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划伤套筒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136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划伤套筒总成结构,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的筒口上设有防护套,套筒本体的筒口端面与防护套的防护端面之间设有间隙,防护套的防护端面能与零件的漆面贴合;防护套解决了套筒本体与零部件之间直接接触而造成的零部件表面油漆划伤的问题,降低了返修费用,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划伤套筒总成结构
本技术属于螺栓拧紧机用套筒领域,尤其是一种免划伤套筒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制造主要由冲压、焊接、涂装、装配四大工艺构成。总装是汽车生产的主要过程。汽车要参与国际竞争,其装配过程水平高低是关键。而在装配过程中,控制车辆划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总装的工艺特点是零部件多而且装配大多借助风枪工具,依靠人工完成。如何确保总装制造过程中“零磕碰”问题是总装质量控制的一大难点。作为汽车制造中人数众多的总装车间,几乎所有人的装配都要跟整车的外观表面有直或间接的部分接触。如果这些操作中,一旦出现了漆面划伤的问题并流入市场会降低顾客的购买欲望从而影响销售,影响品牌的声誉。即使制造中及时发现并进行了相应的返工,返工会花费较多的工时,造成生产成本的巨大浪费。现阶段市场上通用的风枪套筒结构为纯金属材料结构,在进行汽车装配零部件紧固时,直接将套筒套在标准件上通过风枪打紧,为了防止套筒对汽车零部件油漆产生划伤,一般在紧固时通过人为控制,让套筒尽量不与零部件贴合,保留较小的安全间隙防止套筒对零部件产生划伤。该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零部件划伤几率,但是需要人为特意控制,影响整体装配效率。如果间隙控制过大,容易造成风枪打紧时螺杆左右摆动,造成标准件对油漆的二次划伤,上述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防止装配过程中套筒对零部件的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装配过程中套筒对零部件漆面划伤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免划伤套筒总成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划伤套筒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的筒口上设有防护套,套筒本体的筒口端面与防护套的防护端面之间设有间隙,防护套的防护端面能与零件的漆面贴合。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套筒本体的筒口外侧面上设有环形卡槽。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套筒本体的筒口边沿处设有倒角部。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套筒本体的筒口端面与防护套的防护端面之间的间隙值为10~15毫米之间。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防护套由卡圈和中空的筒套构成的一体式结构,卡圈位于筒套的一端上,卡圈能与套筒本体上的卡槽卡接,筒套能与套筒本体的筒口端过盈配合,筒套另一端的边沿处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翻边部,翻边部能与零件的漆面贴合。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防护套的翻边部外径与套筒本体外径之差介于10~20毫米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防护套解决了套筒本体与零部件之间直接接触而造成的零部件表面油漆划伤的问题,降低了返修费用,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套筒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中的防护套装配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免划伤套筒总成结构,包括套筒本体1,套筒本体的筒口上设有防护套2,防护套装配至套筒体上后,套筒本体的筒口端面与防护套的防护端面之间的间隙(图中标记符合为L)一般为10~15毫米之间,防止紧固时螺栓摆动及套筒与零件之间发生接触产生划伤,防护套的防护端面能与零件的漆面贴合;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套筒本体1的筒口外侧面上设有环形卡槽101;所述套筒本体1的筒口边沿处设有倒角部102,可方便防护套的安装;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防护套2由卡圈201和中空的筒套202构成的一体式结构,卡圈位于筒套的一端上,卡圈能与套筒本体上的卡槽卡接,筒套能与套筒本体的筒口端过盈配合,筒套另一端的边沿处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翻边部203,翻边部能与零件的漆面贴合;为了方便使用及保证使用效果,要求防护套总成为橡胶制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防护套总成尺寸根据套筒本体总成尺寸进行匹配设计,端部卡圈的直径与套筒本体上的卡槽部的直径相等,保证卡圈与卡槽紧密配合;套筒内径略小于套筒本体外径为宜,保证防护套装配后紧紧固定在套筒本体上,防止使用过程中防护套脱落;为了保证防护效果该值不易过小,同时为了不增大套筒本体的使用空间,该值也不易过大,防护套总成翻边部位外径与套筒本体外径之差介于10~20毫米之间为宜;另外,防护套为橡胶件且具有可拆卸结构,装配一段时间后可根据需要及时更换,操作方便,套筒本体实现反复利用,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使用时先将防护套装配至套筒本体上,用套筒装配紧固装配零件时,防护套的翻边部处于套筒本体与零部件之间,避免了套筒本体直接与零件接触的问题,可有效防止套筒本体对零部件的划伤。本说明中未作详细说明之处,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划伤套筒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的筒口上设有防护套,套筒本体的筒口端面与防护套的防护端面之间设有间隙,防护套的防护端面能与零件的漆面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划伤套筒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的筒口上设有防护套,套筒本体的筒口端面与防护套的防护端面之间设有间隙,防护套的防护端面能与零件的漆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免划伤套筒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的筒口外侧面上设有环形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免划伤套筒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的筒口边沿处设有倒角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免划伤套筒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德奎曹纯儒董朝闻杨珍杨慧夏雨田海洲耿平尹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