用以输入污水、排放污水和排放淤泥。本技术中所述的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将污水输入到罐体内,电机通电时带动小齿轮、转轴和多组搅拌杆旋转,搅拌杆搅动罐体内的污水,向罐体内放入絮凝剂,小齿轮旋转带动大齿轮缓慢的旋转,大齿轮带动位于转盘外侧的转轴和搅拌杆旋转,大齿轮在齿条上行走,大齿轮便可带动转盘在圆环的内侧旋转起来;本技术中所述的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位于转盘中央部位的转轴和搅拌杆能够自转,位于转盘边缘部位的转轴和搅拌杆能够自转的同时进行公转,可充分搅动罐体内的污水,使污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污水中的杂物和淤泥将沉积到隔网下方,方便排放淤泥;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多组搅拌杆自转的同时可在罐体内进行公转,以充分的搅动污水与絮凝剂混合,有效提高了搅拌效率,利于沉降出污水中的杂质和污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圆环;3、转盘;4、转轴;5、搅拌杆;6、电机;7、小齿轮;8、大齿轮;9、滚轮;10、齿条;11、环形滑槽;12、轴承;13、L型杆;14、隔网;15、排污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侧焊接有圆环2,圆环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盘3,转盘3的底部中央部位和底部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4,转轴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搅拌杆5,圆环2的顶侧焊接有两个L型杆13的一端,且两个L型杆1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与位于转盘3中央部位的转轴4的顶端固定连接,且两个转轴4的顶端分别固定套接有大齿轮8和小齿轮7,大齿轮8与小齿轮7相啮合,小齿轮7固定套接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大齿轮8的外侧与圆环2的内侧相啮合,罐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隔网14,罐体1的底侧连通有排污管15。本技术中,圆环2的内侧设置有齿条10,大齿轮8与齿条10相啮合,使得大齿轮8旋转的同时可在齿条10的内侧行走。本技术中,转盘3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9,圆环2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滑槽11,且多个滚轮9均与环形滑槽11滚动连接,使得转盘3可在圆环2的内侧平稳的旋转起来。本技术中,转轴4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轴承12的内圈,且轴承12的外圈与转盘3固定连接,方便将转轴4转动设置在转盘3上。本技术中,罐体1的外侧顶部和外侧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且进水管、排水管和排污管15上均设置有阀门,分别用以输入污水、排放污水和排放淤泥。本技术中,在使用时,利用市电为电机6供电,并为电机6设置控制开关,将污水输入到罐体1内,电机6通电时带动小齿轮7、转轴4和多组搅拌杆5旋转,搅拌杆5便可搅动罐体1内的污水,向罐体1内放入絮凝剂,小齿轮7旋转时带动大齿轮8缓慢的旋转,大齿轮8带动位于转盘3外侧的转轴4和搅拌杆5旋转,此时大齿轮8在齿条10上行走,大齿轮8便可带动转盘3在圆环2的内侧旋转起来,使得位于转盘3中央部位的转轴4和搅拌杆5能够自转,位于转盘3边缘部位的转轴4和搅拌杆5能够自转的同时进行公转,可充分搅动罐体1内的污水,使得污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污水中的杂物和淤泥将沉积到隔网14下方,方便排放淤泥。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侧焊接有圆环(2),所述圆环(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盘(3),所述转盘(3)的底部中央部位和底部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4),所述转轴(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搅拌杆(5),所述圆环(2)的顶侧焊接有两个L型杆(13)的一端,且两个L型杆(1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与位于转盘(3)中央部位的转轴(4)的顶端固定连接,且两个转轴(4)的顶端分别固定套接有大齿轮(8)和小齿轮(7),所述大齿轮(8)与小齿轮(7)相啮合,所述小齿轮(7)固定套接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所述大齿轮(8)的外侧与圆环(2)的内侧相啮合,所述罐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隔网(14),所述罐体(1)的底侧连通有排污管(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侧焊接有圆环(2),所述圆环(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盘(3),所述转盘(3)的底部中央部位和底部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4),所述转轴(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搅拌杆(5),所述圆环(2)的顶侧焊接有两个L型杆(13)的一端,且两个L型杆(1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与位于转盘(3)中央部位的转轴(4)的顶端固定连接,且两个转轴(4)的顶端分别固定套接有大齿轮(8)和小齿轮(7),所述大齿轮(8)与小齿轮(7)相啮合,所述小齿轮(7)固定套接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所述大齿轮(8)的外侧与圆环(2)的内侧相啮合,所述罐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隔网(14),所述罐体(1)的底侧连通有排污管(15)。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绍飞张进晶谢琼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元天骄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