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25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底座、下模和上模,上模设置在下模的顶部,下模设置在底座的内部,上模顶端的中部设置有注塑口,底座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矩形槽,下模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由若干个活动杆、一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板和两个复位弹簧组成,两个连接板的底端均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由活动块、电动推杆和支撑板组成。该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通过活动杆、连接杆和连接板的配合使用,使人们可以通过控制电动推杆,使电动推杆带动活动块和连接板向上移动,使连接杆带动活动杆向上移动将下模内部的成型元件顶出下模的内部,提升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为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目前,大多数的医疗器械在生产时都是通过注塑机和注塑模具注塑成型,但是在注塑过程中由于原料的粘稠性因此在取出成型的元件时,元件容易与模具的内壁粘贴在一起不易取出,并且大多数的注塑模具上的下模都是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底座上,因此在更换下模时需要反复拆卸和安装螺栓,不便于对下模进行更换。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底座、下模和上模,所述上模设置在下模的顶部,所述下模设置在底座的内部,所述上模顶端的中部设置有注塑口,所述底座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下模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由若干个活动杆、一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板和两个复位弹簧组成,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均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由活动块、电动推杆和支撑板组成,所述活动块和电动推杆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底座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支架、螺纹杆、压缩弹簧和螺母组成,所述电动推杆通过外接伸缩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内腔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与活动杆的形状均为圆形,若干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分别与若干个活动杆的外部贴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均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外部均与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位于两个连接板的顶部,两个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凹槽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块底端的中部与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与支撑板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底座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外部与支架的中部穿插连接,所述支架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杆,两个所述圆杆均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外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底座的内部且与其中一个卡槽的内部穿插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螺纹杆的外部,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螺母的一侧贴合,所述螺母的内部与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通过活动杆、连接杆和连接板的配合使用,使人们可以通过控制电动推杆,使电动推杆带动活动块和连接板向上移动,使连接杆带动活动杆向上移动将下模内部的成型元件顶出下模的内部,提升了实用性。2、该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通过螺母、压缩弹簧、螺纹杆和支架的配合使用,使人们可以通过操作螺纹杆,使其可以轻松的与卡槽分离或者在压缩弹簧恢复力的作用下插入卡槽的内部,进而方便了下模的更换,并且人们可以通过转动螺母调节压缩弹簧的弹力,使螺纹杆可以牢固的插入卡槽的内部,不易脱离,提升了实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的下模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下模;3、上模;4、注塑口;5、凹槽;6、活动杆;7、连接杆;8、连接板;9、复位弹簧;10、矩形槽;11、支撑板;12、电动推杆;13、活动块;14、支架;15、螺纹杆;16、压缩弹簧;17、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下模2和上模3,上模3设置在下模2的顶部,下模2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上模3顶端的中部设置有注塑口4,底座1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矩形槽10,下模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5,凹槽5的内部设置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由若干个活动杆6、一个连接杆7、两个连接板8和两个复位弹簧9组成,两个连接板8的底端均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由活动块13、电动推杆12和支撑板11组成,电动推杆12为YS-NZ-1224A型电动推杆,活动块13和电动推杆12设置在支撑板11的顶部,底座1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由支架14、螺纹杆15、压缩弹簧16和螺母17组成,电动推杆12通过外接伸缩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其中,下模2内腔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的形状与活动杆6的形状均为圆形,若干个通孔的内部分别与若干个活动杆6的外部贴合,通过通孔,使活动杆6随着连接杆7移动时,可以将下模2内部的成型元件顶出下模2的内部。其中,若干个活动杆6的底端均与连接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杆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8的外部均与凹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通过活动杆6、连接杆7和连接板8的配合使用,使人们可以通过控制电动推杆12,使电动推杆12带动活动块13和连接板8向上移动,使连接杆7带动活动杆6向上移动将下模2内部的成型元件顶出下模2的内部,提升了实用性。其中,两个复位弹簧9分别位于两个连接板8的顶部,两个复位弹簧9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8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复位弹簧9的另一端分别与凹槽5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通过复位弹簧9的恢复力,使活动块13随着电动推杆12下降时,两个连接板8和连接杆7可以下降,进而使活动杆6缩入凹槽5的内部。其中,活动块13底端的中部与电动推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电动推杆12的底端与支撑板1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支撑板11的一侧与底座1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电动推杆12,使其伸长时可以带动活动块13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板8、连接杆7和活动杆6移动,使活动杆6可以将下模2内的成型元件顶出。其中,螺纹杆15的外部与支架14的中部穿插连接,支架14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杆,两个圆杆均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下模(2)和上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设置在下模(2)的顶部,所述下模(2)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所述上模(3)顶端的中部设置有注塑口(4),所述底座(1)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矩形槽(10),所述下模(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部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由若干个活动杆(6)、一个连接杆(7)、两个连接板(8)和两个复位弹簧(9)组成,两个所述连接板(8)的底端均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由活动块(13)、电动推杆(12)和支撑板(11)组成,所述活动块(13)和电动推杆(12)设置在支撑板(11)的顶部,所述底座(1)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支架(14)、螺纹杆(15)、压缩弹簧(16)和螺母(17)组成,所述电动推杆(12)通过外接伸缩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下模(2)和上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设置在下模(2)的顶部,所述下模(2)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所述上模(3)顶端的中部设置有注塑口(4),所述底座(1)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矩形槽(10),所述下模(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部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由若干个活动杆(6)、一个连接杆(7)、两个连接板(8)和两个复位弹簧(9)组成,两个所述连接板(8)的底端均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由活动块(13)、电动推杆(12)和支撑板(11)组成,所述活动块(13)和电动推杆(12)设置在支撑板(11)的顶部,所述底座(1)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支架(14)、螺纹杆(15)、压缩弹簧(16)和螺母(17)组成,所述电动推杆(12)通过外接伸缩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内腔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与活动杆(6)的形状均为圆形,若干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分别与若干个活动杆(6)的外部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活动杆(6)的底端均与连接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8)的外部均与凹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韩健秋贺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鑫旭达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