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流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252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流道模具,包括热流道板、进料部件、导流组件、成型件及电加热件,热流道板呈X形中空状,进料部件设于热流道板顶面的中点处并与热流道板连通,电加热件设于热流道板底面的中点处,热流道板底面的端角处均设有导流组件,导流组件包括导流道、调节器及储液腔,调节器与热流道板连通,储液腔与调节器的底端相连通,导流道与储液腔的底端相连通,成型件与导流道的底端相连通,调节器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第一调节件相对第二调节件转动来调节调节器出口的大小,可以使注塑材料保持一定温度,避免发生冷凝,而且还可以节约注塑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流道模具
本技术涉及生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热流道模具。
技术介绍
在产品注塑成型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设置注塑材料的流道,从而可以将注塑材料导流至注塑处。然而由于注塑材料在压力较低、温度不足的情况下会产生冷凝现象,因此产生了大量的边角废料,导致原材料的利用率低。虽然,市面上出现一些利于加热装置使流道内注塑材料不发生凝固的模具,但其效果并不好,而且不能很好地对注塑材料进行掌控,容易导致多余的注塑材料冷凝在流道中,不仅浪费注塑材料,甚至还会造成流道堵塞。因此,行业内亟需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热流道模具。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所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流道模具,包括热流道板、进料部件、导流组件、成型件及电加热件,所述热流道板呈X形中空状,所述进料部件设于所述热流道板顶面的中点处并与所述热流道板连通,所述电加热件设于所述热流道板底面的中点处,所述热流道板底面的端角处均设有所述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道、调节器及储液腔,所述调节器与所述热流道板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调节器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导流道与所述储液腔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成型件与所述导流道的底端相连通,所述调节器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相对所述第二调节件转动来调节所述调节器出口的大小。作为优选地,所述热流道板包括上热流道板和下热流道板,所述上热流道板与所述下热流道板相互盖合,所述下热流道板开设有流道槽,所述上热流道板的中点处设有所述进料部件。作为优选地,所述进料部件包括进料部和缩流部,所述进料部设于所述缩流部的顶端,所述缩流部的底端与所述热流道板相连通。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出口处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出口处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调节件可转动套接在所述第二调节件上,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调节件改变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相对位置来调节所述调节器出口的大小。作为优选地,所述储液腔的顶面边缘与所述调节器的底面边缘相互盖合,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调节器相连通,所述导流道固定在所述储液腔的底端,且所述导流道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作为优选地,所述电加热件为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与所述热流道板导热连接,所述发热管包括发热管芯和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绕制在所述发热管芯上。作为优选地,所述热流道板的表面涂覆有绝热层。与现有技术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研发了一种热流道模具,注塑材料从进料部件进入到呈X形中空状的热流道板,注塑材料在热流道板的中部流向端角的导流组件,可以使注塑材料保持一定温度,避免发生冷凝,而调节器通过转动来调节出口的大小掌握注塑材料的出料量,以免多余的注塑材料冷凝在导流道中,不仅可以避免导流道堵塞,还可以节约注塑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模具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模具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针对现有技术的注塑模具,不仅容易出现注塑材料冷凝的现象,而且容易导致多余的注塑材料冷凝在流道中,不仅浪费注塑材料,甚至还会造成流道堵塞等一系列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热流道模具,可以很好地对注塑材料进行掌控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一种热流道模具,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热流道板1、进料部件2、导流组件3、成型件4及电加热件5,热流道板1用于使注塑材料保持一定温度以避免注塑材料发生冷凝,进料部件2用于放入用于注塑产品的材料,导流组件3用于将注塑材料导向至成型件4处来成型出产品,电加热件5通电发热为热流道板1提供发热温度。所述热流道板1呈X形中空状,所述进料部件2设于所述热流道板1顶面的中点处并与所述热流道板1连通,注塑材料通过进料部件2进入热流道板1的中部,再从热流道板1的中部向周侧流动,从而可以充分吸收热量,使得注塑材料的温度得以保持,避免发生冷凝现象。所述电加热件5设于所述热流道板1底面的中点处,为热流道板1提供热量。所述热流道板1底面的端角处均设有所述导流组件3,注塑材料从热流道板1的中部流向端角处的导流组件3,使得注塑材料充分均匀地受热。所述导流组件3包括导流道31、调节器33及储液腔32,所述调节器33与所述热流道板1连通,所述储液腔32与所述调节器33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导流道31与所述储液腔32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成型件4与所述导流道31的底端相连通,所述调节器33包括第一调节件332和第二调节件331,所述第一调节件332相对所述第二调节件331转动来调节所述调节器33出口的大小,进而通过控制出口的大小来进一步控制单位时间内注塑材料的流出量,有利于对注塑材料的量进行掌控,避免造成注塑材料的浪费,而且可以通过储液腔32储存预定量的注塑材料,再通过调节器33使第一调节件相对第二调节件转动来关闭调节器出口,避免多余的注塑材料冷凝在流道中。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热流道模具,注塑材料从进料部件2进入到呈X形中空状的热流道板1,注塑材料在热流道板1的中部流向端角的导流组件3,使得注塑材料可以充分吸收热量,可以使注塑材料保持一定温度,避免发生冷凝,而调节器33通过转动来调节出口的大小掌握注塑材料的出料量,以免多余的注塑材料冷凝在导流道31中,不仅可以避免导流道31堵塞,还可以节约注塑材料,而且可以通过储液腔32储存预定量的注塑材料,再通过调节器33使第一调节件相对第二调节件转动来关闭调节器出口,进一步避免多余的注塑材料冷凝在流道中。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热流道模具,如图1所示,所述热流道板1包括上热流道板11和下热流道板12,所述上热流道板11与所述下热流道板12相互盖合,所述下热流道板12开设有流道槽(图中未示,被上热流道板11遮挡),所述上热流道板11的中点处设有所述进料部件2。在使用完毕后,可以通过打开上热流道板11进行清理流道槽内残留的注塑材料,避免注塑材料冷凝发生堵塞而影响下一次使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热流道模具,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进料部件2包括进料部21和缩流部22,所述进料部21设于所述缩流部22的顶端,所述缩流部22的底端与所述热流道板1相连通,进料时,缩流部22可以限制注塑材料的流量,避免单位时间内注入热流道板1的注塑材料过多而导致受热不均匀充分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热流道模具,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调节件332的出口处设有第一挡板334,所述第二调节件331的出口处设有第二挡板333,所述第一调节件332可转动套接在所述第二调节件331上,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调节件332改变第一挡板334与第二挡板3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流道板、进料部件、导流组件、成型件及电加热件,所述热流道板呈X形中空状,所述进料部件设于所述热流道板顶面的中点处并与所述热流道板连通,所述电加热件设于所述热流道板底面的中点处,所述热流道板底面的端角处均设有所述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道、调节器及储液腔,所述调节器与所述热流道板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调节器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导流道与所述储液腔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成型件与所述导流道的底端相连通,所述调节器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相对所述第二调节件转动来调节所述调节器出口的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流道板、进料部件、导流组件、成型件及电加热件,所述热流道板呈X形中空状,所述进料部件设于所述热流道板顶面的中点处并与所述热流道板连通,所述电加热件设于所述热流道板底面的中点处,所述热流道板底面的端角处均设有所述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道、调节器及储液腔,所述调节器与所述热流道板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调节器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导流道与所述储液腔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成型件与所述导流道的底端相连通,所述调节器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相对所述第二调节件转动来调节所述调节器出口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板包括上热流道板和下热流道板,所述上热流道板与所述下热流道板相互盖合,所述下热流道板开设有流道槽,所述上热流道板的中点处设有所述进料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部件包括进料部和缩流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绍勇钟军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晋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