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VMI荷兰公司专利>正文

引导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57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引导行进的条带的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沿着引导路径在行进方向上引导所述条带,其中,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能够以转向运动的方式运动的转向构件,以在垂直于所述行进方向的横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引导路径对所述条带的位置进行转向,其中所述引导组件还包括从动件,所述从动件能够以跟随运动的方式运动,以跟随所述条带的横向位置,其中,所述引导组件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将所述从动件机械地联接至所述转向构件,以机械地将所述从动件的跟随运动转换成所述转向构件的转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引导组件能够在引导条带时更直接、及时地对条带的行进路径的偏差进行校正,并尽可能防止对条带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导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引导行进的条带、特别是用于轮胎制造的薄条带的引导组件。
技术介绍
US3,664,561A公开了一种幅材引导装置,用于以“自由环”方式引导细长的柔性幅材。幅材引导装置包括由可枢转的框架承载的转向辊和与转向辊及其支撑框架间隔开并与幅材的行进路径相邻的光电或气动传感装置。提供了气动或液压缸形式的致动器,以响应于幅材偏离由感测头感测到的期望行进路线而使框架枢转。CH487719A公开了一种对中装置,该对中装置用于使行进的布状幅材、特别是亚麻幅材对中。对中装置设置有由液压缸控制的转向辊和感应幅材的路径中的位移的辊状感应器。辊状感应器通过绳索相互连接,这些绳索通过拉力弹簧拉紧,从而确保将辊状感应器压向幅材。辊状感应器连接到控制阀,该控制阀控制向液压缸的供油。设置了当达到转向辊的必要偏转时切断从控制阀到液压缸的供油、从而减弱了转向辊的运动的弹簧杆。已知的引导和对中装置的缺点在于,腹板通常在其宽度方向上没有足够的刚度以直接驱动转向辊的校正运动。因此,对幅材偏离其期望的行进路线的感测与对转向辊的驱动分开。换一种说法,幅材的未对准和由转向辊进行的校正彼此之间没有直接关系。US3,664,561A引入了传感器和致动器之间的电子链接,而CH487719A使用辊状感应器来控制控制阀,该控制阀控制最终控制转向辊的液压缸。这些相对复杂的间接控制容易受到检测错误、公差、延迟和/或故障的影响。而且,它们相对昂贵。如在CH487719A中公开的对中装置的另一个缺点是,在辊状感应器和幅材之间的弹簧加载的接触仍可能对幅材造成损坏,特别是当该装置用于对较薄的幅材进行对中时。因此,该装置不适合将用于轮胎制造的特定类型的条带(由于工业需求,这种条带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薄)对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引导行进的条带、特别是用于轮胎制造的薄条带的引导组件,该引导组件可以减少上述缺点中的至少一个。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导组件,其用于沿着引导路径在行进方向上引导行进的条带,其中,引导组件包括能够以转向运动的方式运动的转向构件,以使行进的条带的位置在垂直于行进方向的横向方向上相对于引导路径转向,其中,引导组件还包括从动件,该从动件能够以跟随运动的方式运动,以跟随行进的条带的横向位置,其中,引导组件包括将从动件机械地联接至转向构件的传动装置,以将从动件的跟随运动机械地转换为转向构件的转向运动。在本技术的上下文中,术语“机械的”是指传动装置是纯机械的,即,使用通过某种形式的机械互锁相互作用的一连串部件。换句话说,机械传动是基于从动件到转向辊的机械能的纯传递,而不转换为液压能、气动能和/或电能。机械传动允许条带相对于引导路径的未对准以及由转向辊对未对准进行的校正直接彼此相关。实际上,校正可以由条带本身的未对准驱动。这在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腹板的条带本身在横向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使从动件移位时(例如在胎面等相对较厚的轮胎组件的情况下)、或者当使条带表现得如同具有足够刚度的条带那样时(如将在下文的实施例中说明的那样)特别好用。直接的机械关系可以防止检测错误、公差、延迟和/或故障。优选地,传动装置是运动传动装置。因此,机械能可以从从动件传递到转向构件,而不会改变运动的性质,即从旋转到旋转。在另一实施例中,跟随运动和转向运动是旋转,其中,转向构件能够相对于从动件反向旋转。因此,从动件的顺时针旋转可以转换为转向辊绕第二齿轮轴线的逆时针旋转,反之亦然。以此方式,转向辊可以有效地在相对于条带偏离引导路径的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使条带转向,从而至少部分地校正所述偏离。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传动装置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啮合齿轮,其中从动件与两个或更多个啮合齿轮中的第一齿轮联接并一起旋转,并且转向构件与两个或更多个啮合齿轮中的第二齿轮联接并一起旋转。具有或不具有中间齿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以有效地将跟随运动转换成转向运动。在其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能够绕第一齿轮轴线和第二齿轮轴线旋转,其中第一齿轮轴线和第二齿轮轴线垂直于行进方向和横向方向延伸。因此,从动件和转向辊可以在垂直于相应的齿轮轴线的引导面中绕相应的齿轮轴线旋转。优选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能够反向旋转。因此,从动件围绕第一齿轮轴线的顺时针旋转可以转换为转向辊围绕第二齿轮轴线的逆时针旋转,反之亦然。以这种方式,转向辊可以在与条带偏离引导路径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有效地使条带转向,从而至少部分地校正所述偏离。更优选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彼此直接啮合。因此,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以是传动装置中的仅有的齿轮,从而极大地简化了传动装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传动装置布置成以固定的比例将从动件的跟随运动机械地转换为转向构件的转向运动。这可以进一步降低传动的复杂性。此外,通过固定传动比,可以使传动装置更可靠,即不易出现公差和/或打滑。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条带具有第一纵向边缘和与第一纵向边缘相对的第二纵向边缘,其中从动件包括第一接触构件和第二接触构件,以用于分别从引导路径的在横向方向上的相对侧接触第一接触构件和第二纵向构件。一旦条带沿任一横向方向偏离引导路径,接触构件中的一个将与条带接触,并且由于该接触,所述接触构件中的一个将被条带移位。从动件因此可以检测条带在任一横向方向上从引导路径的偏离。在其实施例中,从动件包括用于在一宽度距离上将第一接触构件和第二接触构件间隔开的框架,其中,该框架是可调节的,以调节所述宽度距离。所述宽度距离可以被调节为等于或基本等于条带的宽度,使得条带一旦开始偏离引导路径就立即接触接触构件。在其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接触构件和第二接触构件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辊和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辊。接触辊可以与行进的条带一起滚动,以减小接触辊和条带之间的摩擦和/或防止由于接触而对条带的纵向边缘造成损坏。每个接触构件使用两个或更多个接触辊可减小接触构件与条带之间的接触的表面积,以防止由于接触而损坏所述条带。在其实施例中,第一接触辊和第二接触辊分别能够绕第一接触辊轴线和第二接触辊轴线旋转,其中第一接触辊轴线和第二接触辊轴线垂直于行进方向和横向方向延伸。因此,接触辊相对于条带处于中立或基本中立的取向。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转向运动是转向构件围绕垂直于行进方向和横向方向的倾斜轴线的倾斜。转向构件因此可以围绕所述倾斜轴线相对于引导路径转向或校正条带的路线。在其实施例中,引导组件布置成用于在平行于行进方向和横向方向的引导面中引导条带,其中,转向构件是可绕着垂直于倾斜轴线并且平行于引导面延伸的转向辊轴线旋转的转向辊。通过使转向辊绕倾斜轴线倾斜,转向辊可以有效地转向或校正条带相对于引导路径的路线。在另一实施例中,从动件布置成在沿行进方向位于转向构件的下游的跟随位置处跟随条带的横向位置。从动件可以向转向辊提供反馈类型校正。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行进方向是竖直的或基本竖直的。因此,条带可以在重力的影响下被送入引导组件中。在另一个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用于沿着引导路径在行进方向上引导行进的条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能够以转向运动的方式运动的转向构件,以在垂直于所述行进方向的横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引导路径对所述条带的位置进行转向,其中所述引导组件还包括从动件,所述从动件能够以跟随运动的方式运动,以跟随所述条带的横向位置,其中,所述引导组件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将所述从动件机械地联接至所述转向构件,以机械地将所述从动件的跟随运动转换成所述转向构件的转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3 NL 20220551.一种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用于沿着引导路径在行进方向上引导行进的条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能够以转向运动的方式运动的转向构件,以在垂直于所述行进方向的横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引导路径对所述条带的位置进行转向,其中所述引导组件还包括从动件,所述从动件能够以跟随运动的方式运动,以跟随所述条带的横向位置,其中,所述引导组件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将所述从动件机械地联接至所述转向构件,以机械地将所述从动件的跟随运动转换成所述转向构件的转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是运动传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运动和所述转向运动是旋转,其中,所述转向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从动件反向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啮合齿轮,其中,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啮合齿轮中的第一齿轮联接并能够与所述第一齿轮一起旋转,并且所述转向构件与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啮合齿轮中的第二齿轮联接并能够与所述第二齿轮一起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分别能够绕第一齿轮轴线和第二齿轮轴线旋转,其中,所述第一齿轮轴线和所述第二齿轮轴线垂直于所述行进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能够反向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彼此直接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被布置成以固定的比率将所述从动件的跟随运动机械地转换为所述转向构件的转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带具有第一纵向边缘和与所述第一纵向边缘相对的第二纵向边缘,其中,所述从动件包括第一接触构件和第二接触构件,所述第一接触构件和所述第二接触构件用于分别从所述引导路径的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相对侧接触所述第一纵向边缘和所述第二纵向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包括用于在一宽度距离上将所述第一接触构件和所述第二接触构件间隔开的框架,其中,所述框架能够调节,以调节所述宽度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辊,所述第二接触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J·C·范拉尔
申请(专利权)人:VMI荷兰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荷兰;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